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口与环境ppt2 湘教版优质课件
人口与环境ppt2 湘教版优质课件
确的是:
自 然
①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b;
增 长2
②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d; 率
(%)
③德国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 1
类型一致;④巴西目前人口发展 0
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
abc d
时间
A.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 ②④
2、影响我国“民工潮”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B、人口增长过慢,甚至零增长和负增长:发达国家 老龄化带 劳动力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来的问题 社会(家庭)负担过重
解决措施:
鼓励生育,接纳外来人口。 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年轻型 人口增长过快
老年型
人口增长过慢,老 龄化现象严重。
▲3.环境的限制性
①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
a
中国的人口增长
中国近现代人口增长图
人口问题
A、人口增长过快:存在于发展中国家 (1)环境承受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有 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
带来的问题:(2)人均拥有的资源和产品少,影响生活 水平,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 (3)就业困难,影响社会的稳定
解决措施:采取控制人口的政策(如计划生育),发 展社会经济,发展教育等
C.政治因素
D.文化因素
地域 ▲7.外国文化与人口
文化 ①地域文化的概念
a
与人 ②外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b
口 ▲8.中国文化与人口
消极影响
加强与外界经济、科
迁 技、思想、文化的交
出 流,有利于社会经济
地
的发展,提高经济收 入,缓解劳动力压力
青壮年劳动力 减少、人才的 外流
迁 缓解劳动力不足,促 带来某些社会问
入 进文化交流,有利于 题,如对交通、
地 资源开发利用
住房产生压力, 加剧环境问题
1、根据右面某国人口自然增长 人
率变化曲线图,判断下列选项正性比 女 性更富有迁移动力
青年比少年和老年迁移的比重更大
80年代中期以来的迁移
主要表现:流动人口大量逐年增加、 自发流动
迁移方向:
1) 农村→ 城市 2) 内地省、自治区 → 沿海城市、
工矿地区
最根本原因:城乡、内地沿海收入 差距加大
切入:谈谈我国当前民工流动的利弊?
积极影响
√
(4)大批中国农民赴科威特等国务工 √
外籍工人
讨论 以城乡迁移为例,讨论
人口
迁移的推力和拉力因素。
“推拉理论”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举例
A. 经济 B .政因治素
因素(主要) ① 政治迫害 ② 战争 ③国家政策
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吸引人口迁入 1972年乌干达亚裔被独裁者驱赶迁往英国 许多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成为难民 我国历史上的移民戌边
必修Ⅱ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节次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人口 ▲1.人口增长
增长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
a
模式 ②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
b
▲2.人口增长模式 ①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b 及地区分布
❖1、理清人口 “三率”的关系
人口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2、用“三率”的表现来 质性描述人口增长模式特点
境 环境承载力 源
最大的人口规模 和经济规模
森 土 矿水 林 地 产资 资 资 资源 源源源
一个由许多块长短 不同的木板箍成的木桶 盛水量的多少不是取决 于其最长的木板,而取 决于其最短的木板,这 就是“木桶效应”。
假如各块桶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 么“木桶效应”揭示了一地区或国家的环 境人口容量将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 的数量(最短的桶板) 。
人口 合理 容量
▲4.人口的合理容量 ①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②人口容量的特点及影响人口合理容
b b
量的因素
口规模环环和境境经承承济载载规力力模是。满足与最低人生口存合标理准容下量的人
人口合在理一容定量区是域满,足在健一康定而时不期算内奢侈生活 条件下的人口数量。
适度人口规模
环
人口合理容量 资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初期
工业革命—19 世纪末 (欧洲)
地区分布
20世纪50年 代后发展中 国家
现代型
20世纪以来 发达国家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大致有哪些人口发展模式?
出生率 死亡率
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
练习 :下面图形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 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 高的国家是?
三要素
县 A、空间移动 (行政区变化)
B、时间较长 (一年)
级
C、改变住所
实例分析
判断下列人口流动行为是否属于人口迁移?
(1)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 √
基本上属于3或4年的定居异地行为
?X (2)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 每周性流动
(3)王艳随全家从甲县搬到乙县并转入当地
中学读书
07年广东地理卷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 图(图8)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 (图9),回答17-18题。 17.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18.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 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 ≥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 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 化社会的时间在 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 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
社会文 C .化因素
生态环 D .境因素
④ 民族歧视
宗教迫害
⑤ 水灾
1947年印巴分治1 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 巴基斯坦
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 水 灾引发饥荒,许
多农户迁往美国
⑥ 旱灾
20世纪80年代非洲撒哈地区的 干旱造成了
大规模的环境难民
⑦家庭和婚姻 因与外国人结婚,迁居到国外
E .其他 因素
▲5.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①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
a
人口
迁移 ▲6.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b
②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c
概念区别 人口迁移 和 人口流动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时间限度 永久性或 临时或
差
长期性 短期
别 定居地变更 变更 不变更
联系
都发生了空间位移,
是人口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模式特点
采集、狩猎经济
生
产
手工劳动为基础的
力
自然经济
发
展 水
科技为基础的工业 化生产方式
平
知识、科技、文化
为基础现代化经济
高--高--低模式
高--低--高模式 低--低--低模式
❖3、理解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
“高--高--低” 模式
高--低--高模式 低--低--低模式
原始型 传统型 过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