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专题训练——加速度学习资料

高中物理专题训练——加速度学习资料

高中物理专题训练——加速度(9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部分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表所示是一些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则其加速度最大的是( )A.跳伞者B.加速的汽车C.旅客列车D.急刹车的汽车2.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为横轴的从静止开始运动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a -t 图象B.乙是v -t 图象C.丙是s -t 图象D.丁是a-t 图象3.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20 m/s 的速度行驶,当汽车以5 m/s 2的加速度刹车时,刹车2s 内与刹车6s 内的位移之比为( )A .1:1B .3:4C .4:3D .3:14.目前正进行的第六次火车大提速,从北京到上海只需 7 小时就能到达.有一列火车正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一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180m ,第二分钟内,发现火车前进了360m.则火车的加速度为( )A.0.01m/s 2B. 0.05m/s 2C.36m/s 2D. 180m/s 25.某一列车,其首端从站台的A 点出发到尾端完全出站都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站在站台上一侧A 点的观察者,测得第一节车厢全部通过A点需要的时间为t 1,那么第二节车厢(每节车厢长度都相同)全部通过A 点所需要的时间为()A .(2-1)t 1 B1 C .(3-1)t 1 D .(3-2)t 16.如图所示为一辆玩具汽车运动的v —t 图象,对线段AB 、BC 、CD 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乙丙丁B. BC表示物体做匀加速运动C. CD表示运动速度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D. CD与横轴间包围的面积表示第4s 内的位移7.两个小球分别拴在一根轻绳两端,当一人用手拿住一球将它们从三楼阳台上由静止释放,两球先后落地的时间差为t1,若将它们从四楼阳台上由静止释放,它们落地的时间差t2(不计空气阻力),则t1、t2满足()A.21tt= B.21tt< C.21tt> D.都有可能8.如果不计空气阻力,要使一颗礼花弹上升到320m高处,在地面发射时,竖直向上的初速度至少应为(2/10smg=)()A.40m/sB.60m/sC.80m/sD.100m/s10.甲乙两物体相距s,它们同时同向运动,乙在前面做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运动,甲在后面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1=a2,它们只能相遇一次B.若a1> a2,它们可能会相遇二次C.若a1> a2,它们一定会相遇二次D.若a1< a2,它们不能相遇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1.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经过t,速度达到tv,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s/m553124t/s图甲是 ,位移为.12.打点计时器原来使用的交变电流频率是50Hz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交变电流的频率变为60 Hz 而未被发觉,这样测得的打下相邻两点的位移与真实值相比是 ,计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是 .(填“偏大”、“偏小”、“不变”)13.跳伞运动员以5m/s 的速度匀速下降,在距地面10m 处掉了一颗扣子,跳伞运动员比扣子晚着地的时间为 .(不计空气阻力对扣子的作用,g 取10m/s 2) 三、科学探究与实验(本题共2小题,共10分) 14.某次实验得到小车做直线运动的s -t 关系如图所示.(1)由图象可以确定,小车在AC 段和DE 段的运动情况分别为( ) A .AC 段是减速运动;DE 段是匀速运动 B .AC 段是减速运动;DE 段是匀加速运动 C .AC 段是加速运动;DE 段是匀速运动 D .AC 段是加速运动;DE 段是匀加速运动(2)在与AB 、AC 、AD 对应的平均速度中,最接近小车在A 点瞬时速度的是______段中的平均速度. 15.做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纸带拖在小车后面,随小车一起运动,利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如图所示.依次选取A 、B 、C 、D 、E 为计数点,并测得相邻两点间的距离s 1 、s 2 、s 3 、s 4.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每小题可能有多个正确答案,请把它们选择出来.