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毒与灭菌ppt课件

消毒与灭菌ppt课件


红外线
红外线辐射是一种0.77~1000微米波长的电磁波,有 较好的热效应,尤以1~10微米波长的热效应最强。 红外线由红外线灯泡产生,不需要经空气传导,所以 加热速度快,但热效应只能在照射到的表面产生,因 此不能使一个物体的前后左右均匀加热。 红外线的杀菌作用与干热相似,利用红外线烤箱灭菌 的所需温度和时间亦同于干烤。 人受红外线照射较长会感觉眼睛疲劳及头疼;长期照 射会造成眼内损伤。因此,工作人至少应戴能防红外 线伤害的防护镜。
输液器等) --不能用于人体的消毒。
3、微波:波长10-1~10-9m或更短的电磁波。 --常用于药品和食品灭菌。 --微波长期照射可引起眼睛的晶状混浊、睾丸损伤和神经功
能紊乱等全身性反应
三、超声波杀菌法
不被人耳感受的>20千Hz/秒的声波,称为超 声波。 可使细菌细胞裂解而死亡,但往往有残存的 活细胞。对G-菌效果最好,葡萄球菌最差。 主要用于粉碎细胞,提取其中的化学成分。
四、 滤过除菌法
将液体或空气通过含有微细小孔的滤器, 只允许小于孔径的物体如液体和空气通过, 大于孔径的的物体不能通过。 主要用于一些不耐热的血清、毒素、抗生 素、药液、空气等除菌。一般不能除去病毒、 支原体和细菌的L型。
滤器的种类
滤膜滤器:由硝基纤维素制成薄膜,装于滤器上,其 孔径大小不一,常用于除菌的为0.22um。硝基纤维 素的优点是本身不带电荷,故当液体滤过后,其中有 效成分丧失较少。 蔡氏滤器(Seitz):是用金属制成,中间夹石棉滤板, 有石棉K、EK、EK-S三种,常用EK号除菌。 玻璃滤器:是用玻璃细砂加热压成小碟,嵌于玻璃漏 斗中一般为G1、G2、G3、G4、G5、G6六种,G5、 G6可阻止细菌通过。 实验室等处应用的超净工作台,就是利用过滤除菌的 原理去除进入工作台空气中的细菌。
间歇灭菌法
将物品经流动蒸汽加热后,置37℃温箱过夜,使细 菌芽孢发育为繁殖体后,次日再经流动蒸汽加热, 反复三次。
4、巴氏消毒法
由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创立。 条件:加热61.6~62.8℃,30min或71.7℃, 15~30s(瞬时消毒)。 特点:用较低温度杀死液体中的病原菌或 特定微生物,而又不破坏被消毒物品的营 养成分和气味。 适用范围:用于牛奶、酒类、饮料等。
杀菌能力
对物品的不良影响 适用对象
较差
烤焦 金属、玻璃与其他不 畏焦化物品
较强
濡湿(皮革损坏) 棉织品、水液等不 畏湿热物品
(一)干热灭菌法
1、焚烧法:用于被污染的废弃物、尸体。 2、烧灼法:用于紧急情况时耐热物品的消毒及 接种环、试管口等。 3、干烤法:干烤箱(160~170℃,1~2h),用 于玻璃器皿、粉剂等。 4、红外线:用于医疗器械,玻璃器皿等。
2、煮沸法
条件: ①100 ℃,5min可杀死细菌繁殖体; ②100 ℃ ,1~2h可杀死细菌芽孢; ③如加入2%Na2CO3,可提高沸点到105 ℃, 还可防止金属生锈。 适用范围:用于食具、刀剪、玻璃注射器等。
3、流动蒸气消毒法
利用蒸笼或阿诺蒸锅进行。 条件: (1)100 ℃水蒸气,15~30min可杀死细菌繁 殖体。 (2)用间歇灭菌法可使芽孢发育为繁殖体后 被杀灭。 适用范围:多用于不耐高温的、营养丰富的 培养基。
第四章 消毒与灭菌
基本概念 第一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 第二节 化学消毒灭菌法
消毒与灭菌的概念
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目标范围内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用 于消毒的化学药物称为消毒剂。以杀灭细菌的繁殖体为标志。 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目标范围内所有微生物的方法。以 杀灭细菌的芽胞为标志。 消毒与灭菌是两个不同的要领。灭菌可包括消毒,而消毒 却不能代替灭菌。消毒多用于卫生防疫方面,灭菌则主要用于 医疗护理。 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无菌(asepsis):目标范围内没有活的微生物存在。 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
二、辐射杀菌法
1、日光与紫外线:波长265-266nm的紫外线杀菌力最强。
--穿透力弱,常用于空气、物品表面的消毒 --对眼睛角膜和皮肤均有损伤作用。应遮盖患者的这些部位
2、电离辐射:高速电子、X射线、γ射线等可产生游离 基,破坏DNA。 --不使物品升温, 称“冷灭菌”。且穿透力强, --用于不耐热物品的消毒,如药品、塑料(一次性注射器、
(二)湿热消毒灭菌法
1、高压蒸气灭菌法:最常用、最有效的灭菌方法。
--适用于耐高温和耐潮湿的所有物品,如手术器械、 敷料、一般培养基、生理盐水、蒸馏水等。
2、煮沸法:用于食具、刀剪、玻璃注射器等消毒。 3、流动蒸气消毒法(常压蒸气消毒法): --多用于不耐高温的、营养丰富的培养基。
4、巴氏消毒法:用于牛奶、酒类、饮料等
第一节 物理消毒灭菌法
一、热力消毒灭菌法 附:干燥与低温抑菌法 二、辐射消毒杀菌法 三、超声波消毒杀菌法
四、滤过除菌法
干燥、低温抑菌法
1、干燥:干燥可使细菌繁殖体脱水、盐类浓缩,阻 碍细菌代谢,最后导致细菌死亡。 高浓度糖或盐处理食物,可使细菌脱水,抑制 细菌生长繁殖-----生理干燥 2、低温: (1)大多数细菌对低温耐受力较强,只有少数病 原菌(如脑膜炎球菌、流感杆菌)耐受性低。 (2)低温环境下,细菌代谢缓慢,可抑制其生长 繁殖。但仍保持生命,一旦温度等条件适宜,即 可恢复繁殖。可保存在3.4kPa 蒸气压下,温度可达121.3℃,经 15~20min ,可杀灭全部微生物。 适用范围:除了那些不耐高温和潮湿的物品 外所有的物品,如手术器械、敷料、一般培 养基、生理盐水、蒸馏水等。 注意事项:①物品摆放勿过满;②锅内冷空 气排尽后,再加压;③压力降至“0”时,方能 开盖。
一、热力消毒灭菌法
(一)干热灭菌法:指相对湿度在20%以下的高热。 (二)湿热消毒灭菌法:灭菌效果好。原因为:
1、湿热比干热穿透力强,可较快提高物体内部温度
2、湿热中病原体易吸收水分,促进Pro的凝固变性
3、热蒸汽接触物品变为液态可放出大量的潜热。
两种方法的比较
干热灭菌与湿热灭菌的比较
区别 传热介质 作用温度 作用时间 干热 空气 高(160-400℃) 长(1-5小时) 湿热 水和蒸汽 低(60-134℃) 短(4-60分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