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一、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1.完成下列表格N2+3H22NH3化学计量数之比____ ∶ ____∶____物质的分子数之比____ ∶ ____∶____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 ∶ ____∶____气体体积之比____ ∶ 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成各物质的________之比,等于各物质的________之比,即ν1∶ν2∶ν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在同温同压下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气体的______之比,即ν1∶ν2∶ν3=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要求1.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已知的物质的其他物理量可换算成物质的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其__________之比,列比例式。
2.各物理量及单位、公式等尽量用符号表示。
各物理量要注明所表示的物质(或粒子)的符号,如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表示为__________。
3.设未知数可直接用各物理量符号表示,如设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并且不用带单位。
4.把已知量代入比例式计算时,都要代入单位。
5.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已知物理量和被求物理量,只要满足“上下一致,左右相当”即可进行求算,如46 g Na与水反应时,46 g Na与22.4 L H2(标况)是相当的。
三、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基本步骤知识点1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实验室欲用5 mol/L的NaOH溶液吸收0.5 mol Cl2以防止污染空气,则需要NaOH溶液的体积是()A.22.4 l B.0.2 LC.0.1 L D.2 L知识点2差量法2.将8 g铁片放入100 mL硫酸铜溶液中,溶液中的Cu2+全部被还原时,铁片变为8.2 g,则原c(CuSO4)为()A.0.5 mol/LB.0.25 mol/LC.0.025 mol/LD.0.125 mol/L知识点3关系式法3.10 g Mg、Al合金与足量100 mL NaOH溶液反应,产生H2的体积为6.72 L(标准状况下),求:(1)合金中Al的质量分数;(2)生成物NaAlO2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溶液体积不变)。
练基础落实1.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A.各物质的质量一定相等B.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C.各物质的质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D.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2.标准状况下,3.25 g锌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x L氢气,下列比例式正确的是() A.Zn+2HCl===ZnCl2+H2↑1 mol 1 mol3.25 g x LB.Zn+2HCl===ZnCl2+H2↑65 g 1 L3.25 g x LC.Zn+2HCl===ZnCl2+H2↑1 mol 22.4 L0.05 g x LD.Zn+2HCl===ZnCl2+H2↑65 g 22.4 L3.25 g x L3.0.16 g NaOH恰好与20 mL的盐酸完全反应,则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1 mol/L B.0.2 mol/LC.0.5 mol/L D.1 mol/L4.将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溶液的质量减轻的是()A.稀硫酸B.CuSO4溶液C.稀盐酸D.AlCl3溶液5.0.56 g CaO正好与20 mol盐酸反应,这种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10 mol/L B.0.20 mol/LC.0.50 mol/L D.1.00 mol/L练方法技巧6.将4.6 g钠投入到95.4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等于4.6% B.等于8.0%C.大于8.0% D.小于8.0%规律估算法,先忽略一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大胆进行估算,然后再考虑反应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得出正确的答案。
7.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 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H2为11.2 L(标准状况),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锌B.铁C.铝D.镁规律充分利用数学平均值,在此类题中的应用有重大意义。
练综合拓展8.如下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中氢氧化钠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某同学从该试剂瓶中取出24.0 g固体,配成1 L溶液,请回答:氢氧化钠化学纯(CP)500 g品名: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式量:40(1)所得溶液的物质的浓度。
(2)从所得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取出200 mL于一烧杯中,投入足量的金属铝,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9.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
