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创新教学于良彩
英语新课标对英语教学目的和意义、教学内容和方法赋予了新的含义,要求教师必须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通过推陈出新,使英语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用英语教英语,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提高交际能力
教师应坚持用英语教学,创造出和谐的英语环境,就可使学生自然地接受英语熏陶,提高交
际能力。
如:Look at the blackboard;Open your books;Listen to me;Listen to the tape;Stand
up;sit down,please;Read after me,please; Thank you very much;Good;Very good……这些课
堂用语,教师在课堂上用英语多次重复使用,有时借助动作、表情、暗示等让学生理解,渐
渐地学生就听懂了、会说了。
二、设置语言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生活氛围中提高交际能力
教育学认为,模拟教学能使学习者扮演环境中的角色,从事指定的活动,以达到一定的学习
目的。
今日的课堂活动不再是讲与练的比重问题,而是使课堂的各种活动都带有模拟交际性质,并组成一个生动活泼的整体。
也就是围绕有语境的篇段进行模拟交际性质的信息交流,
使学生在自由欢快逼真的情境中交流思想、提高能力。
如在教学七年级的问路和指路时,可
以把教室内的走廊和过道设置成道路,ask and answer like this:I want to play with you,how
can I get to your seat?Let the other students answer the question one by one.让学生在实践中掌
握指路和问路的方法。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生活中提高交际能力
要使学生在娱乐中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比赛竞争中增强英语交际能力。
学习就是探索,
而探索就是乐趣。
四、激发求知欲,增强思维的自觉性
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是交际工具,若想用英语阐述自己的观点,不先思考,怎么讲得出?
进行英语会话、做英语练习、学习英语的基础知识都需动脑筋考虑。
在学习中一个学生愿不
愿意动脑筋,喜不喜欢积极思考,是他思维能力能不能发展的首要条件。
因此,在英语教学
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思维活动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就显得
非常重要了。
如学生把单词或词组孤立地去记,往往比较乏味、难记,教师在教一些词或词
组时要启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可以用单词或词组进行造句,适当造出一些幽默甚至荒诞的
句子来,则更容易记忆。
五、以听说为主,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语感
语感就是对语言的自我感受、领悟的能力。
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反映了使用者对语言的理解能
力和运用能力。
学生学习外语语音、词汇、语法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对外语的感知,认知
是从无到有、从简到繁。
因此,外语教学的“听”“说”也应该从培养语感入手,以听说为主,
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使他们大胆开口,能听、会说,排除学习外语的心理障碍。
学任
何语言都要语言环境,让学生自编、自演短剧,用英语讲述短小精彩的故事,通过集体交流,会有效地增强语感。
可举行适当形式的小型竞赛。
学生都有自己比别人强的心理,参加小型
比赛,如听力、朗读、讲故事等,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随时准备提取大脑中储存的信息,竞赛中思考、表达的过程又是对平时知识集中、概括的过程,这样便增强了语感。
六、不断吸收新知识,把课本知识和现实联系起来
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师生要不断吸收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材料,及时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重大事件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话题,用课本知识去分析当今国内外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原因和背景。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还有利于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改变思维方式
多媒体形象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拉近学生同英语教学内容的距离,所有语言呈现都伴随相应的图像、动画或生动的过程演义,避免了抽象的解说和枯燥的练习,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为此,我们要利用现代教育媒体仿真性、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为中学英语教育营造英语语言环境。
如《Wh at’s your favorite food?》(Part A),我利用网络资源给学生设计了两个任务(情境结合)。
A1:早上9点3个朋友到你家来——你很高兴——进门迎客——把他们介绍给你的妈妈——你们一起玩——妈妈想留他们吃午饭却发现食物不多,得去购物——于是你去问你的朋友他们想吃……A2:你乘飞机去旅行,中饭时间到了,空姐推着餐车来供餐——空姐因感冒喉咙不好——你主动帮助——问乘客他们午饭想吃……以上两个任务的设计目的是要求学生置身于开放性的语境中,通过体验、合作和交流,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加工、重组、创造,同时很好地掌握目标句型:What would like?I’d like…for lunch.学生根据任务的设置,自由组合成组,课堂变成了几个家庭、几个机舱。
片刻之后,学生纷纷要求展示“风采”,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而上来表演的小组均语言流畅、准确,表情丰富,动作到位,均发现有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使语言和情境浑然一体,表现出同学们很高的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总之,英语教学创新,有效地体现新教法,给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的同时,使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和口语运用能力得以发展与提高,提高了中学英语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