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寄生虫:暂时或永久地在宿主体或体表营寄生生活的动物。
2.宿主:凡是体内或体表有寄生虫暂时或长期寄居的动物都称为宿主。
3.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遗传因素的作用、机体的屏障机能作用、宿主的年龄、局部组织的抗损伤反应及免疫反应4.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在形态结构上的适应:形态上的变化、附着器官的发展;在生理机能上的适应:营养关系变化、生殖能力加强、对体内和体外环境抵抗力的增强、生理行为有助于寄生虫的传播、寄生虫代谢机能的适应。
5.寄生虫分类的最基本单位是种。
6.寄生虫流行学(寄生虫流行病学):研究寄生虫流行的科学。
(*)7.寄生虫感染:寄生虫侵入动物机体并能生或长或短一段时间。
8.寄生虫病:有明显症状的寄生虫感染称为寄生虫病。
9.隐性感染:指动物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临床症状表现,也不能用常规方法检查病原体的一种状态。
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一个完整循环过程。
10.成熟前驱虫:是指在寄生虫没有发育到性成熟之前驱动,有点:寄生虫不排卵、课减轻对宿主的损伤。
11.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是指在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然地传播着的疾病与感染。
12. 包囊的形成:许多原虫可以分泌一种保护性的外膜,并进入静止阶段,这种静止期虫体称为包囊。
13. 吸虫根据需要中间宿主与否分类:需要中间宿主为生物源性寄生虫,其次为土源性寄生虫。
14.姜片吸虫病:是指宿主由片形科片形属的姜片吸虫感染的寄生虫病,该寄生虫寄生于猪的小肠内。
15.华支睾吸虫病:是指宿主由后睾科支睾属的吸虫寄生于人、猪、狗、猫、貂的动物的胆管和肝脏,引起的消化系统寄生虫病。
16.食道口线虫病:是指由毛线科食道口属的线虫寄生于猪结肠,引起的消化系统寄生虫病。
17.毛尾线虫病:是指由毛尾科毛尾属的线虫寄生于猪大肠,引起的消化系统寄生虫病。
18.猪后圆线虫病(肺线虫):是指由后圆科后圆属的线虫寄生于猪的肺脏,引起的呼吸系统寄生虫病。
19.猪冠尾线虫病(肾虫):是指由冠尾科冠尾属的线虫寄生于猪的肾脏,引起的泌尿系统寄生虫病。
20.猪弓形虫病:是指由刚第弓形虫寄生于猪多种有核细胞引起的寄生虫病,该病主要经口、皮肤、胎盘传播。
21.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滴虫寄生于禽类的盲肠和肝脏引起的疾病,又称为盲肠肝炎或黑头病。
22.双腔吸虫病:是由双腔科、双腔属的吸虫寄生于反刍动物的胆管和胆囊内引起的寄生虫病。
23.阔盘吸虫病:是由双腔科、阔盘属的多种吸虫寄生于反刍动物的胰脏引起的疾病,第一宿主为陆地螺,第二宿主为草虫。
24.犊新蛔虫病:是由牛新蛔虫寄生于犊牛小肠引起的疾病,通过口、胎盘感染。
25.仰口线虫病:是由钩口科仰口属的牛仰口线虫寄生于小肠和十二指肠引起的以贫血为主要特征的寄生虫病。
填空题、选择题1.共生关系的类型: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寄生。
寄生虫的类型:按寄生部位分:内寄生虫与外寄生虫;按发育过程分:单宿主寄生虫与多宿主寄生虫;按寄生时间:长久性寄生虫与暂时性寄生虫;按寄生宿主的范围:专一宿主寄生虫与非专一宿主寄生虫;按是否必须寄生生活分:专性寄生虫与兼性寄生虫;特异性寄生虫:2.宿主的类型:(1)终末宿主:是指寄生虫成虫(性成熟阶段)或有性生殖阶段虫体所寄生的动物;(2)中间宿主:幼虫或无性繁殖阶段寄生的宿主;(3)补充宿主:某些种类的寄生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或一个中间宿主有时就称作为补充宿主。
