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数学第2章整式的加减2.2整式的加减课时2去括号教案

七年级数学第2章整式的加减2.2整式的加减课时2去括号教案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

2 整式的加减
课时2 去括号
【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能运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过程与方法】
经过类比带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逐渐养成运用旧知识探索新知识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去括号法则,运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括号前是“—”的去括号法则.
多媒体课件
情境(投影仪展示)如图2—2.2-1,要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你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请计算结果,分小组讨论.
总结出两个结果:3(x+3)和3x+9。

问题:一个图形的面积怎么会有两个结果呢?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
小组继续讨论,得出两个结果实际上是一样的,即3(x+3)=3x+9。

那分配律是否同样适用于整式的运算呢?(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一、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问题: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t (1<t<3)h,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t—0。

5)h,列车在冻土地段、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分别是100 km/h和120 km/h。

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t km,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20(t-0.5) km.因此,这段铁路的全长为[100t+120(t—0.5)] km①,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100t—120(t—0.5)]km②.
上面的①②式子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
100t+120(t-0.5)=100t+=;
100t—120(t—0.5)=100t+=。

我们知道,化简带有括号的整式,应先去括号.上面两个式子去括号部分的变形分别为+120(t—0。

5)=120t—60;③-120(t—0。

5)=—120t+60。


比较③④两式,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去括号法则:
法则1: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法则2: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特别地,形如+(x—3)与—(x—3)可以分别看作1乘(x—3)与-1乘(x-3)。

二、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强调要熟记去括号法则,并能熟练运用去括号法则.去括号法则的口诀:去括号,看符号,是“+”,不变号;是“—”,全变号。

教材P69习题2。

2第2,3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