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电图基础知识及临床常见心电图详解

心电图基础知识及临床常见心电图详解


目录
时间和电压的测量
1.测量波的振幅: (1).向上的波自水平线的上缘到波的顶端的垂直距离;负向波自 水平线的下缘到波的底端的垂直距离。 (2).P波振幅测量的参考水平以P波起始前的水平线为准。测量 QRS波群、J点、ST段、T波、U波振幅,采用QRS起始部 水平线为参考水平。 2. 测量波的时间: (1).自波的起点内缘到波的终点内缘的时距。 (2).测量P波、 QRS波群时间,分别从12导联同步记录中最早的 P波或QRS波群起点测量至最晚的P波或QRS波群终点; PR 间期从12导联同步记录中最早的P波起点测量至最早的 QRS波群起点; QT间期从12导联同步记录中最早的QRS波 群起点测量至最晚的T波终点。 目录
目录
QRS波群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⑴ 时限、VAT延长:常见于心室肥大,室内 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 ⑵电压增高: 常见于正常青年男性,心室肥 大,预激综合征。 ⑶电压降低:常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心肌 损害,水肿,正常肥胖健康人。 ⑷异常Q波( 时限、电压、形态异常):常见于 肺心病,心肌病,心肌梗塞。
目录
正常成人P-R间期的最高限度
心率 (次/分) <70 71-90 91-110 111-130 >131
时限(秒)
0.20
0.19
0.18
0.17
0.16
目录
*QRS波群(QRS complex)
1. *QRS波群:心室除极波,代表心室除极的时间、电压变化。 2.* 命名: 第一个正向波称为R波,R波之前的负向波称为Q波, R波之后第一个负向波称为S波, 第二个正向波称为R’波,R 波之后第二个负向波称为S’ 波,……。 只有一个负向波称为 QS波。
目录
目录
常用12导联体系
在长期临床心电图实践中,形成了 一个由Einthoven创设而目前广泛采纳的 国际通用导联 体系(lead system),称为常 用12导联体系。 1.标准导联(双极肢导联) Ⅰ、Ⅱ、Ⅲ。 2.加压单极肢导联 avR、avL、avF。 3.胸导联 V1、V2、V3、V4、V5、V6。
目录
中心电端(central terminal)
定义: 将肢体 导联三个电极(右手、 左手、 左脚)各串一 5 kΏ 电阻 , 然后将 三者连接起来,构成 “无干电极” 或称 中心电端。
目录
加压单极肢导联
1.连接方法: avR导联:右上肢接正极 ,左上肢、左下肢接负极。 avL导联:左上肢接正极 , 右上肢、左下肢接负极。 avF导联:左下肢接正极 , 右上肢、左上肢接负极。 2.特点:(1)探查局部心肌电位改变。 (2)avR导联是心律诊断的关键导联。
目录
J点(J point)
1. J点:QRS波群终末与ST段起始的交点, 反映心室除极结束,复极开始。 2. J点上移: 3. J点下移:
目录
J点(波)
目录
S-T段(S-T segment)
ST段:自QRS波群终点(J点)到T波的起点间的时距。代表心室
缓慢复极过程。 1. 正常时限 : <0.15s。 2. *与等电线在同一水平位上。在等电线以下,称为压低; 在等电线以上,称为抬高。 正常压低: 每个导联均 < 0.05 mv; 正常抬高: 肢导联、V4~6 < 0.1 mv, V1~2< 0.3 mv, V3<0.5mv。 3.临床意义: ⑴时限延长:常见于低血钙 (>0.16s )。 ⑵压低大于正常值:常见于心肌缺血,心肌损害,心肌劳损, 心动过速。 ⑶抬高大于正常值:常见于心肌损伤,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 包炎。 目录
目录
*P-R间期(P-R interval)
1. P-R间期: 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 间。*(房室传导总时间) 2.* 测量:P波起点到QRS波群起点间的时距。(包括P 波时限、P-R段。)
目录
*P-R间期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1.*正常成人心率在60-100次/分时为0.12~0.20s, 随年龄、心率不同而不等 ,年龄越小 ,心率 越快 , P-R 间期越短。(老年人<0.22s) 2.临床意义: ⑴P-R 间期延长(P-R段): 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 ⑵P-R 间期缩短:常见于预激综合征,交界心律, 房室脱节。
目录
心电图概念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 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 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目录
临床意义
