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刮削与研磨

刮削与研磨

平面刮削可以按粗刮、细刮、精刮和刮花四步骤进行。
(1)粗刮当工件表面有明显的加工痕迹或严重生锈、加工余量较大(大于
0.05mm以上)时,必须进行粗刮。刮削时,可以采用连续推铲的方法,刮刀的刀痕联成长片。整个刮削面上要均匀地刮削,不能出现中间低,边缘高的现象,如果刮削面有平行度要求时,刮削前应先测量一下,根据前道加工所遗留的误差情况,进行不同量刮削,以消除显著的不平行情况,提高刮削精度。当刮到每(25×25)mm方框内有2
教学难点:
平面刮削的步骤
一、刮削前的准备工作
1、工作场地的选择
刮削场地的光线应适当,太强或太弱都可能看不清研点。
2、工件的支承
工件必须安放平稳,使刮削时不产生摇动。
3、工件的准备
应去处工件刮削面毛刺,锐边要倒角,以防划伤手指,擦净刮削面上油污,以免影响显示剂的涂布和显示效果。
4、刮削工具的准备
根据刮削要求应准备所需的粗、细、精刮刀及校准工具和有关量具等。
(2)经过刮削,可以提高工件的形状精度和配合精度;增加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承载能力;
(3)形成了比较均匀的微浅凹坑,创造了良好的存油条件;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从而提高工件的耐磨和耐蚀性,延长了使用寿命;刮削还能使工件的表面和整机增加美观。
3、应用
机床导轨和滑动轴承的接触面,工具和量具的接
触面及密封表面等,在机械加工之后也常用刮削方法
挺刮法(图10-12)刮削时将刀柄放在小腹右下侧,双手握住刀身,左手在前,握于距刀刃约80mm处,右手在后;刀刃对准研点,左手下压,利用腿部和臀部力量将刮刀向前推进,当推进到所需距离后,用双手迅速将刮刀提起,这样就完成里一个挺刮动作。由于挺刮利用下腹肌肉施力,每刀切削量较大,所以适合大余量的刮削,工作效率较高,需要弯曲身体操作,故腰部易疲劳。
工字形直尺分单面和双面两种:
单面工字形直尺的一个面经过精刮,精度较
高,常用来检验较短导轨的直线度。
双面工字形直尺的两面都经过精刮并且互相
平行,它常用来检验狭长平面相对位置的准确
性。
3、角度直尺
角度直尺主要用来校验两个刮面成角度的组
合平面,如xx导轨的角度等。
角度直尺两个基准面经过精刮,第三面作为
放置时的支承面,所以不必经过精加工。
曲面刮刀主要用来刮削内曲面,如滑动轴承的内孔等。
曲面刮刀的种类较多,常用的有三角刮刀和蛇头刮刀两种。三、刮刀的几何角度和刮削时角度变化及其影响
1、刮刀的几何角度
2、刮削时角度变化及影响
〈巩固练习〉
1、刮刀的常用材料有哪些?
2、常用的校准工具有哪几种?
3、平面刮刀的作用?
〈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的内容小结刮削工具:
四、刮削种类
1、平面刮削
平面刮削又有单个平面刮削(如平板、工作台面等)和组合平面刮削(如V形导轨面和燕尾槽面等)两种。
2、曲面刮削
曲面刮削有内圆柱面、内圆锥面和球面刮削等。
课题二刮削工具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刮削常用的工具的作用
教学重点:
对常用工具影响
垂直面的测量方法与平面的测量方法相似,先确定一个平面进行粗、细精刮后作为基准面,然后对处置面进行测量(图10-15),以确定粗刮的刮削部分和刮削量,并结合显点刮削,以保证达到平行度要求。细刮和精刮时,除按研点进行刮削外,还要不断地进行垂直度测量,直到被刮面的单位面积上的研点数和垂直度要求符合要求为止。
3、曲面的刮削方法
曲面刮削一般是指内曲面刮削。其刮削的原理和平面刮削一样,只是刮削方法及所用的刀具不同。内面刮削时,应该根据其不同形状和不同的刮削要求,选择合适的刮刀和显点方法。一般是以标准轴(也称工艺轴)或与其相配合的轴作为内曲面研点的校准工具。研合时将显示剂涂在轴的圆周上,使轴在曲面中旋转显示研点(图10-16a),然后根据研点进行刮削。
在不同的刮削步骤中,每刮一刀的深度,应适当控制。刀迹的深度,可以从刀迹的宽度上反映出来。因此可以从控制刀迹宽度来控制刀迹深度。当左手对刮刀的压力大,刮后的刀迹则宽而深。粗刮时,刀迹宽度不要超过刃口宽度的
~~,否则刀刃的两侧容易陷入刮削面造成沟纹。细刮时,刀迹宽度约为刃口宽度的
~~,刀迹过宽也会影响到单位面积内的研点数。精刮时,刀迹宽度应该更窄。
用百分表测量平行度时,将工件的基准平面放在标准平板上,百分表底座与平板相接触,百分表的测量头触在加工表面上如图10-14所示。测量触头触及测量表面时,应调整到使其有
0.3mm左右的初始读数,然后将百分表沿着工件被测表面的四周及两条对角线方向进行测量,测得最大读数和最小读数之差即为平行度误差。
(2)垂直面的测量方法
二、刮削方法
1、平面刮削方法
平面的刮削姿势有手刮法和挺刮法两种。
手刮法(图10-11)刮削时右手如握锉刀柄姿势,左手四指向下蜷曲握住刮刀近头部约50mm处,刮刀和刮面成25
