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2分)A.花苞.(báo)匿.笑(lì)黄晕.(yūn)踉.踉跄跄(nànɡ)B.感慨.(kǎi) 须臾.(yú) 澄.清(chénɡ) 洗耳恭.听(ɡōnɡ)C.尴尬.(ɡà) 酝酿.(niànɡ) 静谧.(mì) 絮.絮叨叨(xù)D.攲.斜(qī) 贪婪.(lán) 肥硕.(shuò) 宽宏.大量(hónɡ)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2分)A.捷毛攀付阴蔽疲蜷不堪B.贮蓄威摄决别煞有界事C.憔悴辛辣垂打夺夺逼人D.吝啬屋檐诅咒喜出望外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2分)A.警察们明察秋毫....,终于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证据。
B.雾霾天气里,司机小心翼翼....地开着车。
C.我们不能因为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灰心丧气....。
D.听郭德纲的相声,大家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4.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A.我们在修改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文章中的错别字。
(将“改正并找出”改为“找出并改正”。
)B.地铁5号线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
(在“交通拥堵”后加上“状况”。
)C.我们必须提高认真阅读的习惯。
(将“提高”改为“加强”。
)D.我国人工栽培牡丹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
(删去“大约”或“左右”。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A.《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文学家、剧作家、小说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选自《一些印象》(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B.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的散文《春》,主题明朗,语言优美,人们往往把它解读为一篇“春的赞歌”。
C.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他儿童时读书的地方。
D.《秋天的怀念》是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
6.默写。
(7分)(1)__杨花落尽子规啼__,闻道龙标过五溪。
(2)正是江南好风景,__落花时节又逢君__。
(3)__不知何处吹芦管__,一夜征人尽望乡。
(4)《观沧海》一诗中表现诗人曹操旷达胸襟和宏伟的抱负的诗句是:__日月之行__,__若出其中__;__星汉灿烂__,__若出其里__。
7.今年5月11日是母亲节,班里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感谢母亲”。
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8分)(1)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份调查结果统计表:①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2分)__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注母亲生日和关注同学生日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初中生对母亲生日的关注率远远小于对同学生日的关注率。
__②请根据表格内容,谈谈你的感受。
(2分)__示例:母亲是我们最亲的人,给我们的关爱也最多。
我们也应该感恩母爱,继续保持我们心中的那份童真,当母亲的生日来临,我们要记得送上我们的祝福,而不应当忘记,等将来才感到后悔。
__(2)主持人要求每位同学说一句祝福母亲的话,并准备编辑成册,请你为这个册子设计一个好听的名字。
(6个字以内)(2分)__心花(话)怒放__(3)这是一个手机极为普及的时代。
短信已成为人们传情达意的一种常见方式。
在母亲节这一天,请拟写一则短信,表达你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与祝福之意。
要求:情感真挚,语言简洁,并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2分)短信:__山,没有母亲的爱高;海,没有母亲的爱深;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太阳,没有母亲的爱温暖。
祝妈妈节日快乐!__二、阅读理解(44分)(一)(15分)【甲】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攲①器焉。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②之器。
”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③,虚则攲,中④则正,有之乎?”对曰:“然。
”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攲。
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⑤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注释】①攲(qī):倾斜。
②宥(yòu)座:座位右边。
“宥”通“右”。
③覆:翻倒。
④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
⑤恶(wū):哪里,怎么。
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1)知之.(代词,它。
指任何学问和事业)者.(代词,……的人)不如好.(喜欢,爱好)之者(2)思而不学则殆.(有害)9.翻译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__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__(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__孔子问守庙的人说(或者:孔子向守庙的人询问道)。
__10.【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__做人要谦虚,不要自满。
__11.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__态度__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__学__与__思__应该相结合。
(3分)12.根据【丙】文回答问题。
(2分)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义简要说明。
