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核心素养与全国高考试题

数学核心素养与全国高考试题


1 . 所以直线 l 的方程为 y kx 2k 1 ,它过定点 2 ,
5/12/2018
数学抽象
例 3. 几位大学生响应国家的创业号召,开发了一款应用软件. 为激发大家学习数学的兴趣,他 们推出了“解数学题获取软件激活码”的活动. 这款软件的激活码为下面数学问题的答案: 已 知数列 1,1,2,1,2,4,1,2,4,8,1,2,4,8,16,…,其中第一项是 20 ,接下来 的两项是 2 ,2 ,再接下来的三项是 2 ,2 ,2 ,依此类推.求满足如下条件的最小整数 N: N>100 且该数列的前 N 项和为 2 的整数幂.那么该款软件的激活码是 A.440 B.330 C.220
第一篇 理科 纵观2017高考新课标1卷,试卷整体结构与去年基本一致,但是在相应的题目设置上 略有调整。与去年对比,整体难度有所降低,在常规考点部分的题型中规中矩,但 是部分题目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 一、试卷各板块占比——覆盖更加全面
二、素养下真题的评析
由模块占比可知,整套试卷在六大板块的考查比重上趋于稳定,但是概率模块想 拿满分难度较大,跟去年一样,依然非常重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直观想象
逻辑推理
1 b2 1 3 0 , 1 , P 1 , 将P 代入椭圆方程得 3 2 3 2 1 1 2 4 b2 a
数学抽象 数学运算
x2 2 2 y2 1 . 解得 a 4 , b 1 ,所以椭圆 C 的方程为: 4
△ DBC , 上的等边三角形 ABC 的中心为 O ,D 、E 、F 为圆 O 上的点, △ECA , △ FAB 分别是以 BC , CA , AB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沿虚
CA ,AB 为折痕折起 △ DBC , △ECA , △ FAB , 线剪开后, 分别以 BC ,
使得 D , E , F 重合,得到三棱锥.当 △ ABC 的边长变化时,所得 三棱锥体积(单位: cm 3 )的最大值为_______.
2
3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 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
4
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加强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研制学业质量标准的同时首次 提出凝练各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形成 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精选、重组教学活动,提出考试评价的建议。
k * n ≥14 , k log2 n 3 → n 29 ,k 5 , 即 2 1 2 n k N ,


29 1 29 5 440 . 故选 A. 则 N 5/12/2018 2
例 2. (2017 理 16)如图,圆形纸片的圆心为 O ,半径为 5 cm ,该纸片
B x2 ,y2 , ② 当斜率存在时,设 l∶y kx b b 1 , A x1 ,y1 ,
y kx b 联立 2 ,整理得 1 4k 2 x2 8kbx 4b2 4 0 , 2 x 4 y 4 0
数学运算
8kb 4b2 4 x1 x2 , x1 x2 , 2 1 4k 2 1 4k
(2) 设直线 l 不经过 P2 点且与 C 相交于 A 、 B 两点, 若直线 P 2 A 与直线
P 1 ,证明: l 过定点. 2 B 的斜率的和为
解析: (1)根据椭圆对称性,必过 P3 , P4 ,
P P 又 P4 横坐标为 1,椭圆必不过 P 1 ,所以过 P 2 , 3 , 4 三点.
二、试卷各部分分析——选填更灵活,大题较常规 ①选填题: 选择填空部分的考点设置基本与新课标2016的一致,顺序略有调整,难 度有所降低,第3题复数和命题结合,考点新颖。第12题考点为数列的 前n项和,有一定的技巧性,第16题考查立体几何体积的最值问题,这 两题综合文字过多,对考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大。 ②解答题: 解答题部分,基本符合新课标卷的一贯风格。比如解三角形考查了正余弦 定理、面积公式以及两角和差公式;函导数考查了求导后含参问题的分类 讨论。但第18题立体几何的难度难度“有失”以往标准,第1问证明过程 无需做辅助线;第2问求余弦值由于垂直关系和数量关系明显,所以利用 几何法和向量法都十分简单。第19题概率大题以应用题型考查了相对来说 冷门的正态分布,篇幅较长,题目中附加公式和参数过多,对学生的理解 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
③选做题: 选做题部分,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的第2问,用到了参数方程的方法,利用点到 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即可;而不等式部分难度也较低,考查了绝对值不等式, 且不含参数,考生容易拿分。 整体来说,考点依然比较常规,依然需要考生注重基础,回归教材,理解知识 本身的内涵。虽然试题的整体难度有所降低,难点也还是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的考查,但想拿高分并不容易。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整体常规化容易导致区分度降低,新一届高三学生更要加 强全国卷模板式训练,要达至全面覆盖且滚瓜烂熟的状态。
B m , yA , (2) ① 当斜率不存在时,设 l : x m ,A m ,y A ,
yA 1 yA 1 2 kP2 A kP2 B 1 , 得 m 2, 此时 l 过椭圆右顶点, 不存在两个交点, m m m 数学抽象 不满足题意. 直观想象
解析:连接 OD ,交 BC 与点 G ,由题, OD BC , OG 设 OG x ,则 BC 2 3x , DG 5 x 三棱锥的高 h DG2 OG2 25 10x x 2 x 25 10x 1 1 S△ ABC 2 3 3x 3 3x2 ,则 V S△ ABC h 3x2 25 10x 2 3
n 1 n 2
0 1 0 1 2
D.110
解析 设首项为第 1 组,接下来两项为第 2 组,再接下来三项为第 3 组,以此类推. 设第 n 组的项数为 n ,则 n 组的项数和为 由题意得, N 100 ,令
n 1 n 2

