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和成本理论及投入决策

生产和成本理论及投入决策

。 • ④如果完全互补(MRTS=0),曲线变成向原
点成90°凸出的折线 。 43
二、等成本曲线
• 1、定义
• 在企业成本和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如 果厂商把它的成本预算全部用来购买两种 要素,这两种要素的最大数量组合点的轨 迹就称为等成本曲线。
44
接上页
• 假设L、K: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的投入量
• 1)平移
如果两种要素的价格保持不变, K 厂商的成本支出增加, C0→ C2 ;厂商的成本支出减少, C0→ C1

如果厂商的预算成本支出保持不变
,商品的价格同比例上升, C0→ C1 ;商品的价格同比例下降,
C 1 C0 C2
厂商自有生产要素的开支。 • 隐含成本就是机会成本
13
例:小王“下海”明智吗? • 在“下海”的浪潮中,某服装公司处长
小王与夫人用自己的20万元资金以 及银行贷款办了一个服装厂。一年经 营结束时,会计拿来了收支报表。
14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 设备折旧 • 厂房租金 • 原材料 • 电力等 • 工人工资 • 贷款利息 • 销售利润

10
短期和长期 • 短期 • 厂商只能通过调整生产中部分投入要素的
量来影响产量的时期就是短期。
• 长期 • 厂商能够通过调整生产中所有投入要素的
量来影响产量的时期就是长期。
11
三、成本和成本函数
• 1.会计成本
• 表示购买或生产某种物品过去和现在发生的 财务费用,一般要在会计帐目上反映出来, 因而被称为会计成本。
• PL、PK:劳动和资本的价格
• C:厂商的成本预算
• 则等成本曲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或:
C=PL·L+PK·K
K= -
· L+PL
PK
1
·C
PK
45
等成本曲线的几何表达:
横轴表示劳动量L
K
纵轴表示资本量K
等成本曲线C是一条直线 斜率:— PL PK
纵截距: C
0
PK
C
PK
反映了两种要素
的替代关系
29
2.边际报酬递减的原因
• 边际产出的递减变动趋势,根源在于变动 投入要素的效率变化。
• 例证:三季稻不如两季稻 • 启示:考试前的学习时间如何安排?
30
四、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
Q

第一个阶段:平均产量递增, 总产量也递增 ;
TP 第二个阶段:平均产量递减,
Ⅱ Ⅲ 总产量仍递增,但增速减慢;
• 边际产量(MP):增加一单位变动要素所 增加的产量。 MP = TP/ L
24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资本量( 劳动量( 总产量( 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
K)
L)
TP) (AP) (MP)
递增 值

10
1
50
50
50

递增 极
10
2
150
75
100
递增
10
3
300
100
150
10
4
400
第三个阶段:边际产量为负, 总AP产量递减 。
L
0
4 8 MP
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在生产的第二个阶段。 31
思考:
• 如何理解我国国企改革中提出的“ 减员增效”?
32
第三节 两种变动投入要素的生产
• 一、长期生产函数 • 二、等产量曲线 • 三、等成本曲线 • 四、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33
一、长期生产函数
37
3、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 第一、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在曲线Q1上的所有要 K 素组合点,都能提供
完全相同的产量。
K↘
为了保持产量不变,
增加一种要素的投入
量,必须减少另一种
要素的投入量。
0
A A′
B C
L↗
Q2 D
Q1
L
38
• 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 产量线。同一条等产量线代表相同的产 量,不同的等产量线代表不同的产量。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 越大,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线代表的产 量越小。
22
一、短期生产函数
• 1、短期生产函数 • 假设资本K是固定要素, • 劳动L是变动要素 • 则短期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 Q=f(L)
23
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含义
• 总产量(TP):投入一定量的变动要素所 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 平均产量(AP):平均每单位变动要素所 生产出来的产量。 AP = TP/L
• Q=f(F1,F2,…,Fn) • 简化的生产函数为: • Q=f(L,K)
8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 在20世纪30年代初,由数学家柯布和经济 学家道格拉斯根据美国制造业1899-1922 年雇佣劳动指数、固定资本指数和生产指数 的统计资料得到的一个经验型生产函数。
• Q=A·LaK1-a 指数函数 • 根据他们的测算,A=1.01,a=0.75 故 • Q = 1.01L0.75 K0.25
C PL
L
46
等成本曲线的经济意义:
①D点:厂商的既定预算 K
支出无法购买到的要素组 合,反映了资源的稀缺性

