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劳动力流动..

第五章 劳动力流动..


劳动力流动的社会成本主要包括:
①对他人财产价值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房地产 价格的变化上; ②对社会公共管理资产的影响; ③社会公共服务成本的影响。
(二)劳动力流动的收益
1.劳动力流动的私人收益
(1)直接收益。劳动者流动的直接收益来自劳 动者在新的职业中获取相对于原来收入净值差额的 总和。 (2)间接收益。它是指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所 提供的各种便利所引起的劳动者部分开支的节省。 (3)心理收益。这是指给流动者带来的非经济 性效用。
(二)劳动力流动的规律
1.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流动。 2.第一、第二产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流动。 3.体力劳动力向脑力劳动力流动。 4.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5. 经济落后地区或国家的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 或国家流动。
第二节 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及 劳动力流动决策
一、影响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因素及劳动力流动决策
2.劳动力流动的社会收益
(1)能够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有利于劳动者地位的提高 (3)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三)劳动力流动的合理决策
劳动者流动的决策取决于流动成本与收益的 比较:当劳动力流动的净收益为正数时,劳动者 才可能做出流动的决策,劳动力流动才会发生。 如果流动成本大于流动收益时,劳动力流动的净 收益为负数时,由于流动是得不偿失的行为,劳 动者就不会做出流动的决策,流动也就不会发生。
流动净收益现值=流动收益现值-流动成本
NRP

t 1
n
Bt 1 Bt2 C1 C2 t 1 r
二、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非经济因 素及劳动力流动决策
(一)年龄 年龄是劳动力流动决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二)家庭 劳动力流动成本随家庭规模扩大而成倍增加。 (三)受教育程度 教育是同一年龄群体内部影响劳动力流动大小 的重要因素。 (四)流动的距离 劳动力流动的决策可能与流动的距离成反方向 变动。
相关概念区别:
劳动力流动与一般商品流通:前者是人,后 者是物;商品叫流通,劳动力称流动;一般的商 品流通会发生所有权与使用权同时转移,而劳动 力流动只让渡自身的使用权并不让渡自身的所有 权。 劳动力迁移与劳动力转移:前者改变常驻地 户口,后才不一定改变常驻地户口;前者流向是 单向性的,后者是多向性的;前者常驻时间和常 驻地是一致的,而后者既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 是分离的。
机会成本
风险成本
心理成本
2.劳动力流动的社会成本
(1)流动影响与地区公共服务相关的 税收水平,即存在劳动人口净流入的地区, 其人均承担的与此相关的税收将下降,而 人口净流出地区则人均税收上升(当公共 服务由固定规模的公共设施提供时)。 (2)流动使人口大量流入的地区的公 共服务出现供求不平衡现象,从而影响流 入地原居民所接受的服务质量。
4.在劳动力流动方向上分为:
(1)单向型流动 (2)往返型流动 (3)对流型流动
5.从劳动力流动的范围和职业上分为:
(1)企业组织内部的流动 (2)职业间的流动 (3)部门、或行业之间的流动 (4)劳动力的产业流动 (5)劳动力市场间的劳动 (6)地区之间的流动 (7)就业与失业之间的流动 (8)角色转换流动
第一节 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分析
一、劳动力流动的的概念与类型 (一)劳动力流动的概念
定义:劳动者根据劳动力市场条件的差异和自 身条件,在国际间、地区间、产业间、部门或行业 间、职业和岗位间所选择的迁移或转移行为。 含义: 劳动力流动的主体是劳动者; 流动的原因是市场条件和自身条件的差异; 流动的范围是在国际间、地区间、产业间、部门或 行业间、职业和岗位间; 流动是劳动者所做出的迁移或转移决策。
三、劳动力流动的机制与劳动力流动的规律
(一)劳动力流动的机制
1.劳动力市场机制主要包括: (1)工资机制 (2)供求机制 (3)竞争机制 (4)风险机制 2.政府调节机制 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并不能完全地解决劳动力资源 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国家还必须运用政府宏观调 控政策对劳动的流动进行调节,以解决劳动力资源 的合理开发利用问题。
(二)劳动力流动的类型
1.按流动的时间可以分为:
(1)永久性迁移 (2)常年型流动 (3)季节型流动 (4)临时型流动
2.从流动的空间分布特点分为:
(1)聚集型流动 (2)扩散型流动 (3)替代型流动 (4)水平型流动 (5)垂直型流动 (6)跨越国境型流动
3.从流动的意愿上分为:
(1失业率 劳动力流动还要考虑失业的状况,根据人力 资本原理,失业率高的地区通过劳动力流出,将 使流动者的净收益增加。
(六)工会力量 工会力量的强弱,能对劳动力流动决策起到 一定的作用。
(七)国家和地方政策 国家和地方政策影响着劳动力流动的决策
根据经济人的假设,自愿流动的劳动力中多数 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而经济动机是个人自愿流动 的最直接原因。决定劳动力流动的则是劳动力流动 的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只有劳动力流动的收益大于 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时,劳动力流动的愿望才会付诸 实施,否则,不可能产生劳动力的流动。
(一)劳动力流动成本
1.劳动力流动的私人成本 直接成本
二、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假设与必要条件 (一)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假设
1.劳动力的流动是劳动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 而自愿地选择流动行为。 2.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有流动的选择性,而雇 主只有选择性没有流动性。
(二)劳动力流动的必要条件
1.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 2.不同地区和工作之间存在着经济福利方面的 差异。 3.社会对劳动者就业给予充分的自主权。 4.社会分工所造成的劳动技能和工作能力专门 化。 ⒌劳动者本身的条件
第五章
劳动力流动
案例引入
在2000年3月,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 李昌平致信朱镕基总理反映,“开春以来,我们 这儿的农民快跑光了。连续二十多天来,东风大 卡车(坐不起客车)没日没夜的满载着外出打工 的农民奔向祖国四面八方的城市。我们乡有 40000人,其中劳力18000人。现在外出25000人, 其中劳力15000多人。”(《世纪中国》, 2001 年7月25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