__孔子要(想)验证宥座器(攲器)的特点。
__(二)(13分)花开的时候林志远①我向往树,他有伟岸的身躯,牢牢的根与茂密的枝叶。
他可以放肆甚至有些放荡地成长,不要顾及,不需要顾及,更不需要讨好。
那下面,绿草如茵,该是人间的福祉。
②我喜欢花,只是她太短暂,惹人怜爱,偏又终将凋零。
那一缕芳香所覆盖的身体,是如此柔弱,更禁不住风雨的拍打。
想也只有颦儿,肩扛着花锄、擎着花囊,在一地落花间,小心往复地将群芳葬于花冢。
③大概我心如花的人,方才更加爱花。
④春姑娘来了,此时,天已转暖,花语之间洋溢着阵阵欢笑。
花儿争先地享受着这空气中的新鲜。
在这和煦的风、柔媚的光影之中,暗藏着一阵阵青春的涌动。
⑤花开的时候,正是这浊世复又注入一股清新之时,天空、大地、河流、溪水如此干净、素洁,一切都焕发着生机和光彩。
小草钻了出来,掀起了头上的泥土。
人们也卸下了往日疲惫的行囊,沉醉于花海间,三五成群地,在郊外的田野中、在山麓下、在澄清如练的小溪旁,享受这闲暇的慵懒和世外的静谧。
蝴蝶和蜜蜂也赶着花期,尽情飞舞着,一只只,全是随性穿梭在花间的精灵。
⑥花开的时候,夜也尽是暖暖的色调,漆黑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温馨。
月光如水,洒下来,与潺潺的流水汇成一色。
花儿睡着了,轻轻地打着鼾,却又怕惊醒在枝头熟睡的鸟儿的悠悠长梦。
她在等待,等待着在清晨的阳光中醒来,然后,舒展着身躯,化着娇美的妆容,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崭新。
⑦花开美丽,却无四时之艳,但也不必为此忧虑感伤。
有诗云“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花开花谢,更衬托了时间之可贵,青春之一去不复回。
唯有珍惜,方才不负了这款款深意。
⑧我倚窗遥望,不觉遐思。
忽觉香气袭人,是的,是窗前的那朵小花,她轻轻地扭动,那娇小的身躯迸发着生命的力量。
我心境难平,是啊,花儿美丽,更是她追求美丽的旅程与艰辛;花儿芳香,自在傲骨之中,是永恒的香。
⑨她放肆着炽热的青春,妖娆但丝毫不放荡,但她顾及并不讨好,在这尘世中最惬意的时候,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来得刚刚好!(选自《散文百家》2015年第4期)13.品析下面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
(3分)忽觉香气袭人,是的,是窗前的那朵小花,她轻轻地扭动,那娇小的身躯迸发着生命的力量。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扭”这个动词,写出了小花的动态之美和努力散发芬芳的生命力。
14.请简要概括第⑤段的主要内容。
(3分)__花开时节一切都焕发着生机和光彩。
__15.在本文中,作者借写花开表达了哪些情感?(3分)__对生命力和美的赞美,对时间的珍惜,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16.本文题目为“花开的时候”,可作者开篇却写“我向往树”,这是为什么呢?请结合文章的首尾两段回答。
(4分)__写树是为了衬托花的好。
树虽然有伟岸的身躯,牢牢的根与茂密的枝叶,可以放肆甚至有些放荡地成长,但它却毫不顾及,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而花却顾及人们的感受,在这尘世中最惬意的时候,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来得刚刚好。
(三)(16分)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2016,重庆)包利民①一个不眠的寒夜,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
辗转反侧中,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
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
②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③沿着时光的脚步追溯,我想起了最初的那个刹那。
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农村搬进城里,内心总有些许黯淡。
或许是自卑心理的影响,便开始用偏激的行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有一次和别人打架后,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
当时心里正愤愤,便与老师顶撞了。
当我离开,老师关上门的瞬间,我看见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一句他和其他老师的说笑从门缝挤了出来:“这孩子和我小时候特别像……”④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
老师曾经那么多的严厉话语,都不及这无意间的一丝笑意半句闲话。
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
老师根本不知道,是他当年的微笑和话语,使一个叛逆的少年从此有所改变。
⑤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一生。
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类似的情节,看似遗忘,却一直在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心间不经意的一粒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会不知不觉生长成郁郁葱葱的希望和美好。
⑥就像一个朋友所说,自闭恐惧与防备,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因为她是孤儿。
就这样一直到高中,她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
就算别人善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
班上有个女生是城里人,对她也总想关心,可是不管是否真心真诚,她都不予理会,她只觉得是怜悯。
有一天,好些天没来上学的女生遇见她,低沉地说:“现在咱们一样了,我也成了孤儿了!”⑦原来,那个女生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
⑧朋友说,只那一句,就让她打开了心扉。
并不是因为女生真的变得和她一样,而是女生眼中的真诚与失落。
对于朋友来说,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⑨想起曾经写过的一件事。
邻家大伯很健谈,可是每年中总有固定的一天,终日无言。
后来我们知道了原因,却是久久震撼。
他的父母是聋哑人,有一年冬天,父母带着六岁的他去爷爷家过年。
半路上,汽车忽然出了故障,慢慢地滑向山路下的深谷。
车门无法打开,人们砸开车窗时,车身已经向下倾斜。
大家纷纷涌向车窗向外跳,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
他回头看,父母眼中全是不舍和牵挂,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