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对中国经济影响几何
2011年03月16日03:46 来源:《新京报》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
∙
∙分享
∙推荐
∙微博
更多
■观察家
日本大地震对于中国经济和民生的影响在总体上不可能太大,不过这些影响会在今后逐步显现出来。
日本在3月11日当地时间下午2点多发生了震级为9级的大地震,随后爆发海啸和核电站安全等事故,揪起了全球的心,中国人也不例外。
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日本的大地震,不可避免会对中国的经济甚至民生产生一些影响。
不管是与日本呈现竞争性关系的企业,
还是与日本呈现合作关系的企业,多少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其中既有压力
也有机遇。
首先,日本地震过后,很快就会启动灾后重建的工作,日本的内需会扩大,相应中国对日的出口也将扩大。
尤其是日本的灾后重建,对于中低端的钢材
和建材等产品的需求将大幅度上升,而这些产业正是中国的强项。
从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的替代竞争关系上看,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日本的一些产业的产能会在一定时期内无法重启,主要是集中在汽车和电子品方
面。
因此,在日本的产能恢复之前,对于与其有一定竞争关系的中国企业,
可能会订单增加,以填补其留下的空缺。
以上只是对于中国进出口企业的影响,而且对于中国的企业的机遇居多。
不过对于中国民生,却未必如此。
目前日本是中国的重要的汽车和高档电子
消费品的出口国,日本大地震,会使得这部分产品的消费者买不到货,或者
是由于供应减少而需要支付高价。
以奶粉为例,由于中国国产奶粉在前些年
出现“三聚氰胺”等安全质量事件,因此导致国产奶粉信誉在消费者中信心
较低,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从半壁江山迅速下降到20%-30%,外资品牌的市
场份额迅猛增长到70%-80%,而日本奶粉在其中占据了一定的市场。
大地震
发生后,由于后续的核电站事故,将可能导致一定时期内明治奶粉在中国绝
迹,地震前进口的这些奶粉价格可能会飙升,也可能会对其他进口奶粉的价
格产生微小的上涨的压力。
同时,由于日本大地震发生后,在海外的资金回流日本,以及受到避险情绪的影响,所以导致日元快速升值。
大地震发生后,日元兑美元已经升值约
3%,兑其他非美货币也大幅度升值,其中兑人民币也再次破“8”。
因此,
日元汇率的升值,也会导致从日本进口的商品“变贵”。
此外,由于日本灾后重建,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日本在海外的直接和间接投资中,一部分资金可能面临抽回日本。
那么,日本一些在中国的投资可
能出现撤资的现象,对部分日资企业及涉日企业的经营和就业可能会产生影
响。
不过长期来看,由于大地震以后,日本可能会把部分产业和工厂外移,
因此中国可能会承接部分日本企业的外迁。
总体而言,日本大地震对于中国经济和民生的影响在总体上不可能太大,不过这些影响会在今后逐步显现出来,会持续多久,还不得而知。
但中国需
要尽快做出应对方案。
□王成功(上海财经评论员)
日本地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可低估
邱林2011-03-15 19:27:01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关于日本地震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问题,香港财经专家、招商证券(香港)投资业务董事总经理温天纳认为,日本地震不至于拖慢亚洲区经济复苏步伐,亦不会在市场上形成“骨牌效应”。
日元强势会在短期内逆转,美元转强,未来一周料对港股有较明显冲击,
但长期影响则不明显。
日本大地震不会对环球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对中国经济影响亦不会太大,中国出口甚至可能会有短暂受益。
(3月15日《深圳特区报》)
温天纳的这一说法与国内部分财经分析人士的观点似乎一致,即日本虽然跟中国的贸易额比较高,但是中国主要的贸易出口地还是欧洲跟美国,只要这两个出口地保持市场的均衡,对于中国的影响还不是太大。
日本出现这个情况对于中国会有一些心理上的影响,比如中国的股市也会跟着下挫,资产品价格可能下挫,但是长期非常大的影响恐怕还不存在。
日本地震对全球经济影响是否波及中国,这一问题的争议预计还会持续下去。
不过,一些人低估了日本地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虽然现在就作出判断为时过早,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下,世界经济金融紧密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日本9级强震对全球以及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无庸置疑的。
从日本国内看,这次强震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
首先是经济遭到重创,但这仅仅是个开始。
短期来看,因为灾难发生在日本正努力走出经济衰退之时,除带来大量人员伤亡外,对处于复苏中的日本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都造成强大的冲击波。
其次是支柱型产业的停产或受损更是让这个工业大国“雪上加霜”。
一方面,恐慌性情绪将影响投资者决策,在打击资本市场的同时进而给日本实体经济带来冲击;另一方面,部分品牌企业的停产将冲击日本的汽车、电子消费等支柱型产业,这又将拉低日本经济的增速。
例如,日本向来是全球高端产品的重要来源地,地震重灾区的宫城县就是半导体及汽车零件公司的生产集中地,地震令部分工厂停工休业,或会引来有关产品的全球供应紧张。
具体到中国,其影响会逐渐显现。
中国大量进口日本高技术产品、上游中间产品和设备。
由于电子、汽车等一些产业产能利用率可能会因为日本上游中间产品供货停顿而降低,一些新建和改造项目可能因为日本设备生产、交货流程被打断而不得不减速。
业界分析认
为,中国受影响最大的当数进口日本设备和机电、光学等零附件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从日本的进口要么替代进口来源很少。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还有两点:其一,中国对日本的出口,占到了中国贸易外口总量的10%左右,到目前为止,日本还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仅次于美国的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2010年,中国对日出口1528美元,比2009年增长24.7%。
日本发生地震,经济遭受重创,市场需求会放缓,其进口自然会减少,这样中国对日出口也会受到直接的影响。
其二,日本是主要的投资来源地,日本经济形势的恶化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由于日本经济的筋骨已受到伤害,所以,投资方面的影响将会比较大。
以丰田代表的日本制造业也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经营困境或者说停滞不前的征象,日本还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国,丰田代表的日本企业在国内遇到了重创,也会影响到它的对外投资和对外业务,这样,日本企业的对华直接投资也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实际上,近年来,中日贸易的扩大,主要源自国际分工的深化。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由于企业国际分工的深化,一般商品转移到中国来生产,在中国生产的成品、半成品、零部件返销日本。
随着日本经济遭受重创,日本企业和个人对于中国商品购买愿望将减少,使得中国对日出口也将进一步下滑。
因此,我们不能低估日本大地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日本大地震不仅使日本经济遭到重创,同时,对亚洲、乃至全球信心的打击也是难以避免的。
作为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工业大国和出口大国,日本遭遇的这场大地震,必然对中国经济和产业产生可见的冲击。
对此,政府管理层应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应急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