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大,各种乳腺疾病不同程度地困扰着广大女性。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会新增200万患病人数,有50万人死于乳腺癌,而中国占到了20万,是世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在一些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平均每5个人里会有4个是乳腺增生,每5个增生就会有1个癌变。可以这么说,每13分钟就有一个人死于乳腺癌。 中国乳腺增生的发病率达80%以上,乳腺增生的转癌率为20%,乳腺癌是由乳腺增生发展成的,就像宫颈癌是由妇科炎症发展成的一样,所以说,乳腺癌不是一天长成的,乳腺增生是乳腺癌的前期,只要您没有增生就没有机会患乳腺癌。增生就像一枚定时炸弹,根据体质的不同,有人三年变成乳腺癌,有人十年变成乳腺癌。真正远离乳腺癌的方法就是治疗乳腺增生
乳腺疾病与年龄
20岁:当心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是乳房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一般以18-25岁的青年女性居多,一般疼痛感不明显,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通常增长速度比较慢,大部分是在检查中发现的。
30岁:当心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既非肿瘤,亦非炎症,而是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和进行性变化,以乳房疼痛和肿块为主要特征,随月经周期而发作,一般以中年女性居多,乳腺增生占妇女总数的40%左右,乳腺增生癌变率为12.9-21.9%,比一般妇女患乳腺癌机会高3倍左右。
40岁:当心乳腺癌。
乳腺癌是威胁妇女健康和生命的最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是40-60岁,乳腺癌患者有14万左右。具有发病率增高、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乳腺癌的发生与乳腺增生的癌变有直接关系,长期的吸烟、酗酒,不规律饮食的女性更容易患乳腺癌。
乳腺病三大症状
一、乳房疼痛
疼痛发生在哺乳期,呈胀痛或搏动性痛,兼有红、肿、热现象,患处变硬,且先期出现乳头皲裂,这多是乳腺炎。 若一侧乳房呈间歇性弥漫性钝痛、串痛,或局限性隐痛、刺痛,且与月经周期和情绪变化有关联者,要考虑乳腺上皮增生病。乳腺癌晚期因病灶侵击神经,也可出现乳房剧痛。
二、乳内肿块
双乳内同时或相继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型结节样肿块,无粘连,多为乳腺囊性增生病;如肿块呈结节状,质较硬,与皮肤粘连,边界不清,可能是乳房结核;乳内单个或2—3个小肿块,界限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大,无疼痛,生长慢者,多是乳腺纤维腺瘤;乳内单个肿块,与乳头皮肤不粘连,无疼痛,质地坚硬,界限不清楚,移动度小,生长快者,这是早期乳腺癌特征; 继续发展,兼有乳头内陷,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且有疼痛者,则多进入晚期。 三、乳头溢液 乳头溢出无色透明液体,多见于更年期、绝经期妇女或乳腺增生患者; 乳白色液体,多系非病理的乳汁潴留;黄绿色稠厚脓性液体,多为乳腺导管扩张症合并慢性炎症;血性液体,多见于导管内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癌
乳腺增生自我检查的方法
年轻女性应经常自我检查,通过自我检查对乳腺疾病的发现起着决定作用,女性朋友了解一些乳房自我检查的知识尤为重要。自我检查时间应在月经之后的一周~两周进行。
乳腺增生自我检查方法如下:
1、 站在镜子前双手下垂或双手叉腰,仔细观察双侧乳腺是否大小对称,皮肤及乳头是否有凹陷或湿疹,有无红肿,有无不正常突起等。
2、 左手上举或叉腰,用右手检查左乳,以指腹轻压乳房,触摸是否有硬块,由乳头开始做环状顺时针方向检查,触摸时手掌要平伸,四指并拢,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末端指腹按顺序轻扪乳房的外上、外下、内下、内上区域,最后是乳房中间的乳头及乳晕区。检查时不可用手指抓捏乳腺组织,否则会把抓捏到的乳腺组织误认为肿块。 如发现乳腺内肿物或出现乳头溢液等情况及时就医,避免耽误病情。
