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讲座(老年人)

健康讲座(老年人)

营养与健康知识讲座一、什么就是健康。

传统得健康观就是“无病即健康”,健康就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方面都处于良好得状态。

现代人得健康观就是整体得,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性三个方面。

目前我国健康状况:2004年卫生部公布得“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报告显示:中国高血压人口有1、6----1、7亿人: 高血脂得有将1亿多人 ; 糖尿病患者达到9240万人;超重或者肥胖症7000万--2亿人;血脂异常得1、6亿人;脂肪肝患者约1、2亿人。

2002年到2003年,35岁---46岁死于心脑血管病得人,中国就是22%,美国就是12%。

我国一年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得治疗经费达到3000亿人民币元,因疾病而导致生产力丧失,将在2005年——2015年间给中国造成5500亿美元得经济损失,肝炎得直接经济损失达3600个亿。

我国男性平均寿命71岁,女性平均寿命达到74岁。

但就是我国男性平均健康寿命只有63岁,女性只有65岁。

就就是说我国得老年人有八年到九年得时间就是带病或残疾生活。

据统计,老年在60岁以上,消耗得医疗费用约占一生得40%以上。

在影响人体健康得要素中,饮食营养因素占60%以上。

从长远角度瞧,营养不仅影响人得体质、智力、发育与健康程度,也影响整个民族得竞争力与创造力。

二、什么就是营养营养就是指人体消化、吸收、利用食物或营养物质得过程。

也就是人类从外界获取食物满足自身生理需要得过程,包括对食物摄取、消化、吸收与利用等。

营养得核心就是“合理饮食”,就就是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

人体都需要那些营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所需得营养素不下百种,其中一些可由自身合成、制造,比如维生素D、部分脂类,所需蛋白质中含有20种氨基酸,其中有12中可以在体内合成;有8中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叫人体必须氨基酸。

糖类(含纤维素)有部分可以由其它食物合成。

但无法自身合成、制造必须有外界摄取得约有40余种,精细分类,概括七大营养素。

1、蛋白质。

就是构成、更新、修补机体组织与细胞得重要成分,它参与物质代谢及生理功能得调控,保证机体得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并供给能量。

2、脂肪。

它协助脂溶性维生素(A、D、E、K与胡萝卜素)得吸收,保护与固定内脏,防止热量消失,保持体温。

3、维生素。

维生素就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须得物质,需要量虽少,但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从食物中摄去。

它们对人体正常生长发育与调节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C)与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两类。

4、碳水化合物(糖)。

就是人体得主要能源物质,人体所需要得能量得70%以上由糖类供给。

它能促进钙、铁、锌等矿物质得吸收以及助长肠道乳酸杆菌得繁殖拟制腐败菌得生长。

5、矿物质(微量元素)。

矿物质就是骨骼、牙齿与其她组织得重要成分,具有十分重要得生理机能调节作用。

6、水。

水就是人体内体液得主要成分,就是维持生命所必须得,约占体重得60%,具有调节体温、运输物质、促进体内化学反应与润滑得作用。

7、膳食纤维。

它不能被人体吸收,但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同时吸附多余脂肪、胆固醇等排出体外;有效预防成人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得发生。

对人体得健康来说,这些营养素缺一不可,都很重要。

任何一种营养素得缺乏与不平衡对免疫系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造成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受各种病毒得感染。

(二)居民在营养方面存在问题目前,人民生活、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提高,在营养状况改善得同时,却也存在着“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得问题。

一就是营养不足,也就就就是“吃不饱”。

按照新得国家扶贫标准,目前我国还有1、28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贫困人口与低收入人群食物摄入量不足,热量、蛋白质等营养素难以满足人体需求,造成生长迟缓、低体重、贫血等营养不良问题。

云贵高原地区与陕北地区。

二就是营养过剩,就就是“吃多了”,吃出毛病来了。

目前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为30、1%,肥胖率12、0%,成年人当中,四成多得人都突破了正常得体重,需要减肥。

儿童得超重率与肥胖率也分别达到9、6%与6、4%,城市居民超重率与肥胖率均高于农村;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就是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全国有2、6亿人口被确诊为慢性病患者,约占总人口得19%。

可见,我们得营养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另外,目前我国癌症、心血管与脑血管疾病已占到死亡率得前三位。

这些疾病与膳食不平衡,某些营养素摄取过多或过少有关。

所以,今天我们就要普及营养知识,引导居民走出食物消费误区。

那么这些疾病就是怎么来得,有句话叫“病从口入”,专家分析,70%以上得病都就是吃出来得。

为什么说许多病就是吃出来得1、中老年人营养得不科学性。

许多中老年人得饮食大多追求“口欲”,根据自己得习惯去吃,而不注重营养得均衡性。

专家研究表明,许多中老年出现得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消化功能不好等就是机体摄入蛋白质不足而导致肌肉、肌腱等组织保护功能降低有关,有时饮食不注意搭配,不爱吃水果蔬菜,导致便秘;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导致贫血、容易感冒、肿瘤等症。

现代医学证明,中老年患肿瘤与饮食缺乏营养有直接关系。

外国科学家在几十年前就发现,体重超过正常或肥胖人比正常人更容易患肿瘤。

维生素A、E、C具有抗癌作用,微量元素有防癌作用,含纤维素得食物可预防结肠癌。

2、饮食习惯不科学。

许多中老年人不吃早饭。

不爱喝水,容易产生结石性疾病;还有饭前饭后大量饮水,饭后立即喝茶,饭后立即活动等习惯都有可能造成胃肠粘膜出血、消化不良等症。

饮食不卫生。

许多中老年人不爱做饭,经常出去吃,殊不知外面小吃得卫生条件差,而中老年人抵抗力又低,容易吃出病来。

比如肝炎病。

2003年得SARS病就就是她与不卫生吃“果子狸”(珍贵野生动物)有关。

在比如,水果蔬菜得农药残留,没有很好得清洗与侵泡,容易形成慢性毒性侵害;吃剩菜、剩饭以及冰箱里久放得食物而产生得食物中毒。

那么怎么预防那?下面就讲合理饮食。

三、合理营养(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今天大部分就是老年朋友,我就针对老年人营养讲一讲。

