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陕西中考副题

2011年陕西中考副题

2011年陕西中考副题2011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副题)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 薄.暮(bó)扑朔.(sù) 不卑不亢.(kàng) 脍.炙人口(kuài)B. 讪.笑(xiàn)翘.首(qiáo) 戛.然而止(gá) 高屋建瓴.(líng)C. 恬.静(tián) 歉疚(jiù ) 长途跋.涉(bá)卷帙.浩繁(chì)D. 停泊.(bó) 怒号.(háo) 长吁.短叹(xū)舐.犊情深(sh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 制裁竣工顷家荡产物竞天择B. 取缔温馨精巧绝伦分道扬镳C. 璀璨秘决实事求是浮想连翩D. 咨询销魂不容质疑深居简出3.请从所给的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小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

木槿树的花骨朵儿,一夜之间竞相绽放了。

望着木槿树___________(丰硕丰腴丰厚)的枝叶和花朵,我的内心宁静而平和。

(2)他呆坐在屋里,看着外面那翩翩起舞的蝴蝶,听着枝头那欢快悦耳的鸟鸣,___________(情不自已情有可原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走到窗前。

4.经典诗文默写(第(1)~(6)题,任选五题;第(7)~ (10)题,任选一题)。

(6分)(1)___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2)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3)_________________,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4)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5)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7)哦,那多么灿烂的,_________________!(郭沫若《雷电颂》)(8)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_______。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9)_________________,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10)_________________,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5.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3分)①关于劳动的重要性,在概念上,我们大多耳熟能详。

②无论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更是人类的第一需要。

③就本质而言,劳动是人们自我提升,自我实现乃至自我拯救的唯一途径。

④离开了劳动,人类不但精神世界会随之崩溃,更严重地,物质上也会陷入窘境。

⑤作为群体的人类和作为个体的每个人难道不都是如此吗?(1)第③句标点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3)请将第⑤句改成陈述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6.名著阅读。

(2分)①“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三藏正在此羞惭,行者又发起性来,掣铁棒,望妖精劈脸一下……”②“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做个老妇人……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③“好妖怪,按耸阴风,在山坡下摇身一变……”上面节选文字中的妖精是_____________,它第三次变化变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但最终还是未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只可惜唐僧肉眼凡胎,被妖精迷惑欺骗,误以为悟空连杀三“人”,便将孙悟空赶走。

二、综合性学习(7分)7.家乡是生命之树成长的沃土,家乡是生命长河不竭的源泉。

依恋家乡,赞美家乡,是每个人挥之不去的情结。

学校将举办以“我爱我的家乡”为主题的手抄报评比活动。

请你代表班级参赛,完成下面的编写任务。

(7分)(1)请补写出表格内的栏目名称。

要求:与已有栏目名称的语言形式相同。

(1分)编写方案栏目名称内容梗概推介家乡的特色物产或民间艺术人杰地灵赞美家乡的古今名人或山水景观日新月异说说家乡的发展变化和建设成就(2)请为你家乡富有特色的物产或具有魅力的民间艺术写一段推介词。

要求:至少使用比喻、拟人、排比中的一种,100字左右。

(2分)(3)请从A、B两则中任选一则....,根据上句句式特点补写出下句,借此表达你对家乡古今名人或山水景观的赞美之情。

(2分)A 秦皇扫六合威震寰宇,____________________。

B 华山看云海人间仙境,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使用备选词语中的三个词,写一段话来歌颂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要求:语言连贯、得体;80字左右。

(2分)蓬勃发展翻天覆地生机勃勃鳞次栉比安居乐业三、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现代文阅读】(共9小题,计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2分)洛川面花屈丽娜洛川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在陕北与关中的交接地带,是一个“取千里瞬间,收百里风俗”的地方,民风民俗兼收并蓄,人文积淀深厚。

洛川面花,也叫洛川花馍。

它造型别致,形态逼真,不仅是一种具有洛川浓郁民俗风情的食品,同时也是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品。

清明节做的面花叫“罐儿”。

“罐儿”可分为“祭祀罐儿”和“人口罐儿”,是在锅里蒸熟的。

相传晋文公火烧绵山时,功臣介子推的头部因有鸟雀相护,才得以保全,因此鸟雀的形象被赋予福庇、护佑的含义。

后来,人们把鸟雀的形象同已逝亲人对自己的庇佑联系起来,就把鸟雀的造型做到面花上,以便上坟扫墓之用,这种面花叫做“祭祀罐儿”。

而“人口罐儿”是按全家人的不同身份和职业来塑造上边的图案内容的,如:给男孩子们的,便在“罐儿”上塑上书籍、笔、墨、纸、砚和算盘等学习用具;给生产劳动的男人们的,便在“罐儿”上塑上粮食囤(陕北储粮的一种工具)和各种农具等等;做给女孩子的“罐儿”上,则塑有剪刀、针、线、尺子和各种花草图案,希望心爱的女儿将来能描龙绣凤。