(4)贮藏宿主:有时某些寄生虫的感染幼虫转入一个并非它们生理上所需要的动物体内,但保持着对宿主的感染力,这个动物被称为贮藏宿主。
(5)保虫宿主:某些惯常于寄生于某种寄生虫,有时也寄生于其他寄生虫,但寄生不普遍,无明显危害,通常把这种不惯常被寄生的宿主称之为保虫宿主;(6)带虫宿主:宿主被寄生虫感染后,随着机体抵抗力的增强或通过药物治疗,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体内仍存有一定数量的虫体,这种宿主即为带虫宿主。
(*)3.寄生虫病的感染途径:经口感染、经皮肤感染、接触感染、经节肢动物感染、经胎盘感染、自身感染。
(*)4.寄生虫流行因素:生物学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5.寄生虫病的危害:掠夺宿主营养、机械性损伤、虫体毒素和免疫损伤作用、继发感染。
6.寄生虫病控制的原则:控制和消灭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增强畜禽体抗病力。
7. 影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生态学因素、人类行为习惯因素、动物种群、环境污染。
8.寄生虫抗原按其在抗感染方面的功能可分为:非功能抗原和功能抗原。
9.免疫预防的方法:低剂量虫体感染、灭活的寄生虫和寄生虫粗提物免疫、提纯抗原、基因工程虫苗免疫、DNA虫苗免疫。
10.吸虫消化系统的构造:口、前咽、咽、食道、肠管;生殖系统出日本分体吸虫外,即雌雄同体。
11. 绦虫的形态以及外部结构:绦虫呈背腹扁平、带状、白色、雌雄同体、分节;虫体由头节、颈节、体节组成。
体节分为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孕卵节片。
12.猪带绦虫,又称有钩绦虫,蚴寄生于猪的肌肉中;牛带绦虫,又称无钩绦虫(肥胖带绦虫、牛带吻绦虫),中绦期囊尾蚴寄生于牛肌肉中;多头绦虫,多头蚴寄生于牛羊大脑中,又称脑孢虫;棘球绦虫,棘球蚴寄生于动物肝脏、肺脏中,有称为肝孢虫,肺孢虫。
13. 线虫绝大多数都是雌雄异体,雄性通常是单管型,雌性通常为双宫型,少数为单管型,个别为多管型。
14.棘头虫的发育过程:棘头蚴(幼虫)→棘头体→棘头囊(成虫)15. 蜱螨全为不完全变态:卵→幼虫→若虫→成虫;疥螨寄生于真皮与表皮之间,痒螨寄生于有毛的地方,引起脱毛、夜晚加剧;昆虫除虱外全为完全变态。
16.羊鼻蝇蛆病病原寄生于牛、羊鼻中,分为三期,由毒素引起转圈运动,伊维菌素有很好的疗效。
简答题吸虫的形态及结构特点1)外部形态:背腹扁平,两侧对称,多呈叶状、卵圆形、圆筒形等。
2)吸盘:具有肌质杯状的吸盘(口吸盘,腹吸盘或后吸盘、生殖吸盘。
3)多雌雄同体:雌、雄性生殖系统均开口于生殖腔。
4)有较简单的消化器官。
5)无体腔,具有假体腔绦虫的形态及结构特点1)外部形态:背腹扁平、两侧对称、身体分节、带状;2)虫体组成:头节、颈节、体节(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孕卵节片)3)头节:有吸盘和顶突等附着器官4)生殖系统:雌雄同体,有较复杂的生殖器官5)无体腔,具有假体腔、无消化器官、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无体腔蜱、螨:其特征是:头、胸、腹融合,体仅分头胸和腹两部份、有的甚至不分,有四对足,无翅、无触角,只有似头一样的口器――称假头,假头由假头基和口器组成1.寄生虫生活史完成的必要条件?(1)寄生虫必须有其适宜的宿主,甚至特异性宿主;(2)虫体必须发育到感染性阶段,才具有感染宿主的能力;(3)寄生虫必须有与宿主接触的机会;(4)寄生虫必须有适宜的感染途径;(5)寄生虫进入宿主体内后,往往有一定的行进路径,才到达最终寄生部位;(6)寄生虫必须战胜宿主的抵抗力。
2.寄生虫病的诊断?(*)(1)临床观察;(2)流行病学调查;(3)病理学诊断;(4)病原诊断(检查粪便、尿液、血液、骨髓等病变组织);(5)辅助诊断(动物接种试验、诊断性驱虫✍治疗性诊断,X光检验,穿刺检查)。
