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程与教学论2学习资料
4.科学课程还是人为设定的科学教育过程。
第二节 科学课程的设置与类型
一、科学课程的基本构成 1.科学课程的形式构成 (1)从所依据的课程理论及编制思想来划分 : 学科结构型科学课程 学生中心型科学课程 社会中心型科学课程
从所表达的科学课程的内容构成方式与构成 特性来划分: 学术中心课程 ; 跨学科科学课程 ; 综合科学课程等类型
⑦通过有组织地重建知识和经验而得到系统阐 述的有计划、有指导的学习经验和预期的学习 结果,在学校的帮助下,推动学习者个人的社 会有力不断地、有目的地向前发展(坦纳和坦 纳Tanner and Tanner,1975)
我国课程理论学者对课程概念定义的探讨
课程主要是指学校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设置的 各种具体教学科目,即课程“概括了多种 意义:教学的内容(学科、活动等),安 排,进程,时限,也包括大纲和教材 。 ( 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 版社,1985:201)
“课程”的含义归并为6个基本的方面:①课 程即教学科目;②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 动;③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④课程即 学习经验;⑤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⑥课程即社会改造。
( 施良方.课程理论[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社,1996:3~7)
“课程”含义 的三个维度
★着眼于从课程的形式构成上来定义课程概念 :学 校教育中设立的各种教学科目统称为课程,既可 以泛指理科、文科等教育科目,也可以指数学科、 语文科、物理科、化学科等一类具体的学习科目;
(1)学科型科学课程 (2)活动型科学课程 (3)探究性科学课程 (4)跨学科科学课程 ①学科间交叉 ②学科内交叉 (5)综合型科学课程
第三节 科学课程的形式
一、科学课程的设置 1.科学课程设置的基本思想 (1)科学课程的设置要符合科学的发展顺序; (2)科学课程的设置要符合学习者的认知发展顺序; (3)科学课程的设置要符合科学教育的规律性顺序。
★着眼于从课程的逻辑构成上进行定义 :课程就是 与实施教育相关的那些教育教学材料,如教学计 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学参考资 料、教学指导书籍等等
★着眼于从课程的功能价值构成上来定义 :
把学校教育过程中所授予学习者作为学习 结果的经验、学校所设置的种种教育活动 统称为课程。
二、科学课程的性质与范畴 1.科学课程是学校科学教育的门类结构
科学课程既是实施科学教学的基本信息 来源,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依据。
科学课程也是反映科学教育目的,体现科 学教育要求的载体。
三、科学课程的基本类型
1.科学课程的分类 (1)按照科学课程的存在形式 “显在的科学课程” “潜在的科学课程” (2)按照科学课程的学习特性 学科型课程、个别化课程和活动课程; 学术中心课程、跨学科课程和综合科学课程
三级设置结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2.科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知识系统和学习经验
3.科学课程也是实施科学教育的各种计划
三、科学课程的本质涵义
1。科学课程首先是承载科学教育目的的科学 知识信息来源与载体。
2。科学课程还是科学教育课程设置结构的体现
3。科学课程也是学校中为施行科学教育而 建构的科学知识探究领域与科学学习体系
(3)按照科学课程的内容建构方式分为 核心课程 广域课程。 (4)依据于科学课程的教育针对性特征划分为 学问中心课程 学生中心课程 社会中心课程。 (5)依据于科学课程的修业性质划分为 必修类 选修类
(6)依据于构造课程时的认知特征 划分为 经验型科学课程; 学术性科学课程; 活动性科学课程。
2.科学课程的主要类型
广泛的知识领域,由此也决定了科学教育 不是局限于科学学科的教育,而是“有关 科学的”教育。 2.从科学教育过程看科学课程的属性 教师主动作用于课程; 学生主动地作用于课程
3.从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看科 学课程的属性
培养科学素养的需要; 传播科学精神的需要; 继承科学文化的需要
4.科学课程的信息传递功能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2
第一节 科学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含义 ①在学校建立一系列具有潜力的经验,目的
是训练儿童和青年以群体方式思考和行动。 这类经验被称为课程(史密斯等Smith et al.,1957); ②学习者在学校的指导下所学得的全部经验 (福谢伊Foshay,1969)
③学校传授给学生的、意在使他们取得毕业、 获得证书或进入职业领域的资格的教学内 容和具体教材的总计划(古德Good, 1959);
2.科学课程设置的主要方式
(1)分科渐进式设置 (2)分科分段式设置 (3)分科与综合交叉式设置
二、科学课程计划 1.科学教育计划 (1)教学计划
年级 科目
一
二
三
四
上课 总时数
与现行教学计划 总课时数比较
占上课总时数百分比
地理
3
2
170
=
物理
3
2
166
+2
化学
2
2
132
+36
生物
2
2
2
2
204
2.科学课程的内在构成
(1)科学课程的“逻辑构成” ①科学思想体系; ②科学知识体系; ③科学方法体系
(2)科学课程的“历史构成”
主要以认识科学史和科学过程为核心,把 与学习科学概念、科学原理相关的科学史 实、科学思想,以及科学原则、科学过程、 科学技能等作为学习的构成
二、科学课程的基本属性
1.从科学教育目标看科学课程的属性 包括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
+4
4.3% 4.2% 3.9% 5.2%
(2)科学教育标准
美国 《国家科学教育标准》(1996) 英国《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2000)
资料卡片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构成
第1章 导 言 第2章 原则与定义 第3章 科学教学标准 第4章 科学教师专业进修标准 第5章 科学教育中的评价 第6章 科学内容标准 第7章 科学教育大纲标准 第8章 科学教育系统标准
④我们坚持课程是一种对教师、学生、学科 和环境等教材组成部分的范围的方法论的 探究(韦斯特伯里和斯泰默Westbury and Steimer,1971);
⑤课程是学校的生活和计划……一种指导生活 的事业,是构成一代又一代人生活的生气勃勃 的活动流(鲁格Rua,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