“人口罐儿”代表着丰衣足食,体现着全家团圆,表现了洛川塬上特有的乡土风情。

端午节做的面花叫“面鱼”。

它是捏制好后烙熟的,做好后用一根红线串起来,戴在孩子的脖颈上。

意思是把江里的鱼已经烙死再也不能去咬投江而死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春节时做的面花,有用来祭祀的,也有为家人制作的。

祭祀用的叫做“供儿”,十个为一盘,用来祭祀天地神灵和祖上。

为家人捏制的是老虎或馄饨。

大年初一,按人口一人一个,叫做人口老虎或人口馄饨。

除节日之外,在许多礼俗活动中,面花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道具和礼物。

孩子诞生时,亲友们一般要送面塑的老虎或兔子,用红线拴起来,绑上几尺布和几元钱,称为“送锁儿”。

新生儿满一百天或周岁时除了送面花,外婆家还需特备一对环形大烙饼,谓之“曲连”,意思是祝福孩子健康长大成人。

老人做寿时也要做成寿桃形的面花表达祝福健康和长寿之意。

在婚礼中面花也是少不了的,人们用它来祝福新人未来生活的美满与幸福。

面花制作工艺很复杂。

做造型的时候,先要用面团捏好各种动物的大体轮廓;再在上面捏塑必要的小装饰;然后用木梳压出鸟鱼和动物的毛发,用羹匙压出龙、鱼的鳞片,用剪刀给小鱼、小鸟剪出嘴巴;最后用不同大小、各种颜色的豆子点上眼睛。

等到在锅里蒸熟后,再涂上简单而鲜艳的颜色,使得面花的造型更加完美生动。

制作面花时和面、蒸馍的火候都有讲究,只有那些技艺高超的人才能蒸出形状好、不变形的花馍。

透过造型生动形象、色彩鲜艳夺目、制作精巧细腻、民俗气息浓郁的洛川面花,我们可以看到洛川积淀深邃的文化内涵。

(选文有删改)8. 洛川面花都有哪些功用?请简要概括。

(4分)9.介子推的故事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10. 请根据文章相关内容,补全面花的制作步骤。

(3分)和面→()→()→()11. 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2分)是() A.“人口罐儿”是春节时为家人捏制的老虎或馄饨状面花,因按人口一人一个,所以也叫做人口老虎或人口馄饨。

B.端午节时,人们将捏制好后烙熟的“面鱼”,用红线串起来戴在孩子的脖颈上,以此来表达祝福健康和长寿之意。

C.“供儿”是洛川人在春节时捏制的一种面花。

一般情况下,以十个“供儿”为一盘,用来祭祀天地神灵和祖上。

D.“曲连”是新生儿一百天或周岁时,由外婆家特意准备的一对环形大烙饼,代表着丰衣足食,体现着全家团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18分)补丁也开花孙道荣拐角凹进去一段,就是她的舞台。

她在这里摆摊织补,已经好几年了。

每次路过,都能看见她,坐在凹槽里,埋头织补。

身边的车水马龙,似乎离她很远。

她很少抬头,只有针线,在她的手上不停地穿梭。

这里原本是一个城乡接合部,这几年城市西扩,这块地也跟着火热起来,到处是建筑工地。

上她那儿织补的,大多是附近工地上的民工。

衣服被铁丝划了个口子,或者被电焊烧破了个洞,他们就拿来,让她织补一下。

也不贵,两三元钱,就能将破旧的地方织补如初。

如果不是工服,而是穿出去见人的衣服,她会更用心些,用线、针脚、纹理,都和原来的衣裳一样,绝对看不出织补过。

从她所在的拐角往前百米,是一所学校。

我的孩子,以前就在那所学校读书。

每次接送孩子,都必经她的身旁,也就对她多留意了点。

一天,妻子从箱底翻出了一条连衣裙,还是我们刚结婚时买的,是妻子最喜欢的一条裙子。

翻出来一看,胸口处被虫蛀了个大洞。

妻子黯然神伤。

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她的影子,也许她可以织补好。

拿过去。

她低头接过衣服,看了看,摇摇头说,洞太大了,不好织补了。

我对她说,这条裙子对我妻子意义不一般,请你帮帮忙。

她又看了看裙子,忽然问我,你妻子喜欢什么样的花?牡丹。

我告诉她。

她看着我,要不然我将这个洞绣成一朵牡丹,你看怎么样?我连连点头,太好了。

她从一个竹筐里,拿出一大堆彩色的线,开始绣花。

我注意到她的手,粗大,水肿,一点也不像一双绣花的手。

我疑惑地问她,能绣好吗?她点点头,告诉我,以前她在一家丝绸厂上班,就是刺绣工;后来工厂倒闭了,她才开始在街上摆摊织补。

她原来绣的花可漂亮了。

她笑着说,原来的手也不像现在这么笨拙,在外面冻的,成冻疮了,所以,才这么难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