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南大学入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入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练习-大学语文-01总共20题共100分一. 单选(共8题,共40分)1. 由个别情况归纳出一般性原理的论证方法是()。

(5分)A.归纳论证B.演绎论证C.举例论证D.对比论证★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2. 所谓“后叙”是指()。

(5分)A.补写于文后的后记B.置于文前的序C.纯粹的议论性文字D.纯粹的记叙性文字★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的修辞手法是()。

(5分)A.比喻、夸张B.比拟、借代C.比喻、借代D.比拟、夸张★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4. “中原干戈古已闻”中用的修辞手法是()。

(5分)A.借代B.比喻C.拟人D.夸张★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5. 下列唐代诗人属于晚唐的是()。

(5分)A.李商隐B.李白C.王维D.杜甫★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6. 下列作品中属于元曲的是()。

(5分)A.《天净沙·秋思》。

B.《国殇》C.《行路难》D.《北方》★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7. 《白氏长庆集》的作者是()。

(5分)A.白居易B.韩愈C.柳宗元D.王维★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8. 下列诗人中属于古代田园诗派开创者的是()。

(5分)A.陶渊明B.李白C.王维D.曹操★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二. 判断(共10题,共20分)1. 判断句中成语使用是否全部正确。

“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 (2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错误☆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2. 判断句中成语使用是否全部正确。

“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 (2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错误☆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3. 判断句中成语使用是否全部正确。

“明星出书无可厚非,但有的书错别字连篇累牍,简直让人不堪卒读。

” (2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错误☆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4. 判断句中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尽管世界杯小组出线的前景微乎其微,‘米家军’的全体将士仍然准备再做最后一搏。

” (2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错误☆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5. 《上邪》从体裁上看,是一首乐府诗,从内容上看,又是爱情诗。

(2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正确☆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6.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出自曹操的组诗《短歌行》。

(2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正确☆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7.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送别诗。

(2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错误☆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8. 判断对句中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成为?”(《季氏将伐颛臾》)社稷:国空。

(2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正确☆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9. 判断对句中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走:使……走。

(2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错误☆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10. 判断对句中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庄子·秋水》)少:认为……少;轻:认为……轻。

(2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正确☆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三. 组合(共2题,共40分)1. 阅读《麦琪的礼物》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以下四题。

这时德拉的美丽的头发披散在肩上,像一股褐色的小瀑布一样,波浪起伏,金光闪闪。

头发一直垂到膝盖下,仿佛给她披上一种衣服。

她又神经质地很快地把头发梳起来。

她踌躇了一会儿,静静地站在那里,有一两滴泪水溅落在破旧的红地毯上。

(20分)(答题时限:00:01:00)(1) 《麦琪的礼物》这部短篇小说的作者是()。

(5分)A.欧·亨利B.莫泊桑C.契诃夫D.高尔基★标准答案:A(2) 文中表现了德拉在卖秀发问题上的怎样的复杂心理。

(5分)A.想卖舍不得下了决心卖B.想卖犹豫C.犹豫伤心D.犹豫舍不得★标准答案:A(3) 以上文字运用了()修辞手法。

(5分)A.比喻B.对偶C.夸张D.排比★标准答案:A(4) 这部小说主要通过哪些描写来表示人物的心理变化的?(5分)A.动作及表情B.动作及肖像C.表情★标准答案:A2. 阅读下列诗句,完成以下四题。

那些小河早已枯干了河底也正画满了车辙,北方的土地和人民在渴望着那滋润生命的流泉啊!枯死的林木与低矮的住房稀疏地,阴郁地散布在死暗的天幕下;(20分)(答题时限:00:01:00)(1) 这些诗句引自艾青《北方》的第( )节。