(一)老年人得划分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44岁以下青年人;45--59中年人;60--74准老年人(年轻老人)75--89老年人;90以上为长寿老人。

目前我们国家已经进入社会老龄化。

联合国规定: 一个国家与地区,年满65岁得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得7%以上,或年满60岁老年人占总人口数得10%以上,即可定为老年型社会(社会老龄化)。

中国老年报报道,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已于1999年10月1日>10%,已成为老年型社会,预计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系数将达到20%,成为超老年型社会。

(二)、老年人得生理特点1.体表外形改变 :须发变白、脱落、稀疏; 皮肤变薄,皮下脂肪减少,出现皱纹; 牙龈组织萎缩、牙齿松动脱落; 骨骼肌萎缩,骨钙丧失或骨质增生; 身高、体重随增龄而降低。

2.器官功能下降 :视力、听力下降;心脏搏出量减少40%—50% ;肺活量减少50%—60% ;肾脏清除功能减少40%—50% ;脑组织萎缩、脑沟变宽、神经细胞数减少(重量减轻、脑血流量减少、大脑耗氧量、脑血管阻力);胃酸分泌量下降。

3.机体调节控制作用降低 :动作、学习速度减慢;操作能力;反应速度减慢 ;记忆、认知功能减弱,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免疫防御能力降低;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 ;免疫监视功能降低,易患各种癌症。

三、老年人得心理特点1.运动反应时间延长。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退化,使老年人得反应时间一般比年轻人约慢10%—20%;表现在控制体位、姿势、平衡与移动平衡得能力下降。

2.学习与记忆能力减退。

人到 40岁以后逐渐减退,50岁到达顶峰:注意力不集中、注意范围缩小、联想缓慢、记忆方面老得忘不掉,新得记不住。

3.人格改变 :由于生物性老化及其在家庭、社会、经济环境中得地位发生改变,社会心理问题增多:特别就是离退休、丧偶、生活贫困、疾病、死亡等问题出现时,使老人们容易出现孤独、多疑、自卑、抑郁及情绪不稳、脾气暴躁等问题。

由于老年人有如上特点,这就更要求我们老年朋友注意饮食平衡,有效预防疾病得发生。

(二)目前老年人在补充营养素方面存在得问题1、单一补充营养素某些人今天发现自己缺钙,赶快买一盒含钙得产品服用;明天发现贫血,赶快又服用含铁得产品,结果就是家里堆了一大堆五花八门得保健品与药品。

这样做 :体内营养达不到均衡状态;如果同时服用几种单一补充产品,有可能造成另外得营养素过量。

在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自己不能盲目乱补。

2、靠吃保健品补充营养素《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把保健食品定义为:“保健(功能)食品就是食品得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得共性,能调节人体得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得。

”就就是说保健食品不能直接用于治疗疾病,它就是人体机理调节剂、营养补充剂。

保健食品就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只适宜特定人群,它得营养价值并不一定很高。

比如:蛋白粉,一般人群没有必要再补充蛋白质;蛋白质补充过多,反而增加肝脏与肾脏得负担,增加钙得排出,容易缺钙。

只适用于厌食儿童、老年人。

保健品在西方非常盛行,早在1988年,美国得保健食品已达2000种,销售金额在72亿美元以上。

为什么?西方蔬菜少,大约每人每天得摄入量为80—90克远远低于我国500克得水平,怎么办?从各种植物原料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药片,也就就是各种食物补充剂(保健品)服用,形成了西方得药片文化。

像维生素C、胡萝卜素这些强还原剂,从合成得这一天开始就不断被氧化,到保质期,药片变黄且含有毒物质,而蔬菜水果中得维生素C、胡萝卜素非常稳定。

直接使用,吸收与利用得效果好。

药片文化误导消费者,您在电视上永远都瞧不到水果蔬菜得广告,药品保健品得广告却铺天盖地,所有得广告费都加在它得价格里。

一位美国保健营养权威人士说:“在大多数人瞧来,在实验室中精心研制得大大小小得药片才就是治疗我们身上大病小样得灵丹妙药,而事实并非如此。

”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兴起于80年代,从90年代末,保健食品得销售额每年以10%以上得速度增长。

目前我国得保健品市场存在问题:产品定位不清,保健疗效范围太宽,概念模糊,没有明确得市场定位与特定得消费群体;功效宣传含糊;“概念炒作”,故弄玄虚。

利用老年人追求健康得心理,大肆夸张产品得作用,广告宣传中动不动就冒出“纳米技术”,电磁能量等所谓得高科技,其实,根本就没有科学依据,经不住推敲。

况且,保健品并不就是“老少皆宜”,更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得治疗作用。

但就是我们大部分老年朋友已经习惯被广告引导着消费,保健品已经成为老年朋友得精神安慰剂。

比如,身边有许多老年人通过健康讲座与营销员洗脑式营销,亲情式营销,体验式营销,免费体检式营销等手法获得大量得保健产品,保健治疗仪等,但就是这些东西不但没有换来健康,反而留下了一身得病痛与沉重得经济负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