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乡镇企业①的发展问题
洪涌生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乡镇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乡镇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所突出的问题也不断制约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
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这些问题更加突出,更需解决。
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深入分析,试图能够从原因入手提出一些对我国乡镇企业发展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乡镇企业、发展、经济、对策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乡镇企业不断发展起来,已逐渐成为中国农民脱贫致
富的必由之路,也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
乡镇企业对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自然及社会经济资源,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对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繁荣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吸收数量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改善工业布局,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加以解决,以促使其又好又快发展。
二、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到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乡镇企业也将受到更加严峻
的考验和挑战,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乡镇企业如何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强化自己的竞争力,在全球化经济中不落伍、不退后,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持续发展,保持住自己的优势和特点。
说到底,就必须认清乡镇企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一)、发展战略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乡镇企业走向国际大循环已经不是自己愿不愿意或想不想的问题,而是迫到临头的现实。
据有关方面统计,世界500强大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已有230多家,乡镇企业面对的现实是,在国内市场要与国有企业,国际强者竞争,在国际市场更要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
但是,我国的众多乡镇企业的发展战略却未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缺乏前瞻性、现实性,这使得我国众多乡镇企业发展困难,生存空间不断缩小。
(二)、人才,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在企业中的基础地位不强的问题。
在短缺经济下,买方求卖为主,市场营销不显作用;在供不应求情况下,产品可以几十年一贯制,技术开发和人才没有地位,在市场约束增强,市场竞争加剧之后,过去的一切全然改变。
一些拥有巨型生产能力的企业竟出现亏损,一些曾填补过我国“空白”的企业也陷入困境,而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幼稚企业”却如一匹匹黑马争标夺魁。
从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短缺经济,卖方市场条件下证明企业实力是生产能力,而转向供求平衡后,决定企业兴衰的则是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
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周期缩短,使企业间竞争越来越突出的表现为技术实力的竞争;用户越来越充分的选择性,使得企业营销能力、经营策略、服务水平已直接影响经营业绩,而决定两者水平的是人才。
但是,我国的乡镇企业就存在人才先天不足的现象,这使得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也难以进行有效营销,所以直接造成我国乡镇企业只能是局部的小打小闹,缺少可以与众多强劲竞争对手竞争的大型企业。
(三)、发展过程中的结构调整问题。
在全球化经济中,乡镇企业靠什么来跻身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只能靠自己的拳头产品。
一般是不行的,必须用自己的“拳头”
产品。
“拳头”产品的诞生是不容易的,这要求乡镇企业根据两个市场的变化和要求,本着“名、优、新、特”的原则。
确立自己的主攻方向,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
一个
企业实力的强弱,最终反应在产品上,大多数“拳头”产品,名牌产品出自骨干企业,骨干企业是开发“拳头”产品的主要载体,也是构成优势产业的基本单元,最终发挥着结构调整的导向和带头作用。
从现实经济生活看,优势产业,“拳头”产品,骨干企业三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
只有精心培育优势产业,才能诞生“拳头”产品。
这首先要搞好结构调整。
但是,我国众多乡镇企业,主要是乡村中的小企业,总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求自己的既得利益,使得当前环境污染严重,总体经济增长质量不高。
这也使得我国众多乡镇企业难以形成自己优势产业,基本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竞争力极弱。
(四)、发展环境不佳问题。
特别是中西部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成为制约乡镇企业发展的瓶颈;当前一些地区正在进行第二轮机构改革;有的县乡两级乡镇企业管理机构被撤销,出现乡镇企业无人抓无人管的局面,这些因素都直接造成乡镇企业无序发展,难以形成规模。
同时,在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乡镇企业更是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上众多强劲对手的冲击,发展颇为艰难。
如今,金融海啸席绢全球,出口型的乡镇企业更是处于生死关头;如何渡过这个经济严冬;如何发展;是摆在乡镇企业面前的大难题。
三、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对于我国乡镇企业来讲是发展的桎梏,是必须给予解决的。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使我国乡镇企业重新认清国际国内形势,重新取得发展的必由之路。
由此,本文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几点建议:
(一)、乡镇企业必须重新研究自己的发展战略。
乡镇企业要及时跟踪研究外部环境变化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必须重新研究自己的发展战略,要认真分析现实和潜在的竞争对手,发掘自己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两个市场提供的机遇,培植自己的强项。
因为乡镇企业存在着太多的竞争对手,所以对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时,必须考虑各方因素。
如自己要进入或退出哪一市场,如何设定市场占有目标,主攻的市场区域是国内还是国际,是收缩战线壮大主业,还是战略扩张,多角经营;如何选择技术发展方向,如何确定新产品开发方案,是靠投资建设实现扩张,还是走兼并联合与协作之路;如何选择适宜的企业组织结构和财务管理体系;如何设定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作为一个经营者,如此众多的问题,在外部环境急剧变化过程中,都是需要认真研究和回答的。
(二)、乡镇企业必须确立人才、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在企业中的基础地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的发展靠人才,所以,企业只有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引进,才有机会发展壮大。
乡镇企业首先应确立人才在企业中的基础地位,应及时引进对于本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
企业想引进人才并不是随便可行的,现在的市场人才竞争十分激烈,企业只有提高足够用人的条件方有机会获得高素质人才的加盟。
乡镇企业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但资金方面并不占据优势,所以不能只从薪酬方面入手,还应表现在未来发展方面,给人才的发展创造条件,使其有条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如果实现了对人才的掌握,那么技术开发和市场营销的实力便会得以壮大,乡镇企业的发展便有了基本保障。
(三)、乡镇企业必须搞好结构调整,用自己的“拳头”产品,敲响两个市场的大门。
乡镇企业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的产业政策,产业计划和项目布局;必须法律化,产业结构要不断高级化,要树立规划先行的意识,只有规划合理,规划和谐,才能确保开发建设建立在“高智能、高水准、高品位”的平台上。
乡镇企业应该按规划发展,不能盲目随意发展,才能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
乡镇企业今后投资项目也好,扩大企业规模也好,都不能是自发的、纯经验式的,而应是体现创新精神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理智行动。
我们要接受乡镇企业近30年来发展的经济教训,要适时进行产业结构
的调整升级。
把培育产业“龙头”作为拉动点,带动特色产业快速升级发展,把发展骨干企业群作为支撑点,促使特色产业扩大规模,上档次,再造特色产业优势,从而诞生“拳头”产品,有效扩大市场知名度和辐射力,从而占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四)、应努力为乡镇企业创造好的发展生存环境。
促进乡镇企业发展,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外部环境十分不利于乡镇企业发展的形势下,政府应该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帮助乡镇企业解决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等问题。
其次,政府也应全面认识到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日趋重要的作用,应成立专门机构来管理乡镇企业,以便能够及时帮助乡镇企业解决问题,也能够及时制止乡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某些不法行为。
更重要的,乡镇企业本身也要努力为自身发展找出路。
当今时代离不开互联网,乡镇企业也离不开互联网。
乡镇企业要想把好的产品打出去,就得借助互联网的宣传功能。
同时,也可以借助互联网了解市场信息,走科学生产、营销子路。
总而言之,全球化经济给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更高要求,乡镇企业要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扬长避短,把结构调整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同推动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起来。
然而,乡镇企业正处于不利的政策、经济环境中,结构调整也急需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有力支持和推动,规定相应的标准,制定激励机制,从资源和环境保护出发建立给予或限制制度等。
[注释] ①: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
是中国乡镇地区多形成、多层次、多门类、多渠道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