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若干意见》(中发〔2006〕1 号); ✓ 6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
〔2004)〕28 号);
-
1.5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管理的依据
✓ 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 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2005〕52 号);
✓ 8 《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有关工作的意见》 (国土资发〔2005〕196号);
保护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划和依照法定程序而 确定的特殊保护区域。 ✓ 基本农田的数量保护 ✓ 基本农田的质量保护 ✓ 基本农田的环境保护
-
1.2基本农田包括的范围
➢ 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 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 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 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
✓ 需要退耕还林、还牧、还湖的耕地,不应当
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
-
1.4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意义
人口和国民经济发展对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粮食安全
全国粮食总产:1990年起逐年上升;从2000年起,则连续四年产不抵消。 粮播面积:2004年与1998年相比减少了2.15亿亩,每亩单产减少11.5公
斤,其中因播面减少到制定粮食减产占76%。 耕地复种指数:全国理论值160-170%
-
1.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概述
1.1基本概念 基本农田——
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 实行基本农田保护是我国土地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 ➢ 基本农田:从战略高度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为满足国 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社会安定和人口增加对耕地需求, 而必须确保的农田。 ➢ 需求: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蔬菜等
二级类
编码 名称 编码 名,新开发、复垦、整 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 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 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 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 2.0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药 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 变用途的耕地。
✓ 9《关于开展设立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工作的通知》(国 土资发〔2005〕197 号);
✓ 10 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基本农 田保护规划等;
✓ 11 土地调查、土地确权、土地登记、信息系统建设、土 地开发整理等技术标准、规范与有关规定。
-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概述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方法和程序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建设与环境保护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管理措施
-
1.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概述
1.1基本概念
耕地 —— ➢ 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 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
➢ 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 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
➢ 蔬菜生产基地; ➢ 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 国务院规定应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其他耕地。
-
1.3我国基本农田保护的历程
✓ 1.基本农田保护初步提出——建立“旱涝保收”基本农田 (1963)
✓ 2.基本农田保护区初步划定——建立高产稳产基本农田 (1994)
✓ 3.基本农田调整划定阶段——严格控制基本农田减少(90年代 后期)
协调农业生产和非农生产用地的关系——一要吃饭,二要 建设 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安全 基本农田保护是一种政府行为,是政策性很强的一项工作。
-
万公顷 400
300
200
减少耕地 增加耕地 净增(+)减(-)
100
0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年
✓ 4.基本农田大检查——更严格控制减少,建设促保护(2004) ✓ 5.设立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以建设促保护,提高综合生产
能力 (2005)
-
注意: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 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
✓ 铁路、公路等交通沿线,城市和村庄、集镇 建设用地区周边的耕地,应当优先划入基本 农田保护区;
011 水田 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
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012 水浇 地
013 旱地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 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种植蔬菜等的非工厂 化的大棚用地。
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 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 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固定的沟、
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 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土 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GB/T 21010—2007))
-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
一级类
-100
-200
-300
1984-2004年我国耕地增加变化表
-
1.5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管理的依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 ; ✓ 3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
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 号); ✓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
1.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概述
1.1基本概念 基本农田内涵—— ➢ 强调基本农田与一般耕地的内在肥力差异,即耕地自然
生产力高低; ➢ 基本农田与一般耕地所处地段的不同,即农田区位条件
的优劣; ➢ 基本农田是一地时段内人地关系状况的反映,即时段特
征。
-
1.1基本概念 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基本农田实行特殊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土地整理规划 土地整治规划 土地复垦规划
-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是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下,为解决某
个特定的土地利用问题而编制的规划。
我国目前的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主要是为改善和 保护土地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而编制的,如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土地开发复垦 规划、土地整理规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