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农业考察报告应台湾“中华两岸农业交流发展协会”邀请,市委副书记朱贤良率XX农业考察团于4月9日至17日赴台湾考察访问。
考察团前往台北、花莲、高雄、台南、嘉义、南投等地,考察了台湾农业协会、台南县农会、永康市农会、南投县农会、新光兆丰农场、威奈联合科技公司等,与之座谈交流,学习借鉴台湾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考察团一行参加了高雄半屏山两岸经贸旅游文化交流协会成立仪式;分别会见了中国国民党高雄市党部主委许福明、高雄市议会议长庄启旺、副议长黄石龙;拜访了台北市XX同乡会和著名温籍台胞、XX市荣誉市民黄美英女士、吴昌涛先生,与在台的XX乡亲畅叙乡情。
XX农业考察团此次赴台交流的主要任务是参观考察台湾农业相关机构,学习借鉴台湾农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推动我市农业转型、产业升级提供参考。
考察中,我们以实地查看、资料查阅、会议座谈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进行,整个考察活动主题突出、安排有序、内容丰富、成效良好。
现将有关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台湾农业的基本情况与特点目前台湾农户总数超过78万户,农业人口400多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8%。
农业就业人口近95万人,约占就业总人口的10%;耕地面积共873378公顷,其中水田占459335公顷,旱地414043公顷,平均每户耕地面积约1.08公顷,每户人口4.96人。
台湾主要农产品有稻米、生猪、家禽、虾蟹、鳗鱼、鱿鱼、鲔鱼、砂糖、香蕉、凤梨、柑桔、芒果等,除自给自足外,常年有余可供外销。
稻米播种面积达360000公顷左右,年产稻谷200万吨左右,生猪年生产头数超过1400万头,家禽类年产约1.18亿羽,其中鸡占86%,鸭占11%。
虾类年产约5.7万吨,包括草虾、长脚大虾、沙虾、红尾虾、厚壳虾、斑节虾、剑虾等,种类繁多。
鳗鱼年产量近3万吨,鱿鱼年产量15万多吨。
香蕉年产约17万吨、凤梨25万吨、柑桔类47万吨、芒果20万多吨。
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台湾农业有要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一是区域特色明显。
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台湾积极推出农业综合调整方案,发展“一乡一品,一县一品”,30多年的规划建设,如今农业区域化特色十分明显,已经形成了相对集中、优势明显的区域化生产格局。
二是产业链条健全。
台湾农产品的深加工处理程度较高,并且拥有发达的农产品运销业,在带动农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是农业功能多样。
台湾农业在转型过程中,逐步向二、三产业延伸,随之兴起的旅游观光农业成为台湾农业的亮点,目前全岛农业旅游观光园近2000个。
四是农会作用明显。
台湾农会于1900 年起配合行政区域设置,其100多年来为农服务作用明显,尤其在协助政府推行农业施政上,充分表现中间关键枢纽的角色。
五是科技水平较高。
台湾农业品种的改良、农业机械、食品加工技术、自动化技术研究等方面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二、台湾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做法(一)多业态拓展农业功能。
近年来,除了发展粮食、畜牧、水产、水果等传统产业外,台湾进行了农业多功能开发,农业发展出现了新气象,一些新的业态不断涌现。
例如,台湾为促进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专门颁布了休闲农业的管理办法,并配套相应的政策,鼓励农民举办各种类型的休闲观光农业,从技术、经费、宣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台湾的休闲农业已初具规模特色,已逐步为社会广泛认知认同。
目前,台湾休闲农业主要有观光农园、野生动植物的观赏与研究、品尝野味的休闲旅游、综合性的休闲农场、居民民宿、旅游胜地等几种类型。
我们考察的花莲新光兆丰休闲农场就是一个集合农业、林业、畜牧、观光、动物园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场,占地726公顷,是台湾休闲观农业的典型。
园区内有欧式花园、住宿区小木屋、游客活动中心、大草原、侏罗纪公园、草药花卉区、可爱动物区、乳牛放牧区、观光果园、鸟园区、钓鱼池、名人植树区、柳波湖划船区、曲桥观鲤、龙鱼喷泉、摇控船区、翠影天鹅等。
台南县农会创办经营的走马濑农场面积近100公顷,分成一般游憩、果园游憩、牧场游憩三大系统,设有管理中心、餐厅、农舍、滑草场、亲子欢乐广场、体能训练场、高尔夫迷你推杆场、跑马场及露营烤肉区等,也是台湾非常有典型的休闲农区。
这些农场不仅有效解决了传统农业经营困境,同时也成为能提供休闲服务、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兼之有农产品生产经营和三产服务业于一体的新兴产业,为台湾现代农业发展拓展了新的内容。
(二)多层次建设农会组织。
在考察中,我们发现台湾的农会组织网络健全,是台湾分布最广、影响最大、最为完善、功能最为齐全、运行十分规范的农民组织,有农业推广、保险、供销、信用等四大功能,深受台湾农民的欢迎。
根据台湾农会法,农会分为乡镇(市)农会、县(市)农会、省农会三级,分别接受同级相应农政部门的指导。
各级农会既是独立的法人,可以独立地开展各项工作业务,又与其它农会之间相互配合,下级农会接受上级农会的指导,各级农会共同组成一个系统的组织网络。
农会发挥团体组织作用,组织农民办理农业互助生产合作、农民存贷款业务、农产品运销、农业科技推广,甚至创办银行、农民教育、家政培训等事项,并将农会盈利的60%以上专门用于农业推广事业,政府对农会予以税收减免。
自1900 年台北县三峡镇成立第一个农会至2009年底, 农会总数已经发展到302 个, 包括1 个省农会、1 个台北市农会、24 个县市农会、276 个乡镇市(地区) 农会, 会员总数达180多万人。
农会会员分为正式会员和赞助会员,经营土地1.5亩以上的农民才有资格成为正式会员。
这些农业合作组织在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素质、开拓产品市场、推广农业科技从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并且大大减小了大市场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使生产更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从而改变了小农业面对大市场的困局, 缓和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三)多形式构建运销体系。