(5分)A.第二节C.第一节D.第四节★标准答案:A(2) 下列不是艾青的作品是()。

(5分)A.《星空》B.《黎明的通知》C.《大堰河——我的保姆》D.《北方》★标准答案:A(3) 作者通过对北方干旱至极景象的描画,借以展示()。

(5分)A.北方人民在日寇侵略下蒙受的灾难。

B.北方恶劣的生存环境。

C.北方人民对雨水的渴盼。

D.贫瘠而苍茫的土地。

★标准答案:A(4) “流泉”表达的正确意思是()。

(5分)A.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力量B.有源头的水C.有生命力的水D.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标准答案:A练习-大学语文-02总共20题共100分一. 单选(共8题,共40分)1. 对说明对象的特征、功能等进行解释的说明方法是()。

(5分)A.诠释法B.定义法C.引用法D.比喻法★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2. 为方括号处选择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准确的一项是()。

[ ] 崖壁下有几处故地,故地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5分)A.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罗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B.一道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3.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5分)A.相形见绌喧宾夺主斑驳陆离B.不求深解墨守成规人才辈出C.各行其是脉脉含情淋漓尽致D.直截了当惹事生非一筹莫展★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4. 选出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

(5分)A.广义的散文,包括余文、随笔、通讯、报告文字、回忆录等……B.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C.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D.我是怎样思念你呀,银杏!★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5. 郭沫若《炉中煤》一诗表达的中心内容是()。

(5分)A.眷恋祖国之情B.旧地重游之感受C.仕途失意之苦D.留学异乡之欣喜★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6. 下列词作者属于北宋的是()。

(5分)A.柳永B.陆游C.辛弃疾D.李煜★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7. 下列诗歌里属于“新乐府诗”的是()。

(5分)A.《杜陵叟》B.《山居秋螟》C.《行路难》D.《短歌行》★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8. 晚唐诗人中以善写“无题”诗著称的是()。

(5分)A.李商隐B.李贺C.杜牧D.贾岛★标准答案:A☆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二. 判断(共10题,共20分)1. 《谏逐客书》中,“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采用的修辞方法是排比。

(2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错误☆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2. 郭沫若在《炉中煤》中,借炉中煤来诉说衷情,这种修辞方法是借代和设问。

(2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错误★考生得分:0 分评语:3.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这段话所用的论证方法是类比论证法。

(2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错误☆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4. 《李将军列传》“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对于刻画李广这个人物来说,属于对比映衬。

(2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错误★考生得分:0 分评语:5. 判断对句中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五代史伶官传序》)原:先前。

(2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错误☆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6. 判断对句中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

书中情意甚殷。

(《报刘一丈书》)殷:恳切,深切。

(2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正确★考生得分:0 分评语:7. 判断对句中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

青海长云暗雪山。

(《从军行》)暗:昏暗。

(2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错误☆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8. 《谏逐客书》的进谏对象是秦始皇。

(2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正确☆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9.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出自马致远的《天净沙Ÿ秋思》。

(2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正确☆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10.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出自李煜的《虞美人》。

(2分)错误正确★标准答案:正确☆考生答案:★考生得分:0 分评语:三. 组合(共2题,共40分)1. 阅读《门槛》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以下四题。

姑娘跨进了门槛.——厚厚的门帘立刻放下来遮住了她。

“傻瓜!”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齿的咒骂。

“一位圣人。

”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这一声回答。

(20分)(答题时限:00:01:00)(1) 这首散文诗,选自屠格涅夫的()。

(5分)A.《散文诗集》B.《猎人笔记》C.《前夜》D.《烟》★标准答案:A(2) 对散文诗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5分)A.要分诗行,要押韵。

B.兼有抒情散文和抒情诗的特点C.散文的语言形式表达抒情诗的思想内容。

D.不分诗行,不押韵。

★标准答案:A(3) “姑娘跨进了门槛”中的“门槛”象征()。

(5分)A.象征着横在革命征途上的种种艰难险阻。

B.象征着迈入革命征途的起点。

C.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

D.象征着革命斗争已取得胜利,旧的社会已经灭亡。

★标准答案:A(4) “一位圣人”的评价表现了()(5分)A.人民群众对革命者的崇敬。

B.人民群众对革命者的不理解。

C.人民群众的守旧和麻木。

D.革命者的伟大。

★标准答案:A2. 阅读荀子《劝学》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以下四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