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七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

李某是甲旅行社的业务员,因业绩突出,于2001年3 月被提升为旅行社的欧洲区部门经理,并重新签订了 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合同期限一年,李某应保守企 业秘密,并保证营业额上升10%,年薪为10万元。但 是李某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认为自己的收入太低, 2001年9月,李某携本部门骨干张某等五人,全部跳 槽到乙旅行社。之后,李某等人利用从甲旅行社带来 的客户资料,以乙旅行社的名义擅自与本应由甲旅行 社接待的游客联系,致使甲旅行社在“十一”旅行黄 金周期间遭受重大损失。甲旅行社在2001年12月向人 们法院起诉,要求乙旅行社赔偿自己在“十一”期间 的损失50万元。
案例2
甲酒厂生产的“太岁康”高粱酒,在本省市场上颇有名 气。以后,乙酒厂推出“状元乐”高粱酒,其酒瓶形态 和瓶贴标签的图样、色彩与“太岁康”几近一致,但使 用的注册商标、商品名称以及厂名厂址均不同。对此, 下列表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因注册商标、商品名称以及厂名厂址均不相同,乙厂对 甲厂不构成侵权。 B.”太岁康”商标仅属省内知名,其标签又未获得专利, B.” 甲厂不能起诉乙厂侵权。 C.两种商品装潢外观近似,足以造成购买者发生误认,故 乙厂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D.两者商品装潢虽外观近似,但常喝“太岁康”的人仔细 辨认可以加以区别,故乙厂的行为不受法律禁止。
民事责任: 《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 干规定》第7条规定,对侵权物品应作如 下处理:(1)责令并监督侵权人将载有 商业秘密的图纸、软件及其他有关资料 返还权利人;(2)监督侵权人销毁使用 权利人商业秘密生产的、流入市场将会 造成商业秘密公开的产品。但权利人同 意收购销售的除外。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规定, 因侵犯商业秘密给权利人造成损失的, 应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
行政责任: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规定,“经 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虚 假宣传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 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 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广告的经营者, 在明知或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 作、发布虚假广告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依 法处以罚款。”
问题: 1、乙餐厅的行为违反我国哪一部法律的何 种规定? 2、乙餐厅应赔偿甲餐厅的数额是多少?为 什么?
4、虚假的商品标识 有三种行为: (1)在商品上伪造和冒用认证标志、 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 (2)伪造产地; (3)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 表示
案例4 某啤酒厂在其生产的啤酒瓶颈上挂一标签,上 印有“获1990年柏林国际啤酒博览会金奖” 字样和一个带外文的徽章。此奖项和徽章均 属子虚乌有。对这一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A.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该行为构成虚假 宣传行为。 B.根据《反不正竞争法》,该行为构成虚假表 示行为。 C.根据《民法通则》,该行为构成欺诈的民事 行为。 D.该行为违反商业道德,但不违法法律。
问题:
1、甲企业对“正阳”是否拥有商标专用权?为什 么? 2、正阳食品厂对“正阳”是否拥有企业名称权? 为什么? 3、正阳食品厂的行为是否是不正当竞争行为?请 说明理由。
2、仿冒知名商品的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 该行为的构成要件: (1)名称、包装、装潢是知名商品所 特有的,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2)经营者擅自将知名商品的名称、 包装、装潢作相同或相似之使用,致使其 商品与知名商品相混淆(不要求发生混淆的 实际后果),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广告法》第4条规定,“广告不得 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 者”;第12条规定,“广告不得贬低其 他市场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第21 条规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 发布者不得在广告活动中进行任何形式 的不正当竞争。”
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 《广告法》第38条规定,“广告发 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发布的, 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商业秘密的特征: 1、具有保密性; 2、具有经济适用性; 3、权利人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 (权利人的保密义务)。
相应的法律规定: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 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关于禁止侵 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 刑法第219、220条的规定。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主要有: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 正当竞争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 前项手段获得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3、与权利人有业务关系的单位和个 人违反合同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保守商业 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 用其所掌握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商业贿赂行为的构成要件: (1)行为人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 实施了贿赂; (2)贿赂目的是为了销售或者购买 商品; (3)行贿人是经营者。
商业贿赂的主要方式: 账外暗中给付、收受回扣
商业贿赂的法律责任: 行政责任: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2条规定, 经营者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 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构成犯罪的,依 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监督 检查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上 2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 以没收。