②C点:厂商在现有条件 下能够购买的要素组合, 但是存在资源的闲置。
AD CB
③ A、B点:厂商刚好用完
既定预算能够购买的要素组 0 合,反映了资源的充分利用
L

47
• 2.等成本曲线的运动
39
第三、等产量曲线之间不能相交
右图中,交点A同时处于两 条不同的等产量曲线上, K 表明A点的要素组合能提供 两种不同的产量水平。
二者相矛盾
一种确定的要素组合 只能提供一种产量
0
CB
A Q2 Q1
L
40
第四、等产量曲线向原点凸出
等产量曲线向原点凸出 K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边际报酬递减
0
在水平距
100万元 94 万元 3万元 3万元 60万元 3万元 10 万元 15 万元 6 万元
15
• 正当小王看报表时,他的一个经济 学家朋友老李来了。老李看完报表 后说,我的算法与你的会计不同。 老李也列出了一份收支报表。
16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设备折旧

厂房租金

原材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电力等

工人工资

• (一)生产的定义 • 1、生产
• 生产是指厂商为了获得利益,把各种各样 的生产要素组合起来,以提供产品或劳务 的活动。
• 从纯技术意义上讲,生产就是投入转化为 产出的过程。
7
(二)生产函数
• 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厂商所 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比例与获得产 量之间的关系。
• 如果以Q代表产量,F1,F2…,Fn代表生产 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则生产函数的 一般表达式为:
• 会计成本是对企业货币指出的历史记录,因 此又称历史成本。
• 2.经济成本
• 经济成本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一般是指 企业经营时所发生的明显成本和隐含成本。
12
接上页:
• 明显成本通常是由明确的契约关系所规定的 厂商必须进行现实支付的成本 。
• 明显成本就是会计成本 • 隐含成本是不由契约关系规定而需要补偿的
• (一)生产者(厂商) • 1.定义
• 在经济学中一般把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基本 生产单位称作生产者,又称厂商或企业。
• 在经济学中通常假定厂商都是信息充分、 精于计算、富有理性的“经济人”,其目的 是获得最大化的利润。
4
2.厂商分析的两个基本假定
• 第一、厂商面对的是完全竞争市场 • (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 ) • 第二、厂商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追求目标 • (厂商追求其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 假设资本K和劳动L都是变动要素 ,且按不同比例变动
• 则长期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 Q=f(L,K)
34
二、等产量曲线
• 1.定义 • 等产量曲线就是那些能够带来相同产
量的两种可变投入要素的各种数量组 合点的轨迹。
35
2、等产量曲线的几何表达
• L:劳动的投入量 • K:资本的投入量 • Q1、 Q2:等产量曲线
27
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这一经济学规律应注意几点:
• ①是经验性规律而不是普遍真理 • ②这一规律适用于至少有一种投入要素固
定不变的生产 • ③以技术不变为前提 • ④这一规律所揭示的是变动比例的生产
28
思考:
• 如何认识著名的“马尔萨斯陷阱”预言?
• 在马尔萨斯看来,世界人口增加比例会大于食 物供给增加比例。因此,除非能够说服人们少 要孩子——马尔萨斯并不相信人口可以由此得 到控制——否则饥荒将在所难免。
离相等时
,垂直距
A 离越来越 短。
B
C
Q2
D
Q1
L 41
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 定义:为了保持等产量水平,生产者增加 单位劳动量时所必须减少的资本数量,就 是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计算:
△K
MRTS=|△L |
18
经济学把成本区分为可回收成本与沉没成本 • 可回收成本 • 可以通过出售或出租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加
以回收的成本。 • 沉没成本 • 已经支出并且无法收回的成本。
19
例:小张应该去看球赛吗?
• 小张在星期一提前买了一张在星期六 进行的足球比赛票。星期六下起了大 雨,但足球比赛照常进行。小张并不 是铁杆球迷,不喜欢在外面淋雨看球 赛,但他觉得既然已经花钱买了票, 不去看球赛就是一种浪费,因而想勉 强动身。这是一个理智的决定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