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词类活用的常用类别详解

词类活用的常用类别详解

日食饮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句中的“日”修饰动词“食饮”,作状语,表示时间,可
译为“每天”。 自吾世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 (《捕蛇者说》)
句中的“日”修饰形容词“蹙”(窘迫),作状语,表示 发展变化,可译为“一天天地”。
动词活用
(一)动词用作名词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 句中的“亡”原是动词,在此句中受“追”支配,活用作
2、名词+介词结构
一狼洞其中。(《狼》) 句中的“洞”原为名词,后面带补语“(于)其中”(在
柴堆中),活用作动词,当“打洞”讲。
3、能愿动词+名词+宾语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句中“名”原为名词,前面也有能愿动词“能”(后
面又带宾语“一处”),活用作动词,当“说出”讲。
4、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名词
(三)动词的意动用法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句中的“羞”意为“以……为羞耻”。
形容词活用
(一)形容词用作名词。
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句中“险”原是形容词,在句中充当“平”的宾语,活用
作名词,当“险峻的山”讲。 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残暴。(《陈涉世家》)
句中的“坚”“锐”原是形容词,在此句中活用作名词, 意为“坚固的胄甲”“锐利的武器”。
天下云集响应,嬴粮而景从。(《过秦论》) “云”“响”作状语,当“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讲;“景”也是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2、表示工具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句中的"箕畚"修饰动词“运”,作状语,表示工具,可译
为“用箕畚”。
3、表示态度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句中的“兄”修饰动词“事”,做状语,表示态
度。可译为“像对待兄长一样”。
4、表示处所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句中的“外”原为方位名词,修饰动词“将”,作状语,
表示处所,可译为“在外地”。
5、表示趋向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苏武传》) 句中的“上”原为方位名词,修饰动词“通”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
前一句中的“绿”意为“使……变绿”,后一句中的“愚” 意为“使……愚蠢”。
(四)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单于壮其节。(《苏武传》) 诚甘乐之。(《苏武传》)
文言文中,名词经常可以直接用在动词前面,对动词起修 饰作用,充当状语,翻译时要加上适当的介词。
1、表示比喻,有“像……似的”“像……那样地”的意 思。例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 句中的“斗”“蛇”分别修饰动词“折”“行”,作状语,
表示比喻,可译为“像北斗星一样地”“像蛇一样地”。
词类活用的常用类别
名词活用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判断的依据主要有:
1、名词+宾语。例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句中的“面”原为名词,后面带宾语“山”,活用作动词,
当“面向着”讲。 策骞驴,囊图书。(《中山狼传》)
“策”的意思是“鞭打”,“囊”的意思是用“用布袋装”, 都活用为动词。
句中的“梯”原为名词,后面有连词“而”连接,活用 作动词,当“架梯子”讲。
6、名词作谓语
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句中的“王”原为名词,充当句子的谓语,活用
作 动词,当“称王”讲。
7、“所”+名词
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句中的“罾”原为名词(渔网),前面有“所”字,活用作 动词,当“用网捕”讲。
2、能愿动词+形容词
形容词用在能愿动词后面时,活用作动词。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句中的“穷”原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意为“走到尽头”。
3、所+形容词
形容词用在“所”后面,活用作动词。 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论贵粟疏》) 此句中的“贵”意为“重视”,“贱”意为“轻视”, “卑”是“看轻”之意,“尊”是“尊重”之意。
名词,当“溃败的军队”讲。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句中“出”“入”原本都是动词,在此句中分别充当动词
谓语“殚”“竭”的宾语,因此活用作名词,当“出产的东 西”“收入的东西”讲。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前一句中的“活”、后一句中的“生”,意思都是 “使……活下去”。
(二)名词活用作使动动词或意动动词。
所谓生死而肉白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句中“肉”意为“使……长肉”,是名词的使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师说》)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上面两句中的“师”意为“以……为师”,“宾客”意为 “把……看成宾客”,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三)名词作状语
(二)形容词作动词
形容词在句中可以充当谓语,但不能带宾语。在文言文中, 有的形容词取代动词的作用带有宾语,这样形容词就活用作 动词。
1、形容词+名词。形容词用在名词或代词前,如果不
是偏正关系,而是动宾关系,这个形容词就活用作动词。 例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句中“亲”“远”原是形容词,在此句中分别带有宾语 “贤臣”“小人”,因而活用作动词,意为“亲 近”“疏远”讲。
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冯婉贞》) “齑粉”原为名词(粉末),前面有副词“不”,活用作
动词,当“成为粉末”讲。
5、“而”+名词(或名词+“而”)
旋见一白酋督印度卒约百人,英将也,驰而前。(《冯婉 贞》)
句中的“前”原为方位名词,前面有连词“而”连接,活 用作动词,当“奔向前来”讲。
元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李愬雪夜入蔡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