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台湾文创产业发展考察学习报告

台湾文创产业发展考察学习报告

台湾文创产业发展考察学习报告
根据公司的安排,10月23日至27日,我参加了由省委宣
传部组织,文化产业发展处调研员盛大文率队,各地市文化主
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主要文创企业负责人一行赴台湾考察学习,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行程基本情况
17日下午到达台北后,考察了台北故宫博物馆文创产品。

18日开始听取了五场授课,考察了四个园区。

上午在台湾实践
大学听取台湾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董泽平博士题为“全球华人文
创世纪与两岸文创产业竞合战略”的授课,下午听取TALES神
话言品牌创办人曾国源先生题为“文化创意与品牌营销”的授课;19日上午听取实践大学创意产业博导李智仁博士题为“台
湾文创产业发展与创新运营”的授课,下午考察华山创意文化
园区;20日上午听取宜兰县文化部门前负责人林秋芳女士题为“台湾文化创意园区发展与经营——以宜兰为例”的授课,下
午听取TXA创业家私董会负责人徐竹先博士题为“跨界创新与
价值创造策略”的授课;21日上午考察松山文创园区,下午乘
车赴南投;22日上午考察南投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下午考
察台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23日返程。

二、了解到台湾发展文创产业的几点做法
1、政府扶持推动。

2009年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小组”,制定了“创意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案”;2010年
制订“文创法”、“加强投资文化创意产业实施方案”及一系
列相关政策,成立“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办公室”,安排100亿新台币投资文化创意产业。

从政府的角度,形成助成长(创业圆梦、创新服务计划、人才计划)——拓市场(孵化器、加速器)——增实力(投融资、专项贷款)的产业服务链。


政策引导下,文创产业得以迅猛发展。

2、社会参与热情。

在政府引导下,企业、个人、社会团体
积极参与,热情高涨。

如宜兰县由文化主管部门牵头,在每个
村设立文化空间,招募志愿者干事,分主题分时段不断举办各
类展览、培训、沙龙和比赛,激发民众对文创的热情。

而企业
则十分注重创新,根据企业的特点特色不断研发出自己的主导
产品、系列商品、创意精品。

3、跨界整合创新。

台湾积极向日本、韩国学习借鉴,大量
使用IP营销概念,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做到跨界的
资源整合创新。

如原本没落的台湾本土木偶戏“霹雳”,通过
与声光电等科技相结合,在内容上也不断创新,产出了电视剧、电影、游戏、玩偶等衍生品、电子商务等一系列产品,其虚拟
人物还成为华硕电脑等商家的品牌代言,价码不逊一线真人偶
像明星,该公司已于2013年挂牌。

再如,松山文创园区内有一
展台,展示可由游客自行DIY的手工印染(类似五花肉花纹图案)纪念品,居然是一家肉产品公司(台湾农畜产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跨界文创。

4、设立园区集聚。

台湾的文创园区比较多,几乎每个市都有,其文化机构的资产管理部门为主管单位。

通过集聚文创企业,营造文创氛围,营销台湾文化品牌,提升国民素质。

园区
大多使用遗留的工业厂房改造而成。

如我们考察的台北华山文
创园区和台中文创园区由酒厂改建、松山文创园区由烟厂改建。

园区由政府投资改造,大多由政府补贴运营,园区内有大量的
展览、演出等交流活动。

各园区间也会有频繁的交流、互展等。

园区运营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完全政府运营(南投台湾
工艺研究发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和培训;二是政府运营、
部分服务外包(台中文创园区),如外包的有招商、酒店(BOT
模式50年)等;三是整体招标外包运营(台北华山文创园区)。

不论哪种方式,园区都是依靠政府补贴运作。

园区实质就是文
化品牌的营销平台。

台湾园区志愿者体系非常成熟,服务人员都是志愿者队伍。

如南投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正式编制员工仅2名,聘用7名,志愿者约300名左右,大多为社会招募;而台中文创园区志愿
者则大多为当地大学生。

三、几点思考
此次学习由于时间紧,与老师的交流互动时间偏少,在考
察园区时未能与园区的管理层互动请教,感觉深入了解的不够,现仅就学习了解的情况做些个人粗浅的思考。

(一)关于文创产业发展
1、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在现有的基础上可围绕整合资源和
主导文创方向出台相关政策。

台湾地区的文创之所以处于领先,
一定程度上在于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甚
至立法,形成了一条扶持产业的完整的政策链。

