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验人员岗前培训材料

试验人员岗前培训材料

试验人员岗前培训材料北京铁研徐盐铁路监理站中心试验室按照业主要求和工作开展需要,将于2016 年2 月底对本试验室新进场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培训内容是试验工作控制要点及工作方法。

1、水泥质量检验1.1合格条件水泥质量保证资料(指“水泥出厂合格证”或“水泥试(化)验报告” )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方为合格。

水泥供应商应为业主指定的合格供应商,承包商不得在业主指定范围以外擅自自购水泥。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其内容应包括:出厂日期、品种、牌号、等级、合格证编号,厂检验部门印章及部门负责人、检验人员的签名应齐全清晰。

其中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烧失量、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等技术指标均应符合国家的规定。

凡无出厂合格证或出厂后存放时间过久(一般常用水泥超过三个月,快硬水泥超过一个月)的水泥和对材质(包装)有怀疑的水泥,均应监督承包商按规定取样进行复试,其结果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按试验结果确定使用范围。

依据工程特点和所处环境条件,核查承包商所选用水泥品种等级是否正确,使用的工程部位和对象是否明确。

核查现场使用的水泥是否与出厂合格证或试验单标明的品牌、等级及批量一致。

1.2技术要求与标准常用五种水泥的国家标准为:GB17《5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其品种标号和品质指标见上述规范。

常用五种水泥的品质指示:①氧化镁:熟料中氧化镁含量不得超过5.0%,如水泥经压蒸安定性试验合格,则水泥中氧化镁含量允许放宽到6.0%。

②三氧化硫:矿渣水泥中不得超过4.0%,其余品种水泥不得超过3.5%。

③烧失量:Ⅰ型硅酸盐水泥中不得大于3.0%,Ⅱ型三酸盐水泥中不得大于3.5%。

普通水泥中不得大于5.0%。

④细度: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大于300m2/kg ,普通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80μm方孔筛余不得超过10.0%。

11⑤凝结时间: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12 小时。

⑥安定性: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⑦强度:水泥强度等级按规定龄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来划分,各强度等级水泥的各龄期强度不得低于GB175第6.8 条或GB1344第6.6 条表中所列数值。

复查试验a、取样方法:水泥需要复查试验时,其取样方法和试样数量应为:同一品种、同一等级、同一出厂批量(500t 为一个出厂批量,不足时也作为一个批量)的水泥为一个取样单位,从不同部位的20 袋(散装水泥20 处)中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2kg,试样应充分拌合均匀,用洁净密封桶(袋)包装,即送试验单位(对水泥品质有争议时,使用单位应通知水泥厂共同取样)进行复验。

b、水泥复查试验报告水泥复查试验的技术鉴定结果,由试验室发出“水泥试验报告” 。

1.3核查方法核查水泥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填写是否齐全,各试验项目和结果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品质指标)。

使用的水泥品种、等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核对合格证与使用时间是否相符。

将水泥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单上的代表批量汇总,对照水泥提料计划(或材料汇总表)的需用量,看是否基本一致。

水泥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必须和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设计报告单、试块强度报告单上的水泥品种、等级、厂牌相一致。

核对其出厂日期和实际使用日期,看是否超期使用。

水泥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单上的抗压、抗折强度均以28 天标养为准,作为技术鉴定水泥质量是否合格的依据。

3 天或7 天强度值仅供快速测定时参考。

根据施工图、工程进度、水泥进场日期、施工日志及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等,核查使用水泥品种、等级是否一致,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

1.4处置水泥出厂合格证经核查为不合格时,该批水泥不准使用到工程中去。

水泥复查试验结果评定为不合格时,应监督工程负责人在水泥试验报告单“备注”栏填写该批水泥的处置和去向,并检查落实。

2、混凝土用砂质量检验2.1合格条件应是坚硬耐久(指坚固性测试或坚固性压碎指标合格者)粒径在5mm以下的天然砂(河砂、海砂、山砂)。

硬质岩石加工制成的机制砂,必须符合《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424的规定。

每批量均有材质试(检)验合格单。

有害物质含量均在规范限定值以内。

2.2质量标准与检验铁路工程混凝土用细骨料材质和使用要求应按TB10424标准的规定执行。

铁路工业、民用建筑混凝土工程用细骨料应按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13)规定执行。

3、混凝土用碎石及卵石质量检验3.1合格条件使用粗骨料必须是符合标准要求的岩类与强度限量以上的岩石破碎成的碎石或卵石。

若遇目视分辨困难或混成介于两种岩类之间的粗骨料,应取样试验决定,要求其最低抗压极限强度不低于强度限量。

不含有可能引起碱骨料反应的无定形二氧化硅含量。

粗骨料中有害物质含量均在限量或要求标准之内。

不允许存在煅烧过的白云石或石灰石的颗粒。

3.2质量标准及检验铁路工程混凝土用粗骨料材质和使用均应按TB10424标准的规定执行。

铁路工业、民用建筑工程混凝土用粗骨料均应按国家建筑工程总局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的规定执行。

当怀疑含有可能引起碱骨料反应的无定形二氧化硅时,按行标(JGJ53)的规定进行检测;执行国际(CECS48:93)的规定将代表性砂或石料破坏成标准粒度,制成标准水泥砂浆试块,以高蒸压养护后,测其变形,以膨胀量≤ 0.1%为限。

粗骨料中有害物质含量超过限量标准要求时,通过专门检(试)验,证实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且符合设计要求时亦可采用。

