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发不明肿瘤

原发不明肿瘤


认识的改变

Question: 恶性胸水、腹腔积液? 多浆膜腔积液?——算不算原发不明。。。 鉴别诊断:原发间皮瘤、原发腹膜腺癌、转移癌?
病例分析
xxx,锁骨上淋巴结包快,病理提示恶性肿瘤。 下一步需要做的检查? 其他影像学检查 穿刺组织病理学 考虑哪里来源可能性大??(肺癌、胃癌?) 免疫组化结果——考虑什么来源(无特异性) 需要内镜检查吗? 分子学方法? 最终诊断:原发明确?or原发不明? 治疗方案
Microarray Analysis
传统的方法: 需要大量的新鲜or冰冻组织 临床实践困难 近些年: 可以用福尔马林固定标本(FFPE)标本 故可事实性

采用microarray方法,采用2000基因为基础的分类分析。 比较标本中RNA与已知的15种组织RNA的相似性 15种组织如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述 462例标本,总体诊断率89%
腺癌
低分化癌和腺癌/未分化癌vs高中分化癌 对化疗的反应不同 低分化癌和腺癌or未分化癌: 对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敏感 ORR 53%-63% CR:12%-26% 高中分化癌: 非铂类为基础的方案,包含吉西他滨he多西他赛可能耐 受性和有效性更好。 ORR 40% mOS 10个月
化疗原则
假定原发部位
有些良好预后亚型 体现特异性原发部位 治疗基于这些假定的原发部位 可能有更长的生存或者也可能治愈 例如: 女性腋窝淋巴结腺癌:乳腺癌 颈部鳞癌:头颈部癌 女性腹腔乳头状or浆液性肿瘤:卵巢癌 年轻男性低分化中线的淋巴结(midline nodal disease):生殖细胞癌 腹股沟区孤立or寡转移鳞癌:肛管,泌尿生殖道,妇科 来源
转移性肿瘤 低分化或未分化的原发肿瘤

肿瘤分类基于92基因为基础的RT-PCR 790例病例 分析28种肿瘤 结果: 总体敏感性87%,亚型分析敏感性82% 主要肿瘤分类的特异性:98-99%,阳性预测率61-100%
其他研究
Talantov等检测10个特异性基因(源于肺、乳腺、结肠、 卵巢、胰腺和前列腺):精确度204/260(78%) Monzon等采用microarray方法检测1550基因:88%敏感性, 99%特异性 特异性、敏感性较高 目前无充分数据表明这个方法在治疗选择上的帮助并且提 高预后,故不作为常规推荐
分子分析
前提:采用若干方法检测已知肿瘤的基因(如DNA microarray或RT-PCR方法) 认为:转移性肿瘤的分子表现与原发肿瘤匹配 可行性:样本可以获取(应用福尔马林固定的穿刺标本或 是采用细针穿刺标本)
检测方法
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 也叫基因芯片 可检测大批基因 一种能快速、高效检测DNA片段序列、基因型及其多态 性或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技术 它将几十个到上百万个不等的称之为探针的核苷酸序列 固定在微小的(约1cm2)玻璃或硅片等固体基片或膜上, 该固定有探阵的基片就称之为DNA微阵列 RT-PCR方法:可检测10-100个基因
治疗
寻找到可见的原发肿瘤: 免疫组化、分子学方法等判断组织来源 判断不出组织来源(原发不明肿瘤)
化疗:腺癌;鳞癌;神经内分泌(以下具体分析) 放疗 腋窝、腹股沟淋巴结切除后:大于2个,有包膜侵犯 骨转移 腹膜后肿块 锁骨上鳞癌 局部治疗 不能切除的肝脏病变(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射频等) 手术:PS评分好,孤立病灶
占所有肿瘤的3-5% 发生率: 男性:第8位 女性:第5位
概述
预计生存期 中位6-9month 治疗效果 大部分病人:对系统性治疗耐药;化疗效果不佳 良好亚型20%;不良亚型80% 特定的病理研究:确定对化疗敏感的亚型 个体化治疗可能提高生存
基本特点
临床表现多样,转移灶的症状、体征 早期出现播散 侵袭性 转移模式不确定、可以出现任何地方转移:不能完全依靠 转移模式来判读原发部位 最常见部位:肝、肺、骨、淋巴结 1/3病人有多于3个器官受累 大部分病人预后差
影像学
CT:胸腹盆增强CT 钼靶、乳腺超声:女性、孤立的腋窝腺癌 乳腺MRI: 钼靶、超声阴性 乳腺MRI阴性,乳腺切除后发现肿瘤比率低
精确性: CT 11-26% MRI 33-55% PET-CT 25-43%
PET-CT
在诊断、分期中有一定作用; 18-F-G轻度摄取,判断解剖部位能力有限 可联合CT、MRI等,检出率33-35% 专家组不常规推荐常规筛查时使用PET-CT 当考虑局部治疗时,可选用 在初始评估时的证据2B级
诊断
努力寻找原发灶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化 血清学标志物 影像学 侵入性检查(胃镜、肠镜、支气管镜) 分子学诊断 未找见原发灶而诊断原发不明肿瘤
组织病理学
光镜下分类(重点分为4个亚型) 高中分化腺癌(60%) 低分化癌或腺癌(30%) 鳞癌(5%) 未分化肿瘤(5%) 神经内分泌肿瘤 淋巴瘤 生殖源性肿瘤 黑色素瘤 肉瘤 胚胎性恶性肿瘤
基因时代的治疗
尽管存在异质性,传统上认为是独立的单一的疾病 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 在过去2个十年:经验型治疗有效率25-35%,生存6-16m 大部分病人,疾病出现播散并且不能治愈 其他预后因素影响治疗决策包括:LDH Alb KPS
特异性治疗
目前我们尚未理解复杂的交互作用及信号转导 举例:Vemurafenib对BRAF突变黑色素瘤有效,而BRAF突变 结肠癌无效,说明组织细胞对治疗有影响
Thank you !
概述——删除
❖ 与转移部位出现症状或体征 ❖ 在转移部位做出活检诊断 ❖ 经病史、体检及其他评价未能找到原发部位
❖ 原发不明肿瘤诊断
❖ 发生率: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原发不明肿瘤诊治和进 展
Cancer of Unknown Primary Site
概述
定义: 组织学证明转移性恶性肿瘤 在治疗前评估时未找到原发病灶 原发肿瘤不明的可能情况: 检测手段不够充分 原发灶:已去除,太小 广泛转移掩盖 播散方式特殊 自发性消退
流行病学
化疗
既往(1980年) 5-FU、DDP为基础的化疗方案 大多数病人为腺癌,5-10%为低分化癌 ORR 20-35%,mOS 5-8个月 近些年: 新药:紫杉醇、吉西他滨等II期研究中显示效果 PTX:mOS 10月 多中心II期:PTX+卡铂+bevacizumab+erlotinib一线治 疗,PFS 8个月,2年OS27%
分子分析vs形态学/免疫组化
分子分析vs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比较: One study:79% vs 69%(P = 0.02) The other study:89% vs 83% (P=0.01); 在低分化或未分化癌中:91% vs 71% (P=0.02)
初始评估 诊断穿刺明确恶性肿瘤 详细的病史及体检 化验检查 影像学:胸腹盆CT 症状为导向的内镜学检查 PET-CT(2B) 评估: 局限性病灶or播散性病灶 治疗方法不同
PET-CT缺点
侵入性检查
支气管镜、胃镜、肠镜: 有症状病人、影像或病理异常 提示有原发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ICH)
对鉴别组织来源和制定特异性治疗方案有帮助,尤其对于 低分化和未分化癌的重要的方法