2、建立无形资产评价制度。

文创产业重点在于其无形资产,如果没有完备的无形资产、知识产权的保护、评价体系,会大
大打击创新、创意的积极性。

3、建立信用评级制度。

对文创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有利于
引导企业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对接。

4、政府开放大数据。

利用建立的城市数据中心,对不涉及
个人隐私、公共安全的相关信息,可开放给企业,企业可针对
大数据进行分析,掌握市场需求,创新开发产品。

5、发挥社会力量。

发挥社会团体、热心企业、网络交流群
的力量,了解民众、企业的文创需求,不断举办各类培训、展览、竞赛交流活动,激发民众热情与创意灵感,塑造城市文化
形象和品牌,打造软实力。

6、产业国际化。

采用国际时尚手法和流行方式,如视学艺术、卡通形象为切入点,根据企业自身生产优势,导入文创概念,做到文创产业化、产业文创化,通过文创带动传统产业升
级转型。

如成都宽窄巷两只熊猫形象(宽宽、窄窄)、四川博
物馆的卡通人俑、鼓浪屿的卡通郑成功,还有苏州园林、扬州
炒饭……,在植入IP的同时创新设计集文化与实用功能于一体
的文创产品,并实现产品产业化。

(二)关于产业园区发展
总体来说,台湾过于偏重文化与艺术层次,缺乏商业与管
理机制与人才,大陆则过于偏重商业与园区硬件的开发,缺乏
创意研发与中高级管理人才。

7、政府支持。

(1)政府出资建设园区,完善园区的基础
设施,明确主导产业(文化)方向,避免相类似园区冲突重复。

(2)除了租金等政策支持外,还要在运营上给予支持。

如每年
各政府单位举办的相关展览、宣传、论坛等活动,可指定放在
园区举办。

(3)政府将园区纳入指定文化旅游体验点,出台政策,鼓励旅游企业设计到旅游线路产品中,将园区作为本市对
外文化宣传的主阵地。

8、主题突出。

入驻的企业,公共场所的雕塑、导向牌、休
息椅等要体现园区的文化主题,如酒厂改建华山文创园区定点
吸烟处使用酒瓶、酒坛做烟缸,很有特色。

要设有游客中心作
为集中宣传的窗口,确定游览路线和导览词。

9、建立志愿者体系。

充分发挥在校学生、退休人员中对文
创产业有兴趣的人员,成立志愿者队伍。

既可以提升市民素质,又可以节省运营开支。

10、建立孵化软平台。

建立园区企业平台,聘请知名的企
业导师、创投导师、技术导师,为企业提供各类咨询辅导服务。

组织企业对外、对同行、对资本市场进行交流,组织承接大型
企业创新课题,鼓励跨界创新,举办各类论坛、创新竞赛等。

11、做企业的“军火”供应商。

借鉴深圳柴火创客空间经验,为企业提供各类创新工具、原材料,成为企业的上游供应商。

台北松山文创特区的前身是「松山烟厂」,1998年停止生产,2001年由台北市政府指定为市定古迹,2010年正式转型为
松山文创园区,古迹建筑依旧保存,是近年国内外艺文展览办
展的热门场地,例如史努比65周年特展、迪士尼90周年特展、Hello Kitty40周年特展等,还有好逛的松烟小卖所和诚品生
活店,大名鼎鼎的吴宝春面包就开在这里。

台北华山文创园区的建筑群前身是清酒厂,闲置10年后经
过多方努力转型成多元化的艺文展演空间,至今已承办过樱桃
小丸子25周年特展、米飞兔60周年特展、小王子特展等;进
驻的商铺也十分多样,例如周杰伦和刘谦等人合作的DejaVu餐厅、五月天玛莎的离线咖啡、VVG旗下的好样思维等,还有专
门播映小众佳片的光点电影院。

台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前身为公卖局第五酒厂的台中旧酒厂,是目前台湾现存五大酒厂中保存最完整的一个。

保留历史
建筑后定位发展成台湾建筑、设计与艺术展演结合的文创园区。

韩国的泰迪熊博物馆就曾在此展览。

南投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由原草屯商工旧有图书馆整修
而成。

内有工艺品展售区、工艺特色餐饮区、工艺阅读坊、工
艺数字互动展示区、国际会议厅及3D立体电影院等。

结合本土
工艺和台湾文化特色,提供民众一个全方位享受数字化及工艺
特色的空间,完整传达台湾特有的工艺风格与魅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