台湾农产品的运销主要通过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直销店、产销班(设在农会、合作社等之下的产销组织)等多种形式完成。
批发市场是最主要的形式,花卉、果蔬、肉品、鱼货等鲜活农产品主要通过批发市场来交易。
目前台湾各镇区域均设有不同种类的农产品批发贸易市场,品种齐全、网络健全。
政府鼓励农会建立农产品交易市场,台湾各农会下设有各具特色的农产品产销班,专职负责农产品的收购、分级、包装、运销等各类产后业务,以区域内的骨干农户牵头,以合伙或股份制形式组建而成,使区域内的农业生产经营完全实现产业化运作,支撑和推动了区域农业的发展。
此外,台湾对产品的交易实行免税。
农产品进场交易的费用也很低。
市场建成运营后,明确由独立的市场法人统一进行市场管理,其他部门和机构不得入场干预,避免了多头管理。
(四)多手段推进科技创新。
台湾十分注重农业科技研究与应用工作,采取多种手段推进科技创新,使农业品种的改良、食品加工技术、自动化技术研究等方面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一是重视农业科学研究。
建立农业研究机构,培养大量农业科技人才。
据了解,全岛有农业博士600多人,专门从事农业科技研究。
台湾负责农业科研工作的单位,除“中央研究院”和各大学农学院外,还有政府出资兴办的8个农业试验改良场(所),分别对蔬菜、水果、花卉、茶叶、林木、水产等品种进行改良试验和推广辅导工作。
二是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广体系建设。
大力推广农业科技,使农业科技知识在台湾得到普及,加快了各类农产品品种改良,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三是重视农业人才培训。
目前,台湾一般主持农业事务的骨干普遍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他们学习和掌握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繁育技术,许多人还能熟练掌握及利用电脑咨询网络,促进了农业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
四是重视对农业科研的财政投入。
据了解, 台湾农业科研投入约占每年财政支出预算的15%,科研经费的充足, 保证了农业科研的发展, 从而保证了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
(五)多措施保障质量安全。
为了台湾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台湾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尤为重视。
台湾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十分严格。
一是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和齐全的农产品安全标准。
根据农业生产、流通和检验工作的需要,针对20种不同作物、289种农药,制定了1149项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二是管理部门职责明确,检测体系健全。
由“农委会”、“卫生署”、“标准检验局”三个部门承担农产品进入市场前的检验、市场销售农产品的检验、进口农产品的检验等。
三是推行农产品质量论证。
在果蔬方面推行GAP(吉园,良好农业规范)、CAS(优良农产品)认证,在畜牧方面推行HACCP(食品安全保证体系)、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这些标志对农民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
四是严格实行农产品追溯和市场准入制度。
进入市场的产品均依据标准进行分级包装,注明农产品名称、产地、生产者(编号)、产品等级、供应市场,这样在产品检测发现有质量问题后,就很容易追溯到产品的生产者。
五是台湾农业从业人员素质较高。
通过考察发现,现在的台湾的农业生产者及其经营者的质量意识普遍较强,注重诚信,大多能自觉主动地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和规程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在考察时了解到,阿里山每年举办一次斗茶会,在斗茶会上获奖的农民都非常自觉的只在参赛有限数量的样品茶叶上标著获奖情况,而不会将获奖标识滥用在其它没有参赛的同类茶叶上。
(六)多渠道强化金融支农。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70 年代台湾农业面临的金融瓶颈日益显著,鉴此,台湾当局成立了“农村金融策划委员会”,负责农村金融计划的制定,与台湾土地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台湾省合作金库等农业金融机构以及大量的农业信用保证基金会等全面开展农业放贷业务,为台湾农业的发展注入了大量的资金,使得台湾农业扩大再生产,发展规模经营、采用新科技有了充足的资金来源,为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促进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动力。
在考察中我们了解到,台湾土地银行是政府指定唯一办理不动产(土地)兼农业信用的专业银行,贯彻政府赋予推动住宅、农业及土地政策,发展国民经济建设等专业银行的使命。
台湾合作金库是一具有农、渔、合作金融及工商企业金融的国际性综合银行,其章程就专门规定,以经营银行业务,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并调剂合作事业暨农渔业金融为宗旨,对合作事业暨农、渔业及中小企业融通资金,对拓宽农业投资渠道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台湾农业对XX农业转型升级的启示与思考台湾与我市地理、自然、气候、物种以及生产生活方式有诸多相同或相近之处,台湾农业发展经验对我们启示很多,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一)要把整合优势资源作为推进产业聚集的重要手段。
围绕“优化空间结构、实施规模经营、发挥资源效能、提高土地效益”的总体思路,积极引导农业走集约化、节约化之路,利用有限土地实现不断增收。
要按照把农业功能区建设成为农业科技的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优势农业资源的保护区和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区的要求,全力推进农业功能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