~~30角度。左脚前跨一步上身随着推刮而向前倾斜,以增加左手压力,以便于看清楚刮刀前面的研点情况。右臂利用上身摆动使刮刀向前推进,在推进的同时,左手下压,引导刮刀前进,当推进到所需距离后,左手迅速提起,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刮动作。这种刮削方法动作灵活、适应性强,应用于各种工作位置,对刮刀长度要求不太严格,姿势可以合理掌握,但是手较易疲劳,故不宜在加工余量较大的场合采用。
一、显示剂的种类
1、xx粉
红丹粉由氧化铁或氧化铅加机油调和而成。前者呈紫红色,后者呈桔黄色。
常用与铸铁和钢的刮削。由于红丹粉显点清晰,没有反光,故应用非常广泛。
2、蓝油
蓝油是用蓝色加蓖麻油调和而成,呈深蓝色。研点小而清楚,多用于精密工件和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工件。
二、显示剂用法
刮削时显示剂可以涂在工件上或涂在标准研具上。
内曲面的刮削姿势有两种。第一种如图10-16b所示。刮削时右手握刀柄,左手笔掌掌心向下,四指横握刀身,大拇指抵住刀身,左、右手同时作圆弧运动,并顺曲面刮刀作后拉或前推的螺旋运动,刀迹与曲面轴线成45夹角,且交叉进行。第二种如图10-16c所示。刮刀并搁在右手臂上,双手握住刀身,刮削动作和刮刀轨迹与上一种姿势相同。
一、校准工具
校准工具也称研具,它是用来合磨研点和检验刮削面准确性的工具。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标准平板
标准平板是用来检验较宽的平面,其面积尺寸有多种规格。选用时,它的面积一般不大于刮削面积的。
2、校准直尺
校准直尺主要用来检验狭长的平面。
平面常用的有桥式直尺和工字形直尺两种
桥式直尺主要用来检验大导轨的直线度。
课题一刮削的概念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刮削概念、原理、作用、特点及种类
2、了解刮削余量的选择及应用
教学重点:
1、刮削概念、原理
2、刮削种类
教学难点:
刮削特点、作用
刮削:
用刮刀在工件表面上刮去一层很薄的金属,以提高
工件加工精度的操作。
一、刮削的原理
将工件表面与标准工具或与其配合的工件之间涂上一层显示剂,经过对研,使工件上较高的部位显示出来,然后用刮刀进行微量的切削,刮去较高部位的金属层。同时,刮刀对工件还有推挤和压光作用,经过这样反复地对研和刮削,工件就能达到正确的形状和精度要求。
(4)刮花是在刮削面或机器外露表面上利用刮刀刮出装饰性的花纹,以增加刮削面的美观,并能使滑动件之间造成良好的润滑条件。同时,还可以根据花纹的消失情况来判断平面的磨损程度。常见的花纹有斜壅花、鱼鳞花和半月花三种(图10-13)。此外,还有其它多种花纹,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计、刮出。
2、平行面和垂直面的刮削方法2
各种直尺不用时,应该将其吊起。不便吊起
应安放平整,以防变形。
二、刮刀
作用:
刮刀是刮削的主要工具(刀头应具有较高的硬度,刃口必须保持锋利)材料:
刮刀一般采用碳素工具钢T10A-T12A或弹性较好的GCr15滚动承钢锻造而成,也可以采用焊接的硬质合金刀头。
种类:
按用途不同刮刀可分为平面刮刀和曲面刮刀。
1、平面刮刀
2、简述垂直面的刮削方法?
3、简述曲面的刮削方法?
〈教后感〉
课题四显示剂及精度检查
教学目标:
1、了解显示剂的种类、用法及应用场合
2、掌握常用的几种显点方法和精度检查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显示剂的种类、用法
2、显点方法
教学难点:
刮削精度检查
概念:
工件和校准工具对研时,所加的涂料。
作用:
显示工件误差的位置和大小。
进行加工。
三、刮削余量
刮削是一种繁重的操作,每次的刮削量又很少,因
此机械加工所保留下来的刮削余量不能太大,一般在
0.05~
0.4mm之间。在考虑确定工件的加工余量时应该
考虑以下因素:
①刮削工件面积②面积大余量大③刮削前加工误
差大余量大④工件的结构刚性差时,容易变形,余量大。
一般来说,工件在刮削前的加工精度(直线度和平面度)应不低于形位公差规定的9级精度。
平面刮刀主要用来刮削平面,如平板、工作台等,也可以用来刮外曲面。
按所刮表面精度要求不同平面刮刀又可以分为粗刮刀、细刮刀和精刮刀三种。
按形状不同平面刮刀又可以分为直头刮刀和弯头刮刀。直头刮刀的切削部分硬度较高,柄部硬度较低,而且富于弹性。弯头刮刀的刀体是曲形,能增加弹性,刮出来的工件表面质量较好。
2、曲面刮刀
(1)平行平面的刮削方法先确定被刮削的一个平面为基准面,首先进行粗、细精刮,达到单位面积研点数的要求后,就以此面为基准面,再刮削对应的平行面。刮削前用百分表测量该面对基准面的平行度误差,确定粗刮时各刮削部分的刮削量,并以标准平板为测量基准,结合显点刮削,以保证平面度要求。在保证平面度和初步达到平行度的情况下,进入细刮工序。细刮时除了用显点方法来确定刮削部位外,还要结合百分表进行平行度测量,以作必要的刮削修正。达到细刮要求后,可进行精刮,直到单位面积的研点和平行度都合要求为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