乳腺疾病形成的原因
1情志( 爱发火或长期压抑)
2饮食(高脂低纤)
3内分泌紊乱(月经 终止妊娠 性生活 避孕药)
4不当的内衣
5激素(食用激素类食品或药品 使用含激素的护肤品)
6遗传
7缺乏运动
常见的乳房疾病
乳腺炎 : 乳腺炎是指乳腺组织的急性感染。患者表现为乳房胀痛,乳内出现明显肿块,体检可见乳房肿大,皮肤潮红,而且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并出现寒战高热。主要是因为乳汁淤积、细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初产妇, 产后2~4周左右,常在乳头皲裂后发生。症见乳房红肿、疼痛、有硬结 并伴有发烧、寒战
乳腺纤维瘤 : 是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中年妇女。由乳腺和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而形成。患者一般无任何症状,月经过后也不消失。肿块好发于乳房外上部,表面光滑,质地坚硬,边界清楚,无压痛,有移动感,癌变机会较少。
乳腺导管乳头瘤 : 肿瘤长在乳腺管内,体小而质软,疼痛不明显,乳头有血性分泌物流出。此病易恶变为乳头癌。
乳腺增生瘤 : 肿块可见于一侧或双侧乳房。患者在月经前一周感到乳房胀满肿瘤,睡眠差,肿块外形不规则,大小不一,呈圆形或椭圆形,月经来潮后消失。
乳腺增生:(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
生理性增生:其原因是由于性腺激素分泌旺盛及变化波动较大的缘故,以明显周期性乳房胀痛为待征,月经后疼痛自行消失。疼痛以乳房局部为主。
病理性增生:
(1)一期小叶增生: 为乳腺增生的早期阶段,主要表现为经前期乳房胀痛、不适。严重的可延至肩背及腋下。乳房局部可大小不一的米粒状结节,经后结节缩小,但不会完全消退。
(2)二期乳腺腺病:也称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乳房内的乳腺小叶和乳腺管均有扩张及腺体周围组织增生。对这类增生病的治疗,应以软坚散结为主。
(3)三期囊性增生病:它以乳管上皮细胞增生为主要病变,乳房内出现的肿块多为弥漫性增厚,有部分患者呈局限性表现,且呈椭圆形的囊状物居多,此增生癌变率70%。
(4)乳腺囊肿:它是乳腺导管增生和上皮细胞组织增生粘连在一期起 ,长时间大量细胞坏死形成肿块,癌变率90%。
乳腺癌: 乳癌最早的表现是患乳出现单发的、无痛性并呈进行性生长的小肿块。肿块位于外上象限最多见,其次是乳头、乳晕区和内上象限。因多无自觉症状,肿块常是病人在无意中(如洗澡、更衣)发现的。
少数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或刺激和乳头溢液。肿块的生长速度较快,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的改变,出现一系列体征。如: 肿瘤表面皮肤凹陷;邻近乳头的癌肿可将乳头牵向癌肿方向;乳头内陷等。癌肿较大者,可使整个乳房组织收缩,肿块明显凸出。癌肿继续增长,形成所谓“桔皮样”改变。这些都是乳腺癌的重要体征。
乳癌发展至晚期,表面皮肤受侵犯,可出现皮肤硬结,甚者皮肤破溃形成溃疡。癌肿向深层侵犯,可侵入胸筋膜、胸肌,致使肿块固定于胸壁而不易推动。
乳癌的淋巴转移多表现为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初为散在、无痛、质硬,数目较少,可被推动;以后肿大的淋巴结数目增多,互相粘连成团,与皮肤或腋窝深部组织粘连而固定。少数病人可出现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死于乳房疾病的名人
姚贝娜2015年1月16日中国著名女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去世,令喜欢她的歌迷朋友痛心不已。很多人都喜欢姚贝娜,不仅是她的歌声能击中你的心,更可贵的是她面对乳腺癌时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今天小编整理出来几位受乳腺癌折磨过的名人,让我们以此警戒并用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去预防乳腺癌!
