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返跑接力教学设计
赛博附小牛西龙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根据三年级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特点,力求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愉快、轻松、活泼中学习,掌握运动技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容是往返跑练习。
通过该教材可以发展学生的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促进肌肉、关节、韧带的发展。
在以往的往返跑练习教学中,教学容比较单一,动作程式化,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此,在本课往返跑练习的教学中,设置一些简单障碍,增加了团队协作,使教材更加生动、有趣。
三、教法分析
(一)讲解示法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语言和示动作,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看到所学的动作全貌,了解所学动作的整体形象、结构,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
(二)合作练习法
合作练习将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互相帮助视为教学活动中赖以进行的动力源泉。
它不仅讲合作,而且也有竞争。
能够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三)评价教学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这样会使学生在改进动作的同时,提高思维能力。
四、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加上体育课干扰因素多,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兴趣难持久,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
模仿能力强;因此教师要抓住他们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教学。
开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
五、学法分析
(一)观察法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注意观察教师的示动作,并能运用对比的方法对所学知识、技术进行评价、自鉴,不断矫正与改进。
(二)练习法
学生按教师所教动作的容和要求,反复做动作,学会自觉、积极、主动地练习,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动作的能力。
(三)合作练习法
在练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长和能力强的学生的作用,使学生互帮互学,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掌握动作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团结友爱、互相协助的优良品质。
六、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并大胆向同学展示自我。
2、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往返跑的技术动作要领。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往返跑练习,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和协调等素质,促进
学生肌肉、骨骼和韧带的发展。
4、心理健康目标:在练习中积极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主动参与,大胆实践。
教学反思:往返接力跑是在田径运动中,依靠集体合作,通过接力,用最短时间跑完一定距离的集体项目。
它既要发挥个人快速跑的能力,又要充分体现互相配合,密切协作的集体精神。
在进行接力跑中,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位移速度。
在本课的教学中,授课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个性天真活泼,模仿能力强,爱展现自我。
对新生事物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并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对于新技能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学生作为学习的
主体,又具有其独特性,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就完全可以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但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控制能力也较差,对于一个事物的注意力不持久,这些对课堂教学都有一定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要引起一定的注意。
那么,根据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在本次课中采用了以“游戏竞赛”为主线,以提问、引导、启发、鼓励为手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练中知”,努力提高跑的能力。
在课上我先让学生进行往返跑接力,然后增设了一些简单障碍,对有创意的设计,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队列变动要简单合理,尽可能的少进行变动,节省时间。
2.教师集中讲解,提高学生注意力。
3.障碍设置要全面,既不能让学生轻易的越过,也不能将难度设置过高,更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