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混凝土工程和资源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且为试验证实后,允许直接采用单粒级的颗粒级配,但必须在能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前提下采用。

4、混凝土拌合用水质量检验4.1合格条件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均为合格水。

对水质有怀疑时必须进行规定的各项批标的检验。

影响混凝土凝结时间差不大于30 分钟的水。

使混凝土强度不低于标准强度90%的水。

不降低混凝土耐久性,不加快钢筋腐蚀和不导致预应力钢筋脆断的水(一般指Na-CI 含量超过标准)。

不污染混凝土表面的水(一般指油脂)。

4.2质量标准及检验城乡饮用水质均须符合国家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若系城乡居民的生活饮用水,水质也无怀疑时亦可直接使用。

铁路工程混凝土拌合和养护用水质标准执行TB10424第5.5.1 条—第5.5.3 条规定。

铁路工业、民用工程混凝土拌合和养护用水质标准均按建设部《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执行。

5、混凝土的外加剂质量检验5.1掺用外加剂的有关标准和技术条件混凝土外加剂的定义均以国标《混凝土外加剂分类命名与定义》(GB8075)为准。

并应执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规定。

以其对混凝土的不同作用可分为早强剂、减水剂、引气剂、防冻剂、密实剂(防水剂)、速凝剂和缓凝剂等等。

各种混凝土外加剂都必须是经过鉴定,计量认证合格厂家的产品,均须有出厂检验合格证,标明名称、用途、有效物质含量和推荐掺量以及使用注意事项等说明资料。

现场应对外加剂分类分批存放,防止变质。

使用前应经过试验,以确定其性质、有效物质含量、配制方法和最佳掺量。

外加剂质量评定与测试均按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8077)执行。

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指标应符合GB8076第2.1 条表中的要求。

铁路工程混凝土外加剂还应按TB10424第6.2.4 条规定执行。

5.2外加剂的使用与注意事项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①可用于抗冻、防渗、抗硫酸盐混凝土,泄水严重的混凝土;贫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及对饰面有要求的混凝土等。

它不宜用于蒸养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

②掺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混凝土含气量限值见GB50119 第4.2.1 条中表4.2.1。

③应以溶液掺入拌合水的方式为好。

④可与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复合使用,亦要单独使用,但配制溶液时,注意若产生絮凝或沉淀时应加热溶解或分别加入搅拌机内。

⑤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宜大于5min 和小于3min 。

从出料到浇筑间的停放时间不宜过长,采用插入式振捣时间不宜超过20s。

缓凝剂及缓凝减水剂:①可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炎热气候下的施工和长距离运输需长时间停放的混凝土②不宜用于日最低气温5℃以下施工的混凝土;不宜单独使用于有早强要求的混凝土及蒸养混凝土。

③贫混凝土中不宜单独使用柠檬酸、酒石酸钾钠等缓凝剂。

④缓凝剂及缓凝减水剂常用掺量见GB50119第4.2.1 条中表5.2.1 表中5.2.1。

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①可用于蒸养、常温、低温和负温(最低气温低于-5 ℃)条件下施工的有早强和防冻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②在下列结构中,不得在钢筋混凝土中采用氯盐、含氯盐的复合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a、在相对湿度大于80%环境中处于水位长降部位的、露天的或经常受浆淋等情况下的结构。

b、与镀锌钢材或铝铁相接触部位的结构,以及有外露预埋铁件而无防护措施的结构。

c、与含有酸、碱或硫酸等侵蚀性介质相接触的结构。

d、经常处于温度为60℃以上环境的结构。

e、使用冷拉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配筋的结构。

f 、给排水构筑物、薄壁结构。

g、含有活性骨料的混凝土结构。

h、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③含有强电解质无机盐类的早强剂如硫酸盐早强减水剂,不得用于下列结构:a、与镀锌钢材或铝铁相接触部位的结构;以及有外露钢筋或铁件而无防护措施的结构。

b、含有活性骨料的混凝土结构。

④硫酸纳溶液宜随配随用,其浓度不得大于20%,使用前如有沉淀应加热溶解后使用。

以粉剂掺入的外加剂如有受潮结块,应通过0.63mm的筛后方可使用。

⑤常用早强剂的掺量见GB50119第6.2.1 条中表6.2.1 。

⑥常用的复合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组分及剂量见GB50119附录四。

防冻剂①在日最低气温为-10℃、-15℃、-20 ℃时,采用覆盖保温措施时,可分别采②用规定温度为-5 ℃、-10℃、-15 ℃的防冻剂。

③氯化钙与引气剂等复合使用时,应先加入引气剂等,经搅拌后再加入氯化钙溶液;钙盐与硫酸盐复合使用时,应先加入钙盐溶液,经搅拌后再加入硫酸盐溶液。

以粉剂直接加入的防冻剂,如有受潮结块应碾碎通过0.63mm筛后方可使用。

④氯盐防冻剂可用于混凝土工程,掺量应符合GB50119第7.1.9 条表7.1.9 中的规定。

⑤氯盐阻锈类防冻剂,可用于钢筋混凝土工程,应符合GB50119第7.1.9 条表7.1.9 中规定。

⑥无氯盐防冻剂,可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但硝酸盐、亚硝酸盐类外加剂不得用于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以及与镀锌钢材与铁件相接触部位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⑦防冻剂中防冻组分与掺量应符合GB50119第7.1.9 条表7.1.9 中的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