数据处理 逻辑推理
100 → n ≥ 14 且 n N* ,即 N 出现在第 13 组之后
3 BC , 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直观想象 逻辑推理 数学抽象 数学运算
= 3 25x4 10 x5
5 令 f x 25x4 10x5 , x (0, ) , f x 100x3 50x4 2 令 f x 0 ,即 x 4 2 x3 0 , x 2 ,则 f x ≤ f 2 80 ,则
V ≤ 3 80 45 ,
∴体积最大值为 4 15 cm3
5/12/2018
数学建模
(2017 理 21)已知函数 f ( x) ae2 x (a 2)e x x . (1)讨论 f ( x ) 的单调性; (2)若 f ( x ) 有两个零点,求 a 的取值范围.
解析: (1)由于 f x ae2 x a 2 e x x 故 f x 2ae2 x a 2 ex 1 aex 1 2ex 1
三、真题典例剖析
x2 y2 1 , 例 1.(2017 理 20)已知椭圆 C : 2 2 1 a b 0 ,四点 P 1 1, a b
3 3 P 1 , P 1 , P 0 , 1 , 3 , 4 中恰有三点在椭圆 C 上. 2 2 2 (1)求 C 的方程;
数学核心素养与全国卷高考试题
普通高中数学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下的真题评价 素养下的真题典例剖析
一、数学核心素养
1
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 3月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的意见》,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 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 和关键能力”。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中国学生发 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 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 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 18个基本要点。
第二篇 文科 全国卷I数学(文科)整体稳定,难度在学生的预期和能够接受的范围以内。 但对运算能力的要求高,同时考生对知识运用的熟练程度成为胜败关键。 一、 试卷各板块占比——稳中有变,难度降低
从各板块分析可得,各模块占比变化不大,试卷结构与往年一致。在题目设置上考 查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符合考试说明的各项要求,又在一定程度上考 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注重考查学生对实际生活的具体应用。 二、试卷各部分分析——选填偏基础,大题显常规 ①选填题: 今年,选择填空部分的考点设置基本与新课标2014、2015及2016年一致,顺序略有 调整,注重基础,渗透中华文化,比如说第4题,但部分题目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比如第8题考查函数图像,需要结合奇偶性并代入特殊值进行判断,第9题考查函数 图象的对称性,考生比较少练习,第12题需要进行分类讨论,且计算难度较大,第 16题是三棱柱锥的外接球,对文科生来说,空间想象能力是一个挑战。
②解答题: 解答题第一题,文数已经连续4年考查数列,考查等比数列最基本的通项及求 和,需要注意不要犯计算错误。 今年立体几何为常规的平行与垂直的证明,第二问考查了侧面积,与平面几 何呼应,对于考生来说计算量不大。第19题则考查了稍微冷门的相关系数。
压轴的解析几何及函导数考法都是常规套路,圆锥曲线以开口向上的抛物线为载体, 第一问设出AB的直线方程与抛物线联立,利用韦达定理中的两根之和即可求出AB斜率; 第二问对抛物线求导、利用切线与直线AB平行求出M点的坐标,然后把垂直条件翻译 成韦达形式,借助韦达定理即可求出直线AB方程。此题属于典型的“韦达定理型圆锥 曲线”,在平时会得到大量的练习,这启发大家高考中的圆锥曲线考法一定属于常规 类型。 导数压轴题以含参函数为背景,第一问考察函数的单调性,求导后对导函数进行因式 分解,分三种情况分类讨论即可;第二问在第一问的基础之上分三种情况研究函数的 最小值,然后分别求出a的范围即可,有的考生会考虑参变分离,但此题的参数a单调 分离不出,此方法失效!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加强各种方法的训练! 总体来说, 高考试题在降低起点的同时,强调能力立意;在立足基础的同时,着力 内容创新;在突出导向的同时,确保甄别功能;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彰显课程理念。 在备考方面: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整体常规化容易导致区分度下降,新一届高三学 生不应放松心态,应更要加强全国卷模板式训练,为可能的难度调整,做好充足准 备,而且要达至全面覆盖且滚瓜烂熟的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