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现代文阅读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现代文阅读梧桐树丰子恺①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

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

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

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

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

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

”我以为树亦如此。

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②当春尽夏初,我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

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

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

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电脑绿叶,只有梧桐树的主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

它们的枝头疏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

③在夏天,我又亲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

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

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笆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

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

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日繁多。

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

,窗前摆了几技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

④一个月以来,我又亲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

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吹,它们大惊小怪地闹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片;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接上丢下来的东西。

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几根枝条,恢复了春初的面目。

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了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

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

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恢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

落花也曾令人悲哀。

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它,但因对它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

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无常”的象征,莫大于此了!⑤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

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拥有了它们,但都没有看见上述的种种光景。

-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已,何从看见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

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原文有删改)(1)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梧桐的变化为行文线索。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个时节的梧桐树貌。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2)结合语境,赏析第①段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自初夏至今,这几椿梧桐树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3)文章的第③段极力写了梧桐树的什么特点?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文章第④段写梧桐落叶的情景,为什么要写到“落花”呢?(5)本文结尾处,作者借“梧桐树”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

请你用自己的话做简要的阐述。

【答案】(1)新桐初乳;绿树成阴;梧桐叶落(2)“浓妆淡抹”指“浓艳和淡雅的装饰”,写出了梧桐树的种种容貌,突出了作者对梧桐的亲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浓妆淡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将梧桐人格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梧桐树的种种容貌,突出了作者对梧桐的亲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3)写出了梧桐树的叶子之多之大、绿意之浓之深。

这样写既为下文写“眼看见梧桐的另一种的光景”蓄势,又为作者抒发“人生无常”的感慨做了铺垫。

(4)对比的写作手法,通过“落花”与“落叶”的对比,突出“落叶”象征的悲哀之情之深。

(5)①拥有的东西未必能够理解和欣赏,自然和艺术也会如此。

②对事物要有充分的理解和欣赏,才能为自己所拥有。

③生活需要去感受、体验,用心去发现,你才可以说是真正拥有了生活。

【解析】【分析】(1)解答这类题时应根据文章介绍的主要内容来概括。

在答题时要注意语言要简洁,语句要通顺。

抓住第②段开头“当春尽夏初,我乐见新桐初乳的光景”,第③段开头“在夏天,我又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第④段开头“一个月以来,我又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这几个句子中明显带有时间词的句子来分。

(2)解答这类试题,既要紧扣目标段,又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结合作者运用的比喻、夸张、象征、衬托等手法,理解其深层含义。

“浓妆淡抹”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作者对梧桐的亲近,对自然的热爱。

(3)具体解答可抓住第④段最后“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无常’的象征,莫大于此了!”这个关键句子来揣摩。

(4)本文主要写的是梧桐树,还写了落花,这是对比的写法。

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本文对比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落叶象征的悲哀之情,从而引出了下文人生无常的感慨。

(5)文章最后一段交待的很明确“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

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据此可探讨出作者的创作意图为形式的拥有并不是真正的拥有;对事物要有充分的理解和欣赏,才能为自己所拥有。

故答案为:⑴新桐初乳;绿树成阴;梧桐叶落;⑵“浓妆淡抹”指“浓艳和淡雅的装饰”,写出了梧桐树的种种容貌,突出了作者对梧桐的亲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浓妆淡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将梧桐人格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梧桐树的种种容貌,突出了作者对梧桐的亲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⑶写出了梧桐树的叶子之多之大、绿意之浓之深。

这样写既为下文写“眼看见梧桐的另一种的光景”蓄势,又为作者抒发“人生无常”的感慨做了铺垫;⑷对比的写作手法,通过“落花”与“落叶”的对比,突出“落叶”象征的悲哀之情之深;⑸①拥有的东西未必能够理解和欣赏,自然和艺术也会如此。

②对事物要有充分的理解和欣赏,才能为自己所拥有。

③生活需要去感受、体验,用心去发现,你才可以说是真正拥有了生活。

【点评】⑴本题是对内容概括的考查,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即可,在总结的时候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中心句;⑵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

解答此题关键要选择好赏析的角度,语句赏析的角度一般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⑶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即可做出解答。

⑷本题考查了对比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作答此题,学生首先要知道有关对比的知识;⑸本题考查散文结尾的赏析。

这是一道半开放性题,解答的关键要了解散文的结尾方式与作用,①再生波澜式:震撼人心,照应前文。

②留下空白式: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③深化主题式:突出人物形象,令人回味。

④耐人寻味式:给人以喜悦欣慰,表达美好愿望。

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即可。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恶毒的王子安徒生从前有一个恶毒而傲慢的王子,他的全部野心是要征服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使人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害怕。

“多么伟大的王子啊!不过,我还要有更多、更多的东西!我不准世上有任何其他的威力赶上我,更不用说超过我!”于是他对所有的邻国掀起战争,并且征服了它们。

当他乘着车子在街道上走过的时候,他就把那些俘虏来的国王套上金链条,系在他的车上。

吃饭的时候,他强迫这些国王跪在他和他朝臣们的脚下,同时从餐桌上扔下面包屑,要他们吃。

现在王子下令要把他的雕像竖在所有的广场上和宫殿里,甚至还想竖在教堂神龛面前呢。

不过祭司们说:“你的确是威力不小,不过上帝的威力比你的要大得多。

我们不敢做这样的事情。

”“那么好吧,”恶毒的王子说,“我要征服上帝!”他心里充满了傲慢和邪恶的自负,他下令要建造一只巧妙的船,他要坐上这条船在空中航行。

这条船必须像孔雀尾巴一样色彩鲜艳,必须像是嵌着几千