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及习题及答案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二、化学方程式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注意:一写、二配、三标、四等)3、含义:以为例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个水分子(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 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4:在3Fe+2O2Fe3O4的反应中,_____份质量的铁跟_____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_____份质量的四氧化三铁。
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镁在空气中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氢气中空气中燃烧: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加热碱式碳酸铜:镁和稀硫酸反应:铝和稀硫酸反应:锌和稀硫酸反应:铁和稀硫酸反应镁和稀盐酸反应:铝和稀盐酸反应:锌和稀盐酸反应:10、某纯净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该物质组成的判铁和稀盐酸反应:断中,正确的是()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但肯定不含氧加热高锰酸钾:元素三: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氧元素,可能含点燃1:在反应“C + O2CO2” 中,碳、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2:32:44 是指有氢元素每反应 12份质量的碳,同时就有份质量的氧气参加反应,生成 11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2:用28克铁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g?第四章测试题一、选择题1、化学反应前后必定发生改变的是()A、元素种类B、原子数目C、分子种类D、物质的质量总和2、下列说法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增加了B、木炭燃烧后,留下的炭灰的质量比木炭的质量减少了C、2 g氢气与 8 g氧气反应生成了 10 g水D、8g氢气与8g氧气反应生成了9g水 3、对化学变化前后描述正确的是()A、是分子运动的过程B、是分子重新组合的过程C、是元素种类变化的过程D、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4、根据质量守衡定律判断,2AB2 + B2 = 2M,M 的化学式是()A、A2BB、 AB2C、 B3AD、 AB35、a g硫在b 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c g二氧化硫,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与 b之和等于 cB、反应前后硫原子总数、氧原子总数不变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D、反应前后硫元素和氧元素不变6、书写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不需要用到的条件符号是()A、“ + ”B、“ = ”C、“ △ ”D、“ ↑ ”7、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氧化铜,当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铜的质量为64克,则消耗掉氢气的质量()A、小于2克B、等于2克C、大于2克D、无法确定8、取 M 克的CuO ,与氢气完全反应后得到 n 克的Cu ,同时用去 W 克的氢气,则 Cu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A、16n/(M-n)B、16M/(M-n)C、2n/WD、(n-M)/16M9、将 13克某金属 R放人足量的盐酸中,使其充分反应,生成 RCl2型化合物共放出0.4克H2,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3 B、26 C、52 D、65 A、 Cl2 + 2NaBr = 2NaCl + Br2 B、 Fe2O3 + 3CO = 2Fe +3CO2C、 Zn + CuSO4 = ZnSO4 + CuD、 CuO + H2 = Cu + H2O 12、在 X + 2O2 = CO2 + 2H2O 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 X 的化学式为()A、CB、 COC、 CH4D、 C2H5OH13、在天平的两托盘的烧杯中分别放入相同质量且足量的稀硫酸,调节天平平衡,再往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 Mg 和 Zn 待烧杯中的 Mg 和 Zn 全部反应完毕后,天平的指针()A、仍然留在原来的位置B、不能停止C、偏向Zn的一边D、偏向Mg的一边1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点燃A、2 + H2B、 4Fe + 3O2 2O3C、2KMnO42MnO4 + MnO2 + O2 ↑ C、CuO + H22 O 15、某二价金属 2 g与适量的稀 H2SO4完全反应后得到 10 g硫酸盐,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65 B、56 C、24D、23 16、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分解,生成氧气,若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完全分解,生成O2的质量最多的是() A、HgO B、 KMnO4 C、H2O D、 KClO3 17、在反应 A2 + 2AB2 = 4AB 中,1克 A2 与足量的AB2 反应生成 5 克AB,则A2与AB2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A、3:4 B、4:3 C、1:2 D、2:1 18、agKClO3和b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可得到cgKCl,则反应中得到氧气的质量为 [ ] A.(a+b-c)g B.b-cg C.(a+b+c)g D.a-cg 19、下图横坐标x表示 Mg、Fe 的质量,纵坐标y表示生成 H2 的质量,能代表等质量的Mg、Fe 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的图像是()20、已知化学反应 2A + B = C + D,7克的A与2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6克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0B、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14克A参加反应可生成D 22克D、A、B、C、D 中 C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二、填空题21、在一切化学反应里,由于反应前后,________种类没有改变,________的数目没有增减,____________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___________必然相等。
21:原子、原子、原子、质量总和22: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3:2、3、3。
24:Mg 25:22、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设R表示某元素,且在下面反应中R元素化合价不变:RxOy + 3H2SO4 = R2(SO4)3 + z H2O ,则x = ______; y =______;z =_____。
24、质量相同的铁、镁、锌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H2最多的是_______。
(填金属的化学式)25、在下列的化学方程式中:A、 4P + 5O ==2P点燃22O5 B、2Fe + 6HCl = 2FeCl3 + 3H2 ↑C、S + O2SO2 ↑B、 D、2H22↑ + O2↑ E、Al + H2SO4 = Al2(SO4 )3 + H2↑(1) 未配平的是_____;(2)反应条件写错的是_________;(3) 未注明反应条件的是______ ; (4) 箭头使用不当的是_________;(5) 化学式写错的是_________。
三、实验题 26、无色液体A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分解成B、C两种气体,将点燃的硫放人B中,则燃烧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将C通过加热的氧化铜,则生成A 和E。
(1)由此可推断(填化学式):A是:()B是:() C 是:() D 是:()(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A → B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 CuO → A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27、用氢气还原24克的氧化铜;可得到纯铜多少克?28、实验室需要 O2 38.4克,如果用加热KClO3 的方法来制取,则需要完全分解KClO3 的质量是多少克?同时生成KCl 的质量是多少?(1)E、(2)D(3)A(4)C(5)B 三、实验题26:(1)H通电2O、O2 、、H2 SO2 (2)2H2O2↑+O2↑四、计算题27:19.2g 28:98g 59.6gCuO+H △2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