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决策模型理性决策模型
3
第 1节
政策决策方法模型
2、模型的分类 (1)具体模型:主要指与原型在形态上几何相似的模型。 (2)抽象模型:主要指用语言、符号、图表、数字等抽 象形式反映原型内在联系和特征的模型。 3、模型的特点
(1)相似性和真实性
(2)抽象性和简单性 (3)模拟性和关联性
4
第 1节
政策决策方法模型
一、公共政策模型 公共政策模型是对复杂公共政策过程的 简化表述,它突出了公共政策及政策过 程的本质特征,为处理和解决社会公共 问题提供行之有效的工具。
5
第 1节
政策决策方法模型
二、理性决策模型
理性决策模型,也被部分人称为科学决策 模型,泛指决策者能够依据完整而综合全面的 资料做出合理性的决策。这种模型从规范的角 度考察问题,其基本前提是建立在决策者是 “经济人”的假设之上的。它的基本出发点是, 人们在决策时是遵循效益最大化原则,抉择最 优方案,谋求最大效益。作为决策的主体,始 终坚持理性化活动,不存在任何非理性成分。
30
政治系统模型
环境: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
输入: 要求、支持
转换: 政治系统对社会 进行价值分配 的结构与过程
输出: 公共政策 方案
反
馈
31
三、政治系统模型
(一)几个主要概念: 1、输入:表示政治系统与其他环境之间 的概括性变量,包括了系统外部以一切 可能的方式改变或影响系统的事件。 2、要求:表示构成政治系统环境的个人 和团体为了得到一定的利益或实现一定 的价值理念而以政治系统为诉求对象提 出的采取行动的政策主张。
集团B
政 策 方 案
政 策 方 案
集团A
28
(二)评价
1、缺点:按照集团决策模型的理解,政府在制定 政策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集团决策模型 过份夸大了集团的重要性,既低估了决策者在政 治过程中所起到的独立的又富有创造性的作用, 又没有充分认识到政治生活中其他因素的重要影 响。 2、优点:这种模式把注意力集中到决策过程中集 团的作用上,并以此去认识、分析和处理具有利 益冲突的各种团体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行为,从这 点上讲是富有启发性的。
25
第2节
反映政策影响因素的 理论模型
二、集团模型
美国学者戴伊·杜鲁门和厄尔·莱瑟姆提出。
(一)内涵:政治活动是各个利益集团为影响公 共政策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公共政策是在既定 时间内经过集团竞争达成的一种均衡。 厄尔·莱瑟姆:所谓公共政策,是指某一特定时间 里,团体间的争斗所达到的平衡,它体现了那些 一直试图获取优势的并相互竞争着的党派或集团 之间出现的均势。
13
渐进决策模型
新增加的政策
过去的政策承诺
1950年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14
三、渐进决策模型
2.特点: 1、因为现实政治所推行的是渐进政治,牵 涉利益大的新政策往往会引起激烈争议, 因而只能是渐进的,经过逐渐变迁的过程 再获得共同一致的政策。 2、尽管政策分析经常会出现许多变量,但 渐进分析只注重几个重要变量,方案的考 虑也只限于少数几个。 3、渐进分析着重以已有的政策为前提,不 至于冒险。
17
(四)评价
优点: 1、决策所选择方案与现实状况相差不大,可以 预测; 2、在一时无法搞清人们的各种需求时,渐进方 案会以不断尝试的方式,找出一种满意结果。 3、有利于减少冲突、保持稳定、保护政治体系 自身。 4、渐进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检验所做的抉择是否 正确。 5、渐进方式比较稳妥,容易控制,能及时纠正 错误,不会造成大起大落的状况。
32
三、政治系统模型
3、支持:表示个人和团体赞同、服从政 府的政策行动,如遵守法律、缴纳税收, 接受政治系统为满足要求而做出的权威 性的价值分配,即遵从政策决定。 4、政治系统:社会中相互关联的机构及 其活动所组成的体系。 5、输出:表示政治系统对社会进行权威 性价值分配,制定公共政策并执行,以 此影响环境。
22
一、精英模型
4、在社会制度的基本价值观和维护这一社会 制度方面,杰出人物的看法是一致的。 5、公共政策所反映的不是大众的要求,而是 反映了杰出人物的主要价值观。由于精英一般 持保守主义态度,公共政策的变化将是渐进性 的,而非革命性的。 6、活跃的杰出人物很少受群众的直接影响。 相反,杰出人物影响群众远远超过群众对他的 影响。
15
三、渐进决策模型
3.渐进决策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1)按部就班原则 (2)稳中求变原则
(3)积小变大原则
按部就班、修修补补 的渐进主义者或安于 现状者或许不像个英 雄人物,但却是个正 在同他清醒地认识到 对他来说是硕大无比 的宇宙进行勇敢的角 逐的足智多谋的问题 解决者 。
9
(三)评价
1、缺陷:
