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五章现金资产管理精讲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第五章现金资产管理精讲
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变化影响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银行的超额准备金 账户保留的存款不宜过多。 管理重点:在准确测算超额准备金需要量的情况下,适当控制准备金 规模。 也是货币政策的近期中介指标,直接影响社会信用总量。
2008.8.25
1、超额准备金的影响因素
(1)存款的波动
考虑对公存款和储蓄存款。 一般:对公存款的变化主要通过转账形式发生,如本行客户对他
即存款准备金。构成:
法定存款准备金。按照法定比率向央行缴存的存款准 备金。是央行调节信用的政策手段,一般不得动用; 具有强制性;随存款调整。 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可用于日常的 各种支付和贷放活动 ;也可随时从该帐户上提取现金
广义的超额准备金:指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扣除法 定存款准备金以后的余额,即商业银行可用资金; 狭义的超额准备金:指在存款准备金账户中,超过了 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部分存款。
2008.8.25
库存现金:银行保存在金库中的现钞和硬币
主要作用:应付客户提现、银行日常零星开支
任何一家营业性的金融机构,都必须保存一定 数量的现金。 库存现金是非赢利性资产,需花费大量保管费 用,不宜保存太多。 库存现金的经营原则:适度规模。
2008.8.25
关于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有的准备金的平均数。
2008.8.25
2、同步准备金计算法:
主要适用于对交易性账户存款的准备金计算。同步准备金计算法是
指以本期的存款余额为基础计算本期的准备金需要量的方法。 要求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总额=对交易性存款的准备金要求×在指定
期限内的日平均净交易存款额+对非交易负债的准备金要求×日平
额准备金时,可以拆借给其他银行以换取利收入。因此, 银行可以从同业市场拆入资金,满足现金需求。
2008.8.25
证券回购:为取得现金,银行短期卖出持有的各种证券,
并承诺在将来某一时间按商定的价格购回。
大额定期存单:是大工商企业在银行的存款,银行筹措
资金的较好途径。该存单在货币市场上具有相当的流动性。
行客户付款会导致对公存款下降,同时本行超额准备金流出;本
行客户收取他行客户支付的货款,会使本行对公存款和超额准备 金增加。
对个人储蓄存款和部分对公存款的变化主要通过现金收支来表现,
存款增加首先表现为现金增加,然后银行将现金交存中央银行, 最终引起超额准备金增加;反之,存款下降,银行现金支出增加, 这时,需从中央银行提取现金,导致超额准备金减少。
2008.8.25
(2)贷款的发放与收回
贷款的发放与收回对超额准备金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贷款使用的范围。
如果贷款的使用对象是本行开户的企业,本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不 会发生变化;如果贷款的使用对象是他行开户的企业,或者本行开
户的企业取得贷款后立即对外支付,就会减少本行在中央银行的存
款,从而使本行的超额准备金下降,此时,银行就需要准备足够的 超额准备金。
(4)商业银行系统内的资金调度
分支行制的商业银行,为加强行内资金调度能力,都实行 二级准备制度。各级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如果出现头寸 不足或剩余,可通过系统内资金调度调剂余缺。即某分、 支行头寸不足时,可向上级行要求调入资金;反之则上存 资金。
2008.8.25
(5)出售其他资产
通过以上渠道或方式仍不能满足头寸调度需要时,还可以 通过出售中长期证券、贷款甚至固定资产获得资金。
2008.8.25
第一节
现金资产的构成及来源
一、现金资产的构成 二、现金资产的来源
2008.8.25
一、现金资产的构成
狭义的现金资产:库存现金
广义的现金资产:一般意义上的现金资产是广义的现
金资产,指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以及与现金等同的可随
时用于支付的银行资产。包括:
• 库存现金 • 在央行的存款 • 存放同业 • 托收中的现金
2008.8.25
第二节
现金资产管理的目的和原则
一、现金资产管理的目的
二、现金资产管理的原则
三、现金资产的管理方法
2008.8.25
一、现金资产管理的目的
现金资产是商业银行维持流动性而必须持有的资产,是银 行信誉的基本保证
现金资产管理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在确保银行流动性
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现金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在保有 现金资产的机会成本与现金资产不足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 选择,使现金资产达到适度的规模
国外现金来源:在国外资金市场上借款是有国际业务
的银行的资金来源,例如借入欧洲美元等。
其他形式的负债:银行发行自己的票据筹措资金,如银
