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人际沟通的理论汇总
2.表演框架(游戏规则) 人们内化了的现存的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 是一系列的惯例和共同理解,是人们在社会 生活舞台上进行演出的依据。 诸如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伦理道德、人际 礼仪等等
约哈里之窗:人的内心世界被分为开放区、盲目区、隐秘 区、未知区四个区域。 开放区(公开):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区域; 盲目区(盲点):他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区域; 隐秘区(隐私):自己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区域; 未知区(潜意识):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区域。
(二)边界管理的主要内容 决定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向谁透露必要 的信息,以及如何回应对方的要求以保持恰当 的边界。 (三)影响边界管理的常见因素 文化背景 性别差异 个人动机 情境需求 风险评估
三、戈夫曼的戏剧理论 (一)基本观点 探讨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运用 符号设计、展示自己的形象, 即如何利用符号进行表演,并 使表演取得良好效果。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舞 台,所有红尘男女均 只是演员罢了。上场 下场各有其时。每个 人一生都扮演着许多 角色,从出生到死亡 有七种阶段 。” (莎 士比亚:《皆大欢 喜》) 在恋爱关系开始的头 三个月,你并不是你 自己,而是你的形象 大使。
(二)三个假设 人根据意义来行动; 意义是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 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三)主要论点 心灵、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 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心灵是社会过程的内化 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 个体的行为受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 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I)和客我(Me)互 动的结果
(一)基本观点 《思想、自我与社会》 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 际关系是通过符号互动实现 的。符号互动的实质是意义 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意义是人对人、事、 物的认识,是人给 认知对象赋予的含 义,是人类以符号 形式传递和交流的 精神内容,包括意 向、意图、意思、 思想、观念等等。
Personal Communication 人际沟通
7 人际沟通理论
第一节 管理理论
一、不确定性削减理论(查尔斯· 伯格) (一)基本观点 关于人际沟通中人们如何对待由于信息 不充分而导致的不确定性的理论。 人际沟通中,尤其是与陌生人相处时, 信息不充分导致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导 致焦虑和压力,为降低焦虑和压力,人 们会努力获取、传递相关信息以减少不 确定性。
你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 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断章》)
(三)削减行为效果的影响因素 对本文化的认同程度、对人际沟通的 信心,对不同文化的了解、是否熟悉 对方的语言
二、面子管理理论(斯特拉·丁-图美) (一)面子 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一个人的自我形象, 包括有关尊敬、荣誉、地位、联系、忠 诚的感受,即一个人在自己文化许可的 范围内以任何方式获得的良好的自我感 觉。
(二)主要观点 1.表演人生 人生是一场表演,社会是一个舞台。 表演分为两种:一种是不知道自己在表演,即不 自觉的表演;另一种是知道自己在表演,即自觉 的表演。 人际沟通的过程就是人们表演“自我”的过程。 但这个“自我”并非真实的自我,而是经符号乔 装打扮了的“自我”。 在某种意义上,符号本身具有欺骗性。
(二)面子工作(facework) 人们用来建构和保护自己、他人面子和 威胁别人面子的交流行为。 指向:自己还是他人? 性质:积极还是消极?伤害还是维护? 时间:预防还是修复?
(三)影响面子工作的因素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权力距离 个体差异
三、边界管理理论(桑德拉·佩特罗尼奥) (一)定义 关于人际沟通中人们如何对公共领域和私 人空间之间的边界进行管理的理论。 边界是指在思想和情感上愿意与对方分享 和(非私密性)不愿意与对方分享(私密 性)的界线。 边界管理以风险评估为基础。
信息:消除人们认知上的不确定性(申农) 人际沟通的核心是对不确定性的管理。 人们削减不确定性的努力程度通常与不确定性和利 益呈正相关。
(二)两个方面 1、认识自己,尤其是他人 眼中的自己 主观性自我意识和客观性 自我意识 重点是别人怎么看你 2、了解他人:被动策略、 主动策略、互动策略(信 息交换)
(二)自我意识的三个阶段 1、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2、 做出行为后,设想他人对自己行为 评价 3、 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 价自己行为
(三)“镜中我”与人际沟通 在库利看来,传播是“镜中我”形成过程中 “唯一”的关键要素,也是个人与社会互动 的一个纽带。 传播(尤其是人际沟通)是形成“镜中我” 的主要机制。人际沟通的过程,就是互相 “照镜子”的过程,也是符号互动的过程。
思考:我们如何认识自己? 通过他人的反馈认识自己 通过与他人的比较认识自己 通过与自己的比较认识自己 通过内省认识自己
二、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 通过分析日常环境中人们互动的方式、 机制和规律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也 叫象征性交往理论。 象征:用具体事物表达抽象意义。通 常表现为各种符号的运用。
第二节 符号互动理论
一、库利的“镜中我”理论 “镜中我”也叫“社会我”,即他人认知和评价中的 自我。由于与他人的交往而形成的关于自我的感觉。 (一)基本观点 《社会组织》 “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 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 评价、态度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 面“镜子”形成自我意识,完成自我评价。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观,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古 为镜可以知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