陈晓旭中国大陆女演员,1965年10月29日出生于辽宁鞍山。1984年参演央视电视剧《红楼梦》并在该剧中饰演林黛玉一角 。1991年开始从台前转至幕后,弃演从商创立了自己的广告公司。1999年皈依佛法,学佛7年。2006年5月,被查出罹患乳腺癌。2007年2月23日,在长春百国兴隆寺出家,法号释妙真。2007年5月13日6时57分隐患乳腺癌在深圳病逝,享年41岁。
阿桑(Judy)本名黄嬿璘,1975年2月28日出生于台湾省云林县,中国台湾流行乐女歌手。2003年,阿桑因演唱偶像剧《蔷薇之恋》片尾曲《叶子》而正式出道歌坛;同年,阿桑还凭借首张个人专辑《受了点伤》获得第十五届台湾金曲奖最佳演唱新人奖提名。2005年,阿桑发行第二张专辑《寂寞在唱歌》。2009年4月6日早上8点30分,阿桑因乳腺癌在新北市新店区慈济医院病逝,终年34岁。
叶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部文工团任独唱演员,并担任第九届全国青年委员和北京市青年委员,以及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并于2000 年12月被评为国家二级演员。 叶凡2003年查出患乳腺癌,当时做了保乳手术,2007年乳腺癌复发。2007年3月18日进入广州友好医院治疗后,发现癌细胞已扩散到肝、肺、骨头、腰椎、背等全身,2007年11月27日零点十分在该医院去世,终年37岁。
哪些人容易得乳腺癌
随着现代女性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环境因素的变化,一些新的女性生理特点相应出现,这为乳腺癌的发病提供了温床,以下十种人易得乳腺癌:
第一种人:乳腺增生多年不愈
乳腺增生有四种怪脾气:一是乳房出现边缘不清的肿块;二是经前乳房胀痛,甚至放射至双肩或背部,有时还很难受;三是有发生癌变的可能,特别是属于囊性增生 类型的,据说它的癌变率在0.35%;四是治疗时间长,增生组织对药物敏感性差,或者说,至今还缺乏特效药治疗。因此,乳腺增生在现代科学发达的今天还令 众多医生感到棘手,更令许多妇女感到困惑。
第二种人:13岁前月经初潮或绝经晚
女性月经初潮早(12岁前来月经),绝经较晚(50岁以后绝经),经期长(大于35年),都是公认的发病危险因素。统计数据表明,月经初潮年龄每提前 4-5岁,患乳腺癌的几率就增加1倍;初潮年龄在13-15岁以上者,患乳腺癌的机会要比12岁以下者少20%。绝经期在55岁以下者,乳腺癌的发病率则 较低。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绝经年龄小于45岁者危险性增加1倍左右。
第三种人:反复做人工流产手术
反复人工流产会使女性患乳腺癌症的可能性大增。一项研究表明,自然流产不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而18岁以前做过人工流产的妇女,比没有做过人工流产者高110%。这是因为怀孕妇女每次人工流产后,妊娠被突然中断,体内激素水平骤然下降,使刚刚发育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长,使得腺泡变小以至消失,乳腺复原。而这种复原通常是不完全的,容易造成乳腺肿块和发生疼痛,可诱发乳腺疾病,反复多次的乳腺病变可成为乳腺癌的诱因。
因此,现代女性要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提倡晚婚晚育,但也不宜太迟,女性结婚最好在28岁以前。要提倡母乳喂养、合理膳食和加强体育锻炼等科学生活方式,注意保持心胸开阔,避免抑郁、发怒,维护好身心健康。这些都是预防降低乳腺癌发病率必不可少的。
第四种人:晚婚晚育女性易患乳腺癌
资料表明,从未生育妇女患该病的危险性比已生育妇女高30%;未哺乳妇女患该病的危险性比哺乳妇女高1.5倍以上!
胸围较大女性更易患乳腺癌
乳腺癌是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在全球范围来说,它的发病率是最高的,中国的发病率相对来说比较低,但其每年正以2%-5%的速度增长。据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