中等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联合指标的使用可以增加预测能力 光镜下表现联合ICH可以判断出25%的组织来源 剩余75%通过免疫组化的诊断是交界性的 可与其他影像学技术联合 根据免疫组化得出不同的诊断,针对组织来源的治疗 应用新一代测序确定驱动基因
免疫组化指标
CK7/CK20
器官特异性标志
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等):不特异,不能鉴别 组织来源 男性、腺癌、成骨细胞转移:PSA β -hCG/AFP升高、未分化/低分化癌(男性):生殖来源可能 (睾丸) 肝癌:AFP 女性腹腔浆液性腺癌:CA125 女性孤立腋窝淋巴结腺癌:CA153 可以监测治疗效果
特异性治疗
一项前瞻性的研究 92基因为基础的预测组织来源和特异性的治疗 接受特异性治疗的人群mOS: 12.5m(高于既往经验型治疗) 问题: 不能得到确切的结论 原因:非随机对照研究,统计偏移,后续的经验型治疗, 不明肿瘤的异质性 进一步需要随机对照研究
随访
未行治疗的患者:前3年 每3-6个月1次的病史和体检 若有症状,行诊断性检查 社会心理支持
总结与进展
原发不明肿瘤为一种异质性疾病、详细的研究后,原发解 剖学部位不明确。 影像学、免疫组化、分子学的进步使得认识改变 影像学技术提高增加了对于诊断原发不明肿瘤的信心。 新的免疫组化指标和病理诊断技术,描述组织来源的 组织病理学、传播方式、血清标志物 最近的研究涉及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的工具 发现具有明显好的预后的类型 从经验性治疗到针对性治疗
转移灶vs可能原发部位
良好预后亚型
良好预后亚型: 中线淋巴结的低分化癌 女性腹腔乳头状腺癌 女性腺癌只有腋窝淋巴结转移 颈部淋巴结鳞癌 孤立的腹股沟淋巴结腺癌or鳞癌 低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 男性成骨转移、PSA升高腺癌 单发、小的、可切除的肿瘤
不良预后亚型
不良预后亚型: 男性 腺癌并涉及多发器官(肝、肺、骨) 非乳头状恶性腹水、腺癌 多发脑转移(腺癌or鳞癌) 腺癌伴有多发肺/胸膜转移or多发骨转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