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枢纽规划与设计(附答案)

枢纽规划与设计(附答案)

绪论1.名词解释(P6):①运输枢纽:运输网络内流量活动达到一定数量的节点。

运输网络内客货流量达到一定水平,且办理旅客和货物中转、发送、到达业务,并具有所需的设施设备的节点。

②公路运输枢纽:公路运输网络中的重要节点。

具有一定的旅客流量、货物流量、车辆流量及客货信息流量,办理旅客和货物的发送、中转、到达、仓储、配送等业务,具有所需的设施和设备的公路运输网络的节点,处于两条以上的干线公路交汇处,由多个公路运输站场及其衔接与配套设施、设备构成。

③道路运输站场:公益性交通基础设施,是道路运输网络的节点,是道路运输经营者与旅客、货主发生运输交易活动的场所。

④综合客运枢纽:为公众提供两种以上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换乘的公益性交通基础设施,是综合系统中的关键节点。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设计年度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内、每天最大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并非指一年中客流高峰日内客流最高时刻聚集在车站的旅客人数。

工艺流线:旅客、行包和营运车辆在站内集散活动过程所形成的流动路线。

出勤人数:车站一年所需要完成的工作量(即生产纲领)与职工名义工时基数的比值。

在册人数:车站一年所需要完成的工作量与职工实际工时基数的比值。

名义工时基数:根据国家工作制度,职工一年应完成的工作时间。

实际工时基数:考虑工时利用率后,职工一年完成的实际工作时间。

2.根据服务功能与性质公路运输枢纽分为哪几类?其特征如何?①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在全国性干线运输网络中起主要作用并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确定的公路运输枢纽。

②区域性运输枢纽:在区域运输网络中起主要作用并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确定的公路运输枢纽。

③集散性运输枢纽:以客货集散为主要功能的运输枢纽。

3.简要说明公路运输枢纽和站场关系、区别和联系。

①公路运输场站是组成公路运输枢纽的基本要素:公路运输枢纽是由多个公路客货运场站及相关配套设施设备组成。

公路运输站场作为运输枢纽的主体构成要素,是公路运输枢纽提供运输功能的依托。

②公路运输枢纽是公路运输站场发展的高级形式:公路运输站场的发展经历从点到面的过程。

公路运输枢纽将多个站场有机联系起来,使其覆盖的范围扩展到城市或经济区域整个面上。

③道路运输站场是构成公路运输枢纽的具体单元,是办理公路客货运相关业务,进行客货运输组织和作业并提供相应服务的场所。

4.简要分析站场工艺设计的作用与意义。

工艺设计是汽车客货运站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站场建设速度、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其在运输网络中的作用,就必须提高站场的工艺设计水平,使站场内部设计工作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总平面布置要求处理好人流、车流、行包流三者关系,达到流线组织合理、紧凑、通畅、快捷。

5、你认为公路运输枢纽与规划应该解决哪些问题?(1)运输枢纽及场站定位不明确;(2)投资主体单一,投融资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3)战场选址与其他运输方式和城市规划不能很好的衔接;(4)建设与运行管理体制不顺;(5)运输枢纽战场的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速度较慢,规模化经营水平较低,难以形成有效地运输网络体系;(6)同类型运输枢纽和战场的性质、作用、功能区分不明确;(7)设施简陋,功能单一,管理手段落后,运输组织化程度低,很难形成枢纽——战场——道路——车辆——战场——枢纽这样一个有机联系的道路运输服务系统;(8)缺乏统一规划,严重制约综合运输的发展;(9)运输枢纽和战场经营成本高,效益低;(10)职工队伍文化、技术素质低下第一章基本理论1.国内外枢纽规划与设计的经验与教训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交通方式衔接:(1)经验:注重各种交通方式的紧密衔接,以实现旅客零换乘、货物无缝衔接为目标(2)教训: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在国内起步较晚,加上体制性障碍,造成各利益主体间的矛盾与冲突,最终导致交通衔接不畅,换乘效率不高。

2、建筑设计:(1)经验: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2)教训:早期由于经济等因素,客运站的设计仅考虑实现其基本功能,对建筑设计不够重视;近年来单纯追求宏伟气派和富丽堂皇,却忽略了客运站最基本功能的实现,实用性不高。

3环境与秩序:(1)经验:环境优美,秩序良好; 4、现代科技的应用:(1)经验:人性化服务管理(2)教训:我国大多数客运站管理还停留在传统阶段。

5、和谐:(1)经验:关注弱势群体,共享共用空间,贫富和谐相处(2)教训:过去的客运站往往无障碍设施不齐,缺乏对有特殊需要的人群的关怀,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6、人性化:(1)经验:关注细节,处处体现人性化。

7、选址:(1)经验:慎重选址(2)教训:a、高峰期人流、车流急剧增加,周边路段引发交通拥塞;b、旅客出行不便,枢纽吸引力差,综合效益不佳;c、交通方式衔接不畅,旅客换乘不便;d、与城市总体规划不协调,枢纽发展缺乏可持续性;e、选址不利于枢纽的发展。

8、公共交通:(1)经验:公交优先利于城市交通的长远发展(2)教训:过去由于城市交通规划滞后,造成公共交通被动服从于城市建设,公共交通建设的用地难以得到优先保证。

