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保障概述

社会保障概述


3.国际劳工组织1952-1982年间,认为社会保
障制度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国家财政 收入资助的福利补贴、家庭补助,以及储蓄基 金,还有雇主规定的补充条款和围绕社会保障 而发展的各种补充方案。
4.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1)《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 的决定》提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任 务,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 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
(五)国际劳工组织
国际劳工组织对社会保障的界定,在内涵 和外延上有一个逐步扩大的过程。 1. 1942年的解释:
通过一定的组织,对这个组织的成员 所面临的某种风险提供保障,为公民提供 保险金、预防和治疗疾病、失业时资助并 帮助找到工作。
2. 国际劳工局1985年的界定: 一个社会在出现规定的事件或在规定情况下, 向其成员提供的保护。目的有四: 尽可能防止使收入丧失或收入锐减的意外出现。 当意外确实发生时,尽可能提供医疗并对引起
(三)英国
1. 英国人将社会保障看成是一种公共福利 计划。 2. 认为通过这种计划的实施,可以使国民 在遭受失业、疾病、衰老及其丧失劳动 能力和收入来源的风险时,其基本的福 利水准得以维持。
(四)美国
美国社会保障总署编写的《全球社会保 障》,把社会保障界定为:
“系指根据政府法规而建立的项目,给个人谋 生能力中断或丧失以保险,还为结婚、生育 或死亡而需要某些特殊开支时提供保障。为 抚养子女而发给的家属津贴也包括在这个定 义之中”。
3.社会保障的实施手段,是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 配。 4.社会保障的对象(受益者),主要是失去收入 来源和丧失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即对特定收 入阶层的保障。 5.社会保障的实施依据,是国家立法。保障资金 的提供者与受益者往往是分离的,立法的强制 性、便是国家实施社会保障的重要条件。
6.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公民遭遇困难时的 基本生活需要,包括最低的生活需要,而不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一词,又译 为“社会安全”。在1935年美国颁布的《社 会保障法》(Social Security Act)首次 提出。 迄今为止,国外学者对社会保障概念有30多 种解释。可见,这是一颇有争议的领域。
(一)德国 1. 19世纪80年代,德国就出台了一系列社会保障 法规。它是最早由国家举办社会保险,为公民提 供全面保障的国家。 2. 定义: 基于特殊性原则,强调个人的责任,认为社会保 障即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
是更高层次的需要。 7.社会保障的目的,是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定。 即通过物质利益的调解,使各种社会关系处于 一种相对稳定和谐的状态,避免社会成员收 入差距过大引起社会动荡。
第二节
社会保障体系及其内容
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结构 1.定义:社会保障体系就是由其各个层次的诸多项 目构成的整体。社会保障是一个庞大、复杂系统, 分为几个层次,各个层次又有许多项目构成。 2.基本结构:把这些项目从保障对象、保障目标、 资金来源、给付方式等方面归类,有三种不同的 保障形式:社会保险(Social Insurance)、社 会救助(Social Assistance)、社会福利 (Social Welfare)。它们是社会保障的三个基 本组成部分。
(二)本书(孙光德、董克用)的“社会保 障制度”定义
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 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 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 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点
1.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别。 社会保障是一种行为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社会保 障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过程、社会保障基金的分配 过程(筹集、支付)、社会保障的管理过程(基 金的投资及其管理)。 社会保障:是国家或政府为了保证社会稳定,通 过立法和行政措施,为失去收入来源和劳动能力 的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行为。 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社会保障的各种规范总称。
2.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是国家或说是代表国家 的政府。
这说明,社会保障是由国家提供的,保障方式、保 障标准等都由国家确定。而其他保障(家庭障) 的主体,则是个人和其他微观经济单位。
国家是社会管理的最高权力机关,政府是执行国家 权力的行政机构。只有政府能够通过国民收入再分 配、对全体人民实行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概论
公共管理学院
耿嘉川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三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
社会保障体系及其内容
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和原则
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
了解德、英 、美等国家及国际劳工组织对
社会保障的定位。
掌握本书对社会保障的界定。
一、国外社会保障及其制度的定义
二、我国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界定
(一)第一次使用“社会保障”时的定义
我国1986年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第七个五年计 划中,第一次使用“社会保障”一词。 其定义为: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 收入进行再分配,形成社会消费基金,对由于年老、疾 病、伤残、死亡、失业及其他灾难发生而使生存出现困 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 需要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的后果提供财政保护。 尽可能为遭受意外者的身体健康和职业恢复提 供便利。 尽可能为抚养儿童提供福利待遇。
3.国际劳工局1989年《社会保障导论》 (Introduction to Social Security)中的定 义:
社会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措施向其成员提供的 用以抵御因疾病、生育、工伤、失业、伤残、年 老和死亡而丧失收入,或收入锐减引起的经济和 社会灾难的保护,医疗保险的提供,及有子女家 庭补贴的提供。
“公平”是指它可以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安全”是指它可以为遭受不测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 的生活保障。
(二)日本 1. 森井利夫《社会福利事件事典》:在国 民生活中出现收入中断,或永久丧失时, 国家为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收入而制 定的综合措施或制度。 2. 这一定义中,仅把社会保障限定为收入 保障,具体包括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