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氨基转换作用2009(精)

氨基转换作用2009(精)

加入酚饱和水溶液约0.5cm高,取圆 形滤纸一张,在中心剪一直径1-2mm的小孔,并以圆心约 1cm为半径划一圆作为底线。在此底线上,用铅笔点四个等 距离的原点并表明1,2,3,4。
2 1 4 3
2.点样
用毛细管分别吸取以上两种滤液及标准谷氨 酸、标准丙氨酸,依次点在标明号码的原点处, 以吹风机吹干,再重新点样2次。注意斑点不能太 大,一般直径约2mm为宜。
谷丙转氨酶
L-谷氨酸
丙酮酸
α-酮戊二酸
L-丙氨酸
由于谷氨酸、丙酮酸在肌肉糜中可循其他代谢途径分解和转 化,影响氨基转换过程的观察,因此在反应体系中添加溴乙酸以 抑制谷氨酸和丙酮酸的其他代谢过程。
试剂和器材
试剂 1%谷氨酸(中性);1%丙酮酸钠 (中性);0.1%KHCO3;0.025% 溴醋酸(中性);2% 醋酸;0.1% 标准谷氨酸;0.1%标准丙氨酸。
操作方法

一、转氨酶作用
1、取试管2只编号(1、2),向每个试管各加0.5mL 1%谷氨 酸溶液,0.5mL 1%丙酮酸溶液,0.5mL 0.1% KHCO3和 0.25mL 0.025%溴醋酸, 混匀。然后分别加入肌肉糜提取液 0.5ml,混匀,将其中一试管立即在沸水浴中加热2-3分钟做 对照。用试管帽塞住另一只试管 置于45℃水浴中保温40 min。 2. 保温完毕,取出试管。向每只试管中各加2% HAc溶液4滴, 再置于沸水浴中2min,使蛋白质完全沉淀。过滤收集滤液 或取1毫升在EP管中高速离心1分钟

转氨酶参与氨基酸的分解和合成,是人体代谢过程 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 以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最为 重要。 GPT 主要存在于肝脏、心脏和骨骼肌中,在肝脏中 活力最大。GPT升高是肝脏功能出现问题的一个重 要指标。


本实验是将谷氨酸与丙酮酸在肌肉糜中 谷氨酸-丙酮酸氨基转换酶(简称谷-丙转 氨酶)的作用下进行氨基转化反应,然后用 纸层析法检查反应体系中丙氨酸的生成。
材料
展开剂:酚饱和水溶液:2份酚加1 份水混合放入分液漏斗,振荡。静 置24hr后分层,取下层酚置瓶中备 用;通风橱里
显色剂:0.1%茚三酮正丁醇溶液。
肌肉糜:取兔子肌肉1g,置 研钵中,加0.9% 氯化钠溶 液3ml,在低温下研磨成细 浆,离心5分钟(3000转/ 分),弃去沉淀,得肌肉糜 提取液。


11月14日 11月15日 11月21日 11月22日
周二晚上做实验的所有同学。104人 周四晚上做实验的所有同学。100人 周五下午做实验的所有同学。98人 周一下午B类(2)实验的所有同学。88人
备注:1.如最后一次实验的同学,本次实验报告隔一周后 由班长 代收,集中送到生物楼4—316室。 2.B类(2)实验同学的课程,第11周恢复正常上 课时间,即11月23日进行质粒DNA的抽提实验(实验 52)。
3.另取一条滤纸卷成实心筒状,直径约2mm,将此小筒插入 滤纸中心小孔(不可突出纸面之上),使层析滤纸通过此小 筒与酚溶液相连。然后将滤纸平放在盛饱和酚的培养皿上。 另取一培养皿盖在滤纸上,此时酚溶液即由滤纸中心孔向四 周扩散。

4. 当酚溶液扩展到直径约7-8cm时,取出滤纸。 用铅笔画下酚溶液扩展边缘,用吹风机吹干。用喷 雾器喷以0.1%茚三酮溶液,再用热风吹干。用铅笔 圈下各显色点。测定各显色点的Rf 值,并解释之。

注意: 当温度、滤纸质量和展开剂等都相同时,对 于一个化合物比移值Rf是一个特有的常数 。
三、计算公式
Rf=原点至斑点中心的距离/原点至溶剂前沿的距离
思考题
1. 什么叫转氨作用? 2. 根据所学理论阐明转氨作用在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及糖、 脂肪代谢中有何作用?
重要通知
第十周的蛋白质分离纯化大实验安排在周末进行,第九周 周末开始。实验时间08:30~17:00,中午可以轮换去 吃午餐。实验具体日期及班级安排如下:
实验五 氨基转换作用
目的要求:了解转氨酶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应用纸层析法鉴定氨基转换反应
实验原理
体内α-氨基酸的α-氨基在氨基转换酶的作 用下,移换至α-酮酸的过程,称氨基转换作 用。
转氨酶 (aminotransferase)

转换酶中的一类。催化氨基酸和a-酮酸 或 醛酸之间的氨基转换反应,生成与原来的a酮酸或醛酸相应的a-氨基酸或ω- 氨基酸,原 来氨基酸转变成相应的酮酸。转氨酶催化的 反应都是可逆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