*1、对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对心肌梗塞的诊断。 3、各种心肌疾患的诊断:如心肌炎、心肌病等。 4、各种心包疾患的诊断。 5、心房、心室肥大的诊断。 6、观察药物对心肌的影响。 7、观察电解质紊乱情况。 8、心脏手术、危重患者的监护。
波幅<5mm的用小写q、r、s ; 波幅≥5mm的用大写Q、R、S。
目录
*QRS波群正常值
1.*时限:正常成人<0.12s,多数在0.06~0.10s ,平均0.08 s。 2.电压: *胸导联:A.右室 RV1 <1.0 mv, RV1 +SV5 <1.2 mv。 B.左室 RV5<2.5 mv,
目录
标准导联
1. 定义: 将两个电极置于人体两肢体上的导联。 2. 连接方法: Ⅰ导联: 左上肢接正极,右上肢接负极; Ⅱ导联: 左下肢接正极,右上肢接负极; Ⅲ导联: 左下肢接正极,左上肢接负极。 3. 特点:(1).综合反映两肢体间的电位变化。 (2).Ⅱ导联是测量基本间期的导联。 (3).利用Ⅰ、Ⅲ导联电压代数和测定心电轴。
第一讲 心电图基础 第二讲 心电图的测量及正常值
目 录
第三讲 窦性心律、期前收缩及逸搏 第四讲 异位心动过速
第五讲 心脏传导阻滞 第六讲 预激及房室肥大 第七讲 心肌梗死
第一讲 心电图基础知识
一.心电图概念(重点)。 二.临床意义。 三.导联: 1.定义; 2.导联线及与人体的连接(重点); 3.常用导联 (难点): (1).标准导联、加压单极肢导联及连接方法 ; (2).胸导联及连接方法,胸导联的安放位置(重点); (3).附加导联及连接方法。 四.波的形成(难点)。 五.心脏传导系统。 六.心电图坐标。(重点) 七.心电图的测定方法。(时间与电压)
目录
心肌细胞电位图与体表心电图的关系
心肌细胞电位图反映单个心肌细胞的电活动,体 表心电图则是反映无数心肌细胞的综合电活动。(以心 室为例)。 0相,相当于心电图上的QRS波群; 1相,相当于J 点,即QRS波群与S-T段的连接点; 2相,相当于S-T段; 3相,相当于T波; 4相,相当于静止状态的等电位线; 0相至3相末,相当于Q-T间期。 目录
目录
P波异常的临床意义
1. 电压增高:常见于右房肥大、肺部疾患(肺 型P波)、先心、甲心、低血钾等。 2. 时限增宽:常见于左房肥大(二尖辨病变)房 内阻滞。 3. PtfV1增大:常见于冠心、左房肥大。
目录
*P-R(P-Q)段(P-R segment)
1. PR段: 反映激动由心房肌除极后传至心 室肌除极开始的过程。 2. 测量:P波终点到QRS波群起点间的时距。
目录
正常心电图
目录
QRS波群正常值
5.* R峰时间(R peak time): (室壁激动时间 VAT) (1) 定义: 指QRS 波群起点至 R波顶峰(peak of R wave)垂线的 时距。 (2) 代表激动从内膜传至外膜 的时间,反映心室壁的厚 度。 (3)正常值* : 右室(VATV1) < 0.04s; 左室(VATV5) < 0.05s。
目录
*《PtfV1》
1. PtfV1: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 terminal force)。 2. V1导联P波为正负双向,负向波的宽度(S)乘以负向波 的振幅(mm)。 3. 正常值为 -0.02 mm . s。
目录
单击放大局部图像
• P波时限0.16s。 • PⅠ、Ⅱ双峰,峰间距0.05s(>0.04s)。 • Ptfv1=-0.12mm.s(<-0.04mm.s)。
RV5 +SV1< 4.0 mv (男) <3.5 mv (女)。 肢导联:A.右室 RavR < 0.5 mv。 B.左室 RavL<1.2 mv, RavF<2.0 mv, RⅠ<1.5 mv RⅡ + RⅢ<4.0 mv ; RⅠ +SⅢ < 2.5 mv。
目录
QRS波群正常值
3.*Q波正常值:(avR联除外) 时限<0.04s,电压 < 1 / 4 R。 不应有切迹,V1~2不应有Q或q波,但可为QS型。 4.*低电压: (1)在6个肢导联中,每个QRS波群电压算术和均≤ 0.5mv,称 为肢导联低电压; (2)在6个胸导联中,每个QRS波群电压算术和均 ≤0.8mv,称 为胸导联低电压; (3)肢导联低电压加胸导联低电压称为低电压。
目录
肢导联低电压
• 肢导联各 QRS波群R+S<0.5mv。
目录
广泛低电压(局部放大)
• 肢导联各QRS波群R+S<0.5mv。 • 胸导联各QRS波群R+S<0.8mv。 目录
胸导联QRS波群正常图形
正常心室除极始于室间隔中部,自左向右方向 除极(方向:自左向右下);随后左右心室游离壁 从心内膜朝心外膜方向除极(方向:自右向左); 左室基底部与右室肺动脉圆锥部是心室最后除极部 位(方向:向左后)。 * V1~6的正常形: V1~2: rS 型 r/S < 1 V3~4: RS型 R/S ≈1 V5~6: 以R波为主 (qRs、 Rs 、qR、 R) R/S >1
• • • • • •
心肌细胞电位图与体表心电图的关系图
目录
心电图波形形成的三条基本法则
1.除极方向朝向导联的正极,出现向上的正波。 2.除极方向朝向导联的负极,出现向下的负波。 3.除极方向与导联垂直,出现双向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