因此在进行新的综合交通枢纽场站规划时应该预留充足的公交站场和通道用地。

2.简述公路运输枢纽和站场发展环境与趋势。

发展环境:①经济全球化为公路运输业带来了需求压力和发展契机。

②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使运输需求量持续旺盛,对道路交通供给能力、布局和结构提出新的要求。

③区域经济特色日益突出,增长模式和方式转变,对道路运输系统的规划、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④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对道路运输业提出新的要求和任务。

⑤国民价值意识的改变,促使以“快捷、舒适、安全、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客货运输迅速崛起。

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的紧缺,人口老龄化,国民环保意识的增强要求道路运输业的规模和服务范围扩张的同时,必须保持城市交通与城间交通、农村交通的协调发展。

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必将促进道路交通运输结构的优化与产业的升级,对交通运输业改制提出新的要求。

⑧道路运输业的发展必须统筹协调交通与经济社会,城市与农村,区域之间,交通与资源,交通与自然的发展。

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加快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

⑩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道路运输安全保障,交通事故预防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展趋势:未来公路运输基础设施发展总趋势概括来讲是“六化一目标”,六化即:产业技术电子化;服务设施网络化;经营管理信息化;车辆装备专业化;生产经营集约化;服务质量规范化;一目标即:以运输服务开发为龙头,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崭新的服务方式和内容,满足运输市场的多元化需求,提高运输企业和全社会的经济效益。

①综合运输向协调化方向发展,城乡交通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并以城乡客运公交化、邮政物流快捷化为核心内容。

②基础设施向规模和质量并重方向发展,追求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并以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农村客货运输站场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

③运输组织形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并以构建农村客运网络,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经营,构建货运专用通道,实施道路货运线路运输与甩挂运输为重点。

④运输结构向合理化方向调整,并以客运运力供给以大容量、高级化,货运运力以厢式化、专用化,发展节能、环保、替代石油能源运力等为主要趋势。

⑤运输服务向规范化、优质化、人性化方向发展,并向以“快捷、舒适、安全、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方向发展。

⑥城市公交向大容量、快捷化、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

⑦交通科技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

⑧交通安全向预防为主方向发展,货源利用向节约型方向发展。

⑨环境保护向预防为主方向发展。

⑩运输市场向全方位开放型方向发展。

3.公路运输枢纽系统一般由哪几个子系统组成?其主要功能有哪些?①客运系统:运输服务功能、运输组织功能、中转换乘功能、托运卸装行包功能、通讯信息功能、辅助服务功能;②货运系统:运输服务功能、运输组织功能、中转换装功能、多式联运功能、综合物流服务功能、通讯信息功能、辅助服务功能。

4.简要分析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系统功能。

①支持经济社会发展;②服务公众便捷安全出行;③保障国家安全;④服务可持续发展。

5.根据业务功能公路运输枢纽布局模式分为哪两种?其特征如何?①专业分工布局模式,是一种服务项目鲜明,分工具体辐射线多的布局方式,分工明确、管理协调集中、经营灵活;②业务综合式布局模式,站场规模大、业务综合性强、功能完善、投机集中应用。

第二章站场设计的内容与程序1.什么是项目周期?一个完整的项目周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工作内容有哪些?项目周期是指一个投资项目从提出项目设想、立项、决策、开发、建设、施工,直到竣工投产,进行生产活动和总结评价的全过程。

一个完整的项目周期分为投资前期、投资时期和生产时期三个阶段。

投资前期包括的工作内容有:项目设想、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投资决策。

投资时期包括的工作内容有:谈判签约、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试运转和竣工验收。

生产时期包括的工作内容有:项目投产和项目评估。

2.项目建议书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①项目的必要性;②项目的市场分析;③产品方案或者服务的市场预测;④项目建设的必要条件。

3.简述我国基本建设程序(流程)及内容、审批权限。

①编制和报批项目建议书;②编制和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③编制和报批设计文件;④建设准备工作;⑤项目施工和生产准备⑥项目竣工验收和投产经营后评价。

4.简述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作用和回答的问题?主要作用:①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②是向有关部门、企业签订协议或合同的依据;③是初步设计和施工准备的依据④是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依据⑤是向项目所在地政府有关部门申请建设施工的依据⑥是项目的组织与管理工作的依据。

回答的问题:①为什么要建这个项目;②这个项目要建多大;③这个项目建在何处;④怎么建这个项目;⑤这个项目需要多少钱;⑥花了这么多钱能带来的效果如何;⑦风险怎么样。

5.站场设计的基本要求、内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要求:①最有效地利用投资;②最合理地利用主要生产资料;③采用最新技术和先进的工艺流程。

内容:①站场选择和考察;②确定枢纽或站场的规模及工作制度,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③研究枢纽或站场的功能及组织机构,确定劳动定员及各类人员的编制,并落实同其他企业的协作关系;④确定生产纲领;⑤计算生产用房、辅助用房、生活用房等的面积,确定各类建筑物的形状、形式和结构;⑥选择生产工艺、论证其合理性,进行多方案评比、分析、择优选用;⑦计算各种材料的储备量;⑧动力照明系统的选择及需要量的计算。

电力、压缩空气、蒸汽等。

确定防污、防震、防噪系统的形式,提出具体要求。

⑨总平面设计与主体建筑物的平面设计。

⑩编制投资概算书,论证投资的经济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