3. 常用的粪检实验室技术原理、步骤、使用范围虫卵漂浮法:(1)原理:漂浮法是利用比重比虫卵大的溶液稀释粪便,将粪便中比重小的虫卵浮集于液体表面;(2)步骤:取粪便10g✍加饱和盐水l00ml✍用玻棒搅匀,通过60目铜筛过滤到另一胶杯中✍静置半小时✍用直经5~10mm的铁丝圈,与液面平行接触以沾取表面液膜,抖落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检查;(3)适用范围:漂浮法用以检查线虫和绦虫虫卵虫卵沉淀法:(1)原理:沉淀法是利用比重比虫卵小的溶液稀释粪便,将粪便中比重大的虫卵沉集于水底;(2)步骤:取粪便5g✍加清水l00ml;用玻棒搅匀,通过60目铜筛过滤到另一胶杯中✍静置半小时✍倾去上层液✍保留沉渣✍再加水混匀✍又静置半小时;再倾去上层液,保留沉渣✍如此反复操作直到上层液体透明,最后倾去上层液✍吸取沉渣检查;(3)适用范围:沉淀法用于检查粪便中的吸虫卵虫卵计数法:4.寄生虫免疫的逃避及其机制?寄生虫可以侵入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体内,并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而非在宿主体内发育、繁殖和生存,这种现象称为免疫逃避。
免疫逃避的机制:组织学隔离、表面抗原的改变、抑制宿主的免疫应答、可溶性抗原的产生、代谢抑制。
5寄生虫免疫特点及其概念?(1)免疫复杂性:由于大部分寄生虫的机构复杂性,以及生活史常分为不同阶段,还有许多其他因素都造成了寄生虫抗原及免疫的复杂性。
(2)不完全免疫:即宿主尽管对寄生虫能起一些免疫作用,但不能将虫体完全清除,以致寄生虫可以在宿主体内进行生存和繁殖;(3)带虫免疫:即寄生虫在宿主体保持一定数量时,宿主对同种寄生虫的再感染现象具一定的免疫力;(4)自愈:同种寄生虫再次感染时,不用药宿主将先后感染的虫体自然排出的现象。
6.生殖的分类及概念?无性生殖:(1)二分裂:即一个虫体分裂为两个;(2)裂殖生殖:也称为复分裂;(3)孢子生殖:在卵囊内形成孢子囊和子孢子;(4)出芽生殖:即先从母细胞边缘分裂出一个小的子个体,逐渐变大;(5)内出芽分裂法:又称为内生殖,在母细胞内形成两个子细胞,子细胞成熟母细胞被破坏,子细胞逸出;有性生殖:(1)接合生殖:两个虫体并排结合,进行核质的交换,核重建后分离,成为两个含有新核的虫体;(2)配子生殖:虫体在裂殖生殖过程中,出现性的分化,一部分裂殖体形成大配子体(雌性),一部分形成小配子体(雄性);7.艾美耳科各属球虫的孢子化卵囊特点(1)艾美耳属:卵囊内的胚孢子形成四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含有两个子孢子;(2)等孢属:卵囊内的胚孢子形成两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含有四个子孢子;(3)温扬属:卵囊内的胚孢子形成四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含有四个子孢子;(4)泰泽属:卵囊内含有8个裸露的孢子,没有子孢子;8.弓形虫的生活史及终末宿主?生活史:猫吞食了含包囊的肉类或孢子化卵囊→滋养体或子孢子→侵入肠上皮细胞内进行裂殖生殖(2-3代)→在肠上皮细胞内进行配子生殖→形成大配子体和小配子体→形成大、小配子→结合为合子→形成卵囊;终末宿主为猫。
9.吸虫发育过程及其特点?虫卵→毛蚴→胞蚴(母子)→雷蚴(母子)→尾蚴→囊蚴→成虫在发育过程中至少要更换两个宿主(一个终宿主,一个中间宿主)有的需要两个以上的宿主,其中中间宿主或第一中间宿主都是螺蛳,第二中间宿主有鱼、蛙、昆虫、甲壳类,也可能是螺蛳。
、10.绦虫的发育过程及其特点?单节绦虫亚纲绦虫{ 假叶目:多节绦虫亚纲{圆叶目:裸头科、带科、戴文科、囊宫科、膜壳科假叶目:虫卵✍六钩蚴✍被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原尾蚴✍含有原尾蚴的剑水蚤被第二中间宿主吞食后,逐渐发育为实尾蚴✍含有实尾蚴第二中间宿主组织被终末宿主吞食后✍成虫圆叶目:虫卵被适宜的中间宿主吞食后,虫卵内的六钩蚴孵出,通过不同的途径及方式到达寄生部位,并发育成为具有某种形态特征的中绦期—绦虫蚴,圆叶目绦虫中绦期有似囊尾蚴和囊尾蚴两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