(1)对问题的界定达成一致往往十分困难。 (2)决策者受到价值观的影响,选择方案往往会 发生价值冲突。 (3)人们对公共利益通常难以形成一致意见。 (4)决策受时间与资源的限制 。 (5)决策过程中要收集到与决策状况有关的全部 信息是不可能的。
10
(三)评价
23
(二)评 价
合理性 :
1.客观上,现今在任何政治制度下,总是少数 人统治着多数人; 2.在任何社会中,政治精英对政治参与的态度 可能是影响该社会政治参与性质的一个最具决定 性的因素,大众的参与是消极的、有限的; 3.人类政治民主的理想形式是最广大的人民直 接管理国家,但政治民主的内涵在本质上是由社 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只要代议制民 主制依然是现阶段人类政治民主的主要形式,精 英决策就不可避免。
18
三、渐进决策模型
缺点: 这种模式在社会稳定,变迁速率缓慢 时还比较适宜。但社会条件与环境发生 巨大变革时,需要彻底改革现有政策, 这种模式非但起不到应有作用,很可能 阻碍社会的变革。
19
第2节
反映政策影响因素的 理论模型
一、精英模型 将公共政策看成是反映占统治地位的精英 们的价值和偏好的一种决策理论,是托马 斯· 戴伊(T.R.Dye)和哈蒙· 齐格勒(Harmon· Zeigler)于1975年在《民主政治的讽刺》中 提出来的。其基本点是,不是人民大众通过他 们的需求与行动决定公共政策,而是占统治地 位的精英们决定了公共政策,然后由政府官员 和机构加以实施。
12
三、渐进决策模型
(二)渐进决策的内涵与特点
1.内涵 由于多元主体的参与制衡,政府的公共政策实 际上只是过去政府活动的持续,只是根据过去 的经验而对现行的政策作出的局部的、边际性 的调适。 决策不在于专家周全完备的分析,而在于广泛 的参与主体了解彼此的价值偏好,通过妥协调 适实现政策的动态均衡。决策过程是一个稳健 的连续过程。
16
(三)采取渐进模式的原因
1、决策者既没有足够时间、智慧或经费来调查所 有的政策方案,也无法在多种不同的政治、社会、 经济和文化价值相互交错作用的情况下,评估出 每一项方案的成本与利益。 2、作为现实主义者,人们在找到一个“有效办法” 后通常会放弃对“最佳办法”的追求。 3、全新的政策其后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4、渐进主义是政治上的权宜之计。在现阶段多元 的社会环境下,对现有计划进行微调的方案比较 容易达成共识。 5、政策可以在解决某一个既定问题时,经渐进修 改而达到完善地步。
6
(一)基本内容
1、决策者面临的是一个既定的问题。 2、决策者选择政策的各种目的、价值或目标是明 确的,而且可以依据不同目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 3、决策者将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全部列举 出来,以供选择。 4、决策者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对每一方案进行 评估,并预测出该方案执行后可能产生的后果。 5、决策者将每一个备选方案进行一一对比,并按 优劣排出先后顺序 。 6、决策者正确地选择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预定目 的、价值或目标的那个方案。
24
一、精英模型
缺陷 :
1.忽视了现代民主国家公众政治参与的愿望 和能力。在任何一个大众参政议政程度较高的 社会里,人民群众的影响仍是占主要地位的。 2.从发展民主政治的要求看,政府最基本的 目标,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其决策既要 真正能代表并反映他们的需求,又要获得他们 的支持和拥护,否则任何一个政治系统不可能 稳定和发展。
2、意义: (1)提供了“力求最优”的指导思想。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风 斯下矣。” (2)适于简单而时间宽裕的问题。 (3)可以与其他决策方法结合应用。
11
第 1节
政策决策方法模型
三、渐进决策模型
由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政策科学家林 德布洛姆提出。
(一)渐进决策提出的社会背景 1.分立制衡的权力构架; 2.利益集团的组织化及其活跃的利益表 达; 3.公民积极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35
29
第2节
反映政策影响因素的 理论模型
三、政治系统模型
政治系统模型是一种视公共政策为政治系 统对来自环境需求所做出的反应的分析模型, 是美国著名学者戴维·伊斯顿提出来的。它将 公共政策的制定放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 环境中进行考察和解释,强调政治系统的环境 作用,将政策看成是环境对系统作用下的产出。 环境对政治系统输入需求和支持,政治系统则 对需求进行转换,输出相应的政策和活动。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