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从《与元九书》看白居易儒家文学观

论从《与元九书》看白居易儒家文学观

论从《与元九书》看白居易儒家文学观论从《与元九书》看白居易儒家文学观
论从《与元九书》看白居易儒家文学观
论从《与元九书》看白居易儒家文学观-哲学论文
【论文关键词】与元九书;白居易;儒家文学观【论文摘要】白居易是唐中叶著名诗人,他以提倡“新乐府”并掀起轰轰烈烈的“新乐府”运动而名噪一声,为后世诗歌的创作树立起一种典范。

“新乐府”是对传统乐府诗歌的扬弃,继承了乐府诗中对社会的关注,同时使这个特点成为新乐府的核心。

白居易的诗论与其诗歌创作紧密相联,充分地表现了其儒家文学理论观。

他认为,诗歌的作用是补察时政,泄导人情,除此而外,评价诗歌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是儒家的思想核心——“六义”,文章试图通过《与元与书》来简要论述白居易的儒家文学理论观。

白居易是唐中叶最重要的一位诗人,可以说,杜甫之后,在实用主义诗歌流派中是一面旗帜。

白居易以他的“新乐府”而在唐中期诗坛名噪一时。

“乐府诗”本是古已有之的,汉代尤其兴盛,后来曹操诸人借古题写时事,再变为杜甫的“因事立题”,到白居易,将其加以改造,并名之曰“新乐府”。

这里所谓的“新”与传统乐府诗相比是有区别的:一是用新题;二是写时事,三是不像古乐府诗合乐,而是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的标准。

儒家的文学观是以孔子为代表,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孔子的文学观作一表述。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其它的一切理论和学说最终都是为此服务的,有人将此过程表述为由“礼”进至“义”,进而至“仁”。

这表现在文学上就是尚用,即为其道统服务而重实用。

对此,孔子在谈到《诗经》的时候曾经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这是强调诗的实际功用。

“实用主义”这个概念是刘若愚在《中国文学理论》中用以表述儒家文学理论特征的,作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的白居易事实上也确实属于这一派,“是基于文学是达到政
治、社会、道德,或教育目的的手段这种概念”。

我们将从白居易的诗歌理论的代表《与元九书》来看其中所表现出的儒家? 白居易从小家贫,但“苦节读书”,“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作为一个下层知识分子,他对民间的疾苦是深有体会的,又因为他有“独善”和“兼济”的人格理
想,这促使他能够站在下层人民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并渴望能够改善
人民的贫苦。

所以,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这种人格理想无疑是贯穿始
终的。

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诗歌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