刑事责任: 刑法第222条规定,“广告主、广告 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法国家规定,利 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 节严重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案例5
甲公司和乙公司都是某省生产同一种药品的著名 厂家,产品同在全国市场销售。甲公司药品商标是 “安乐”,乙公司药品商标为“长寿”。1999年,乙 公司的药品投产后,即在其“长寿”药品的包装盒及 说明书上注明“国内首创,独家生产”等用语。2000 年1月至3月间,乙药厂在该省著名的丙报纸上刊登了 11期广告,该广告称:“目前市场上出现非我厂生产 的该药品,为确保广大患者的经济利益及身体健康不 受损害,购买此药时请您认准正宗名牌‘长寿’商 标”。乙药厂的行为导致甲药厂的销售额下降。甲以 乙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丙未认真审核所发布广告 内容为由将其作为共同被告向法院起诉,要求乙药厂 停止侵害,并公开致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同时 要求丙报社对发布广告行为承担连带责任。
4、权利人的职工违反合同约定或者 违反权利人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 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权利 人的商业秘密; 5、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 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 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 行政责任: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5条规定, 侵犯商业秘密的,监督部门应当责令停 止违法行为,并可根据情节处1万元以上 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商业贿赂 概念: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了销 售或者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 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 相应的法律规定:《反不正当竞争 法》第8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 或者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 商品”。 后果:剥夺了其他经营者的交易机 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引发腐败、破 坏社会风气。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和调整对象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条规定了该法 的目的: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 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规定:不正 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法律的规定,损 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 序的行为。据此,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就是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对象,具有这样的特 征:由经营者所为;在市场交易中所为;以 竞争为目的;违法商业道德;损害竞争者和 消费从事食品生产的企业,其生产 的“正阳”牌花生油驰名海内外。“正阳”是该企业于 1999年向国家商标管理局申请注册的商标。2001年甲 企业在市场上发现某企业生产的花生油,与其所生产的 花生油的包装、装潢及其相似,虽然其商标不同,但是 在其包装上明显的位置标注着“正阳食品”字样。经调 查,甲企业得知该花生油是由2000年10月登记成立的 邻省企业正阳食品厂生产的。甲企业遂以正阳食品厂侵 犯了自己的商标专用权为由要求其停止使用“正阳食品” 的字样。但正阳食品厂认为“正阳”是自己经本省工商 局核准的字号,自己在商品上标明“正阳食品”字样的 行为属于标明自己企业名称的行为,并不违法,拒绝停 止使用该字样。于是,2001年12月,甲企业将正阳食 品厂告上法庭。
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第164条规定,为谋取不正 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以财 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 期徒刑,并处罚金。( 行贿罪) 刑法第163条规定,公司、企业工作 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他人回扣或 财物的,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 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 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 财产。 ( 受贿罪)
3、仿冒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 该行为的构成要件: (1)未经他人许可而使用其企业名 称或姓名; (2)引人误以为是他人的商品或服 务,即在市场交易中混淆了商品或服务 的来源。
案例3
天府之国是某省著名餐厅(以下简称甲餐厅),专营川 菜、火锅。2001年,乙餐厅招聘了原甲餐厅员工刘某等 8人后,于同年12月30日开设火锅厅,在营业场所外显 著位置悬挂“本餐厅二楼火锅厅特聘‘天府之国’特级 火锅师主厨,欢迎品尝”的横幅,并购买了印有甲餐厅 标记的火锅单用于对外经营,持续月余。甲以乙侵权为 由向法院起诉。在审理中,法院查明以下事实: 1、原告甲餐厅2001年11月、12月、2002年1月的营业利 润分别为40万元、42万元、30万元; 2、乙餐厅2001年12月、2002年1月的营业利润分别为6 万元、14万元; 3、甲餐厅为调查乙餐厅侵权共支出费用5000元。
问题: 1、乙药厂在其药品包装盒上使用“国内首 创,独家生产”用语、称其产品为“正宗 名牌”的行为是否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为什么? 2、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乙药 厂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为什么? 3、广告发布者丙报社对发布广告行为应承 担何种民事责任?为什么?
四、侵犯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的概念: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规定,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熟悉、能为权 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 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 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