(1)若不考虑实验误差大小,用实验数据能求得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是 . A.212T s s - B.212342Ts s s s --+ C. 2322T s s + D. 2143T s s - (2)若不考虑实验误差大小,用实验数据能求得打下C 点时小车速度的表达式是 . A.T s s 32+ B. T s s 232+ C. T s s s s 41234+++ D. T s s s s 1234+++t /ss /mAB C D E四、论述、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满分38分.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7分)一辆摩托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 m=30 m/s,要想在3 min内由静止起沿一条平直公路追上在前面s0=1000 m处、正以v=20 m/s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则摩托车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起动?以下是甲、乙两位同学的求解方法.甲同学的解法是:设摩托车恰好在3 min时追上汽车,则:1at2=vt+s0,代入数据得:a=0.28 m/s2.2乙同学的解法是:设摩托车追上汽车时,摩托车的速度恰好是30 m/s,则v m2=2as=2a(vt+s0)代入数据得:a=0.1 m/s2.你认为他们的解法正确吗?若都是错误的,请给出正确的解法.17.(9分)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时,遂鸣笛,5s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10s司机第二次鸣笛,3s后又听到回声.请根据以上数据帮助司机计算一下客车的速度,看客车是否超速行驶,以便提醒司机安全行车.已知此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20km/h,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18.(10分)由水管口滴出水滴,每相邻水滴滴出的时间间隔基本上是相等的.在水管口的正下方倒扣一个小盆,水滴到盆底,发出响声,逐渐向上移动小盆,直到看到水滴从水管口刚好滴出时,恰听到水滴落到盆底的响声,记录盆底距地面的高度H1=10cm, 再继续上移小盆,第二次、第三次看到水从水管口滴出同时听到水滴到盆底的响声,分别测出H2=45cm、H3=70cm.g取10m/s2.试求:(1)相邻水滴出的时间间隔;(2)自来水水管离地面的高度.19.(12分)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时,飞机离地面224m高水平飞行,运动员离开飞机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展开伞后运动员以12.5m/s2的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时竖直方向的速度最大不超过5m/s,g=l0m/s2.试求:(1)运动员展开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应为多高;(2)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是多少?参考答案1. A2. CD3. B4. B5. A6. D7. C8. C9. C 10. AB 11.2v v t 0+、2t)v v (t 0+ 12. 不变、偏小 13. 1s 14. (1)C (2)AB 15.(1)AD ;(2)BC 16. 解:他们的解法都不对.(2分)设摩托车的加速时间为t ,且正好用时t 0=3min 追上汽车,则有:000)(21s vt t t v t v m m +=-+(2分),得s t 3160=(1分).所以摩托车最小加速度为5625.0==tv a m m/s 2.(2分) 17. 解:设客车行驶速度为v 1,声速为v 2,客车第一次鸣笛时客车离悬崖的距离为L . 由题意:在第一次鸣笛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应有:55221⨯=⨯-v v L (2分) 当客车第二次鸣笛时,客车距离悬崖的距离为151⨯-='v L L (2分) 同理:33221⨯=⨯-'v v L 即:33)15(2211⨯=⨯-⨯-v v v L (2分) 由两式可得:3.241421==v v m/s (2分) v 1=24.3m/s=87.5km/h ,小于120km/h ,故客车未超速.(1分)18. 解:(1)设相邻水滴的时间间隔为T , S 12=H 2-H 1=0.35m (1分),S 23=H 3-H 2=0.25m (1分),S 12-S 23=gT 2(2分),解得T =0.1s.(1分)(2)利用公式求得v 2=T H H 213-=3m/s (2分) 故水管口离第二次小盆位置的高度h =2gv 22 =0.45m(2分),因此自来水水管离地面的高度H =h +H 2=0.9m.(1分)19. 解:(1)飞机离地的高度为H =224m ,设运动员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h ,此时速度为v 1,,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12.5m/s 2,运动员落地速度恰好为v 2=5m/s 则: 2g (H -h )= v 12(2分),v 12-v 22=2ah (2分),解得h =99m.(1分) (2)第一问中对应的时间就是最短时间,则 (H -h )=21gt 12(2分),h = v 2 t 2 + 21at 22(2分) 解得t =5s (1分),t =3.6s (1分),故最短时间为t =t + t =8.6s (1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