行债券。
2008.8.25
(三)创新的现金来源
包括各种形式的期权、期货、证券化贷款和证券 化资产,以及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筹措资金等。 银行的这些新金融业务属于资产负债表外活动或 资产风险管理新方法。
后方可提现使用。
2008.8.25
二、现金资产的来源
(一)资产类现金来源
银行投资于各种短期证券,这些短期证券到期或出售后可取 得现金;该类现金来源通过资产管理取得。
现金:银行持有的现金
存放央行的超额准备金:如银行在央行的准备金超过
法定额度,可取出满足临时性现金需求。
短期证券:各种短期政府债券及其他各种即将到期的证
在最低水平,以保证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存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盈利能力。 存量过大,银行付出的机会成本增加,影响银行盈利性; 存量过小,客户的流动性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流动性
风险增加,直接威胁银行经营的安全。
将现金资产控制在适度的规模上是现金资产管理的首要 目标。
2008.8.25
商业银行灵活调度头寸最主要的渠道或方式是同业拆借。 银行通过建立广泛的短期资金融通网络,在本行出现资金 短缺时,及时地拆入资金;在本行资金暂时剩余时,及时 将多余资金运用出去,以获得利润。
(2)短期证券回购及商业票据交易
短期证券和商业票据是商业银行的二级准备,也是银行 头寸调度的重要渠道。当银行头寸不足时,可在市场上通 过出售证券回购协议的方式补足头寸;相反,则可通过买 入证券回购协议的方式调出资金。银行也可以通过短期商 业票据的买卖调节现金头寸的余缺。
1、滞后准备金计算法:
第第第 一二三 周周周
计 备 的余额确定本期准备金的需要量的方法 算 金 基 第一周 第二周 保 期 持 计算基期周 周 周
主要适用于对非交易性账户存款的准备金计算。是根据前期存款负债 准
第三周 准备金保持周
按照这种方法,银行应根据两周前的存款负债余额,来确定目 前应当持有的准备金数量。这样银行可根据两周前的七天作为 基期,以基期的实际存款余额为基础,计算准备金持有周应持
合理安排现金资产的存量结构:除总量控
制外,合理安排现金资产的存量结构也具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 银行现金资产由库存现金、同业存款、在中央银行 存款和托收中的现金组成。这四类资产从功能和作
用上看各有不同的特点,结构合理有利于存量最优。
2008.8.25
2、适时调节流量原则 :
随着银行各项业务的进行,银行的资金不断的流入流出, 银行必须根据业务过程中现金流量的变化情况,适时调
券是容易转换成现金的高流动性资产,政府债券具有风险较 小、极易变现的特点。
2008.8.25
各种商业票据:优质的商业票据有良好的变现能力,
风险较小。
其他有变现能力的资产:地方政府债券、其他各
种政府机构债券
证券回购协议:银行在资金充足时可临时购买政府
或其他证券,获取利息收入;同时,证券的卖方同意在 将来某一时间以确定的价格购回这些证券。银行若需现 金,返售这部分金融证券便可以取得现金。
因为中长期证券和贷款是商业银行赢利的主要来源,固定 资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条件,仅从资金调度角度讲, 只要银行通过其他渠道可以获得所需资金,一般不出售这 些资产。只有在以下情况下,银行可通过出售资产的方式 融通资金: 通过上述几种方式不能满足资金调度的需要 预测这些资产未来价格将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目前出售资产确实能给银行带来丰厚的利润
2008.8.25
(3)通过中央银行融资
中行是金融体系的最后贷款人。当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出现 暂时性资金头寸不足时,可以通过再贷款或再贴现的方式, 向央行融资。由于央行再贷款和再贴现是货币政策的操作 手段,银行能否获得央行贷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政 策的需要和银行的经营状况。当央行货币政策偏紧或银行 经营状况不好时,从央行融通资金比较困难。
(3)其他影响因素
向中央银行借款的因素;同业往来因素;法定存款准备金因素;信 贷资金调拨因素;财政性存款因素。
2008.8.25
2、超额准备金规模计算
(1)存款波动对超额准备金需求量的影响:
本旬(月)存款波动周转金需要量 = {前三旬(月)平均关键性存款降幅+保险系数}×历史同期平均展速度
其中: 每旬(月)关键性存款降幅=旬(月)中累计存款下降额-其他因素(如贷款收回) 前三旬(月)平均关键性存款降幅=前三旬(月)累计关键性存款降幅 / 3
2008.8.25
关于存放同业存款和托收中的现金
存放同业存款:
指商业银行存放在代理行和相关银行的存款。
便于银行在同业之间开展代理业务和结算收付。 存放同业的存款属于活期存款性质,随时支用,可视 同现金资产;
托收中的现金:
指在银行间确认与转账过程中的支票金额。 当个人、企业或政府部门将其收到的支票存入银行时, 不能立即调动该款项,必须在银行经过一定时间确认
整现金资产流量,确保现金资产的规模适度
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现金流出时,调出头寸 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现金流出时,调入头寸
适时灵活地调节现金资产流量是商业管理的日常工作和 维持适度现金资产存量的必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