三组实验各取30 mL同浓度的盐酸,加实验序号甲乙丙混合物的质量(mg) 255 385 459生成气体(mL) 280 336 336(1))。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题中可作计算依据的数据是____________,求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3)求合金中Mg 、Al 的物质的量之比,题中可作计算依据的数据是__________,求得Mg 、A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第3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基础落实一、1.从左至右,从上至下:1 3 2 1 3 2 1 3 2 1 3 2 2.分子数 物质的量 N 1∶N 2∶N 3 n 1∶n 2∶n 3 体积 V 1∶V 2∶V 3二、1.物质的量 2.n (NaOH) 3.n 对点训练1.B [ Cl 2+ 2NaOH===NaCl +NaClO +H 2O 1 mol 2 mol0.5 mol n (NaOH) 故n (NaOH)=1 molV (NaOH)=n C =1 mol5 mol/L=0.2 L ,故选B 。
]2.B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利用差量法进行计算 Fe +CuSO 4===FeSO 4+Cu Δm 1 mol 8 gn (CuSO 4) (8.2-8) g则n (CuSO 4)=1 mol ×(8.2-8) g8 g=0.025 molc (CuSO 4)=0.025 mol0.1 L=0.25 mol/L]3.(1)54% (2)2 mol/L解析 n (H 2)=V V m = 6.72 L22.4 L/mol=0.3 mol2Al ~ 2NaAlO 2 ~ 3H 2 2 mol 2 mol 3 mol n (Al) n (NaAlO 2) 0.3 mol(1)n (Al)=2 mol ×0.3 mol3 mol=0.2 molm (Al)=0.2 mol ×27 g/mol =5.4 g铝的质量分数=5.4 g10 g×100%=54%(2)n (NaAlO 2)=2 mol ×0.3 mol3 mol=0.2 molc (NaAlO 2)=n V =0.2 mol0.1 L=2 mol/L课后作业1.D [化学反应中的各物质是按一定比例进行的。
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由于各物质的摩尔质量不一定相等,故质量之比不一定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2.D3.B [NaOH +HCl===NaCl +H 2O 40 g 1 mol 0.16 g n (HCl) 40 g 0.16 g =1 moln (HCl )n (HCl)=0.16 g ×1 mol40 g=0.004 molc (HCl)=0.004 mol0.02 L=0.2 mol/L]4.B [Fe +H 2SO 4===FeSO 4+H 2↑ Fe +CuSO 4===FeSO 4+Cu Fe +2HCl===FeCl 2+H 2↑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每有56份质量的铁参加反应,便会生成2份质量的H 2或生成64份质量的Cu ,故Fe 与稀H 2SO 4、稀HCl 反应时,溶液的质量增加,与CuSO 4反应时,溶液的质量减轻。
Fe 的活动性比Al 的差,故Fe 不能与AlCl 3溶液反应。
]5.D [CaO + 2HCl ===CaCl 2+H 2O 56 g 2 mol0.56 g n (HCl) n (HCl)=2 mol ×0.56 g56 g =0.02 molc (HCl)=0.02 mol0.02 L=1 mol/L]6.C [在该题中反应前钠与水的总质量(4.6 g +95.4 g)为100 g ,生成的NaOH 为8.0 g ,若没有H 2生成则反应后溶质质量分数为8.0%,由于有H 2的逸出,故实际情况要大于8.0%。
]7.C [金属与水、酸或碱反应产生H 2的量的关系为M ―→n2H 2,M 代表某种金属,n代表该金属的化合价。
即:1 mol 金属与水、酸或碱反应时产生n2mol 的H 2。
解法1:采用极值思想和上述金属与酸反应产生H 2的关系式,则很易求解:M →n2H 2―→⎩⎪⎨⎪⎧Zn →H 2Fe →H 2Mg →H2Al →32H2由此很快算出,产生11.2 L(标况)H 2时,需要各金属的质量分别是:m (Zn)=32.5 g ,m (Fe)=28 g ,m (Mg)=12 g ,m (Al)=9 g<10 g 。
只有当Al 与其他任意一种金属混合时,才可以产生标准状况下的H 2 11.2 L 。
解法2:采用求平均相对原子质量的方法解答:先假定金属的化合价为+2价,求出金属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10∶M r =11.2∶22.4则M r =20,而锌、铁、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均大于20,而铝折算成+2价时,相对原子质量可算作27×23=18<20,则必定含有铝。
]8.(1)0.6 mol/L (2)4.032 L解析 (1)n (NaOH)=m (NaOH )M (NaOH )=24.0 g40 g/mol=0.6 molc (NaOH)=n (NaOH )V [NaOH (aq )]=0.6 mol1 L =0.6 mol/L(2)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 2 mol 22.4 L ×30.6 mol/L ×0.2 L V (H 2)V (H 2)=0.6 mol/L ×0.2 L ×22.4 L ×32 mol=4.032 L9.(1)乙 因甲、乙生成H 2的体积不等,则产生H 2体积小的,说明酸未反应完,因此甲中盐酸过量,混合物反应完全;若乙中盐酸过量,则可产生H 2:280255×385 mL ≈423 mL ,而实际为336 mL ,则说明乙中盐酸不足,金属混合物过量(2)336 mL 1 mol/L (3)255 mg 和280 mL 1∶1 解析 (2)在乙或丙中,因盐酸反应完全,则可根据 2HCl ~ H 2 2 mol 22.4 Ln (HCl) 336×10-3 Ln (HCl)=336×10-3 L ×2 mol 22.4 L =3×10-2 molc (HCl)=3×10-2mol0.03 L=1 mol/L(3)在甲中,混合物完全反应,盐酸有剩余,则可根据混合物的质量255 mg 、生成气体280 mL 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