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圳大学-徐希:《大学文科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深圳大学-徐希:《大学文科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九)参考书目
(1)姚孟臣主编《大学文科高等数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微积分产生的历史背景
教学目的
通过介绍微积分产生的历史背景,使学生了解到微积分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而产生的,并初步了解微积分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主要内容
微积分产生的经济背景和数学背景,导致微积分产生的具体实际问题。
深圳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课程教学大纲
(2006年10月重印版)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大学文科数学
课程类别综合选修
教材名称微积分
制订人徐希
审核人阮晓青
2005年4月修订
一、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课程性质
1.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
2.适应专业:文科类各专业(经济与管理除外)
3.开设学期:第一学期
4.学时安排:周学时3,总学时54
等性质,领略几个微分中值定理的含义。
主要内容
函数的单调性、凹凸性及其判别方法,极值与拐点,函数作图。Rolle中值定理与室Lagrange中值定理。
教学要求
了解:几个微分中值定理的含义。
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凹凸性及其判别方法,极值与拐点的求法,函数作图。
第六章 总结
教学目的
在前几章的基础上,总观微积分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们对微积分的主体思想有一个
第一章 微积分产生的历史背景 2学时
第二章 微积分的基本概念 10学时
第三章 微积分运算技巧16学时
第四章 积分的运用10学时
第五章 导数的应用12学时
第六章 总结 4学时
(二)考核要求
1. 成绩评价
平时成绩(含考勤、作业与测验)占30%,期末(卷面)成绩占70%。
2.命题说明
题型应多样化。基本题、计算题、证明题各占约1/3。难易比例控制在15%难、50%适中、35%易之间。试卷采用A、B卷。
教学要求
了解:微积分产生的经济背景和数学背景,导致微积分产生的具体实际问题。
第二章 微积分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
从具体问题出发,介绍导数与积分的基本概念,微积分基本定理,了解微积分的主
要思想。
主要内容
导数概念,求简单函数导数的基本方法,定积分与不定积分概念,微积分基本公式,简单函数积分法。
教学要求
了解:导数概念,定积分与不定积分概念。
宏观的把握,在整体上加深对微积分的认识。
主要内容
一元微积分主要内容的总结
教学要求
了解:一元微积分主要内容。
理解:微分与积分的关系。
注:根据各课程的具体情况编写,但必须写明各章教学目的、要求、内容提要。
三、课时分配及其它
(一)课时分配
课程总教学时数为54学时,安排在第一学期,每周3学时,上课18周。具体分配如下
掌握:导数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求导,换元积分法。
第四章 积分的运用
教学目的
介绍计算一些图形的面积、体积、弧长等的方法及定积分的微元法
主要内容
利用定积分计算面积、体积、弧长等,定积分的微元法
教学要求
了解:定积分的微元法
掌握:计算一些图形的面积、体积、弧长等的方法。
第五章 导数的应用
教学目的
以分析函数性质、描绘函数图形为主线,让学生们学会利用导数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理解:微积分基本公式。
掌握:求简单函数导数的基本方法,简单函数积分法。
第三章 微积分运算技巧
教学目的
在理解了微积分的主要思想后,进一步掌握微积分的一些运算技巧,提高解决问题
的能力。
主要内容
导数四则运算法则,复合函数求导,高阶导数与微分,积分性质,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教学要求
了解:高阶导数与微分,积分性质,分部积分法
注:写明各学期教学总时数及各周学时数。
5.学分分配:3学分
(二)开设目的
微积分是近代科学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其应用已经由自然科学发展到许多人文科学分支。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微积分产生的来龙去脉,了解发明微积分的历史原因和主要目的,努力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直接体会到用微积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着重提高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在运用中掌握微积分的主要精神。
(三)基本要求
掌握一元微积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理解微积分的数学思想,培养运用微积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和理解与解决某些初等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内容
包括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及微积分的简单应用。
(五)先修课程

(六)后继课程
线性代数等
(七)考核方式
闭பைடு நூலகம்考试
(八)使用教材
赵树原编:《微积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二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