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学讲义
“谁统治东欧平原,谁就控制了全球‘心脏地 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控制了‘世界 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能支配全世 界。”
麦金德的理论具有惊人的预见性。我们可以 注意到,在几乎整个20世纪中,这块世界的心 脏地域,的确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几度成为 全球政治和军事斗争的聚焦点。第二次大战中, 德国在席卷西欧、占领法国之后,出人意料地 突然放弃英国不攻,却回兵东向进攻苏联,其 主导战略意图显然就是为了控制这块世界心脏 地带。第二次大战中日本把最精锐的部队,不 是南投于缴烈廉战中的中国战场和东南亚战场, 却长期集中部署于中国东北、内蒙古(关东 军),面向蒙古和西伯利亚,其战略意图绝非 仅仅为了防御,而也是伺机西下联手德国,进 取这块心脏地带。
H.J.麦金德则提出陆心说,认为随着陆上交通工具的发 展,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成为最重要的战略地区。他 的理论被称为陆权论,对世界政治的影响很大。 到40年代,N.J.斯皮克曼强调边缘地带的重要性,提出 陆缘说,为陆权论中的另一派地缘政治理论。 50年代,A.de塞维尔斯基根据空军在战略中的重要作 用和美、苏空军控制范围重叠的地区,提出北极地区 对美国争夺制空权十分重要的理论,被称为空权论。 1973年S.B.科恩提出地缘政治学战略模型,将世界分 为海洋贸易区和欧亚大陆区两个地缘战略区。
麦金德书中最重要的概念,是他从全球一体观 念出发’,提出的“地理政治枢纽”的概念。 他认为,全球可以分成若干个大岛。联于一体 的欧、亚、非三大洲是其中一块最大的陆岛。其次 为南北美洲大陆,再其次为澳洲大陆。所以他称欧、 亚、非大陆为“世界岛”。他认为,在这块世界岛 上居于顶端部分的欧亚大陆,是决定世界发展的地 理中枢或 “枢纽”,因此他称之为全球的“心脏地 带”。
现代的地线战略理论,其创立者,公认是英国新地理学 家哈· 麦金德。美国学者唐斯在其名著《改变近代历史的 16本书》中,认为麦金德的《历史的地理枢纽》与达尔 文的进化论、亚当· 斯密的自由经济理论、马克思的资本 主义经济制度批评等16种著名学说类似,都是深刻影响 和改变了近、现代世界形势的重要思想理论。唐斯说: “麦金德的这篇论文……引发了一系列新的观念,使得 全世界的军事、政治家以及经济、地理和历史学家们的 思路为之一新,产生了强大的震撼。” 最近,我购到了这本世界名著的中译本(商务1985 版)。披读一过,精义珠多。深感的确值得向国人,特 别是关心中国在当代及未来世界中所处战略形势的人, 做一推荐。
麦金德首先注意到世界地地理环境与人类的利益体系 具有深刻、密切的联系。他认为 “把自然地理和政 治地理结合起来”作统一性研究很有必要。他指出, 研究地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是为了本民族的利 益,为了实现国家的政治、经济上的战略性目标。这 样,他就把鲜明、强烈的主体意识带入了地理学,开 创了政治地理和人文地理学的一系列新概念,从而使 传统的自然地理学观念受到了革命性的震撼。
当麦金德试图创立这种新地理学的19世纪后期, 英帝国正是一个生气勃勃地经营于世界霸权、气 吞万里如虎的殖民主义世界帝国。因此,尽管麦 金德当时还是位卑人微,由于其主张密切关系于 国家利益,所以立刻受到当时政治界和思想界的 密切注意。
虽然麦金德并没有明确地指定界限,但综合他 1904年到1943年的几篇论文看,他所谓地球的“心脏 地带”,大略包括自苏联西伯利亚的叶尼塞河起,向 南延伸沿中国东北平原、蒙古高原、克什米尔高原、 西藏高原、伊朗高原,向西延伸至中东高原,以迄于 黑海、波罗的海之间西欧山地所回环围绕下的东欧平 原和西部西伯利亚平原(参阅附图)。这一块地域之 所以称为“世界心脏地带”,主要由于这块横跨欧亚 的大平原位于地球上诸大陆的中心地带。其形势易守 难攻,因其北部为北冰洋,东部及南部所邻地域,均 相邻于高原及沙漠地区,而西部则面临西欧山地,四 面形成天然屏障。加以此一地域辽阔而富饶,具有极 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苏联由于人力不足,至今难以充 分开发利用),以及适于农业的肥沃土地和优越的地 理条件。
地缘政治学
政治地理学中的一种理论。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 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 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地缘政治学把地理因 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 20世纪,由于全球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出现 了各种地缘政治理论 。
A.T.马汉强调海权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认为谁能控制 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而控制海洋的关键在于 对世界重要海道和海峡的控制。他的理论被称为海权 论。
1904年1月25日,根据设于伦敦的英国皇家地理学 会的邀请,麦金德在会中宣读了《历史的地理枢纽》 这篇论文,由此宣告了这种具有重大世界战略意义 的新地理理论的正式诞生。麦金德的地理政治思想 对英国后来的世界战略观念和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我们知道,地理学是人类对其生存、活动所依赖的 地球空间的知识体系。 根据其学说与人类关系的密切程度,地理学可以区 分为静态、直观、描述性的与动态、渗透主体目的 性、利益性的两大类型。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目前 的地理学科理论一般仅仅停留在这种静态描述的地 理学的层次上。地理理论的这种滞后,深刻影响我 们的世界战略眼光。而西方的地缘战略学却常爱讲 这样一个警句:“由于对地理战略的无知,给国家 利中国、日本;南 下可到伊朗、印度和中南半岛(东南亚);进而越过 阿拉伯半岛可以进入非洲大陆;西向可以控制西欧山 地;从北或西面越大洋,即可进入美洲。因此,如果 从世界整体的战略眼光看,这块地域的战略地位,恰 恰相当于在中国历代兵家所必争的中原——中央平原 地区。实际上,麦金德所谓“地理中枢”,也正是把 这块地域,看作世界的“中原”。由这种地理战略眼 光出发,他提出了三句影响深远的名言:
地缘政治学已经成为各国制订国防和外交等政策 的一项重要依据。各种地缘政治理论的研究虽然 都是以地理环境作为基础,但依据重点有所不同。 过去多从历史、政治、军事等方面考虑,而近年 来对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视。
第一篇文章 理解世界战略形势的一把钥 匙
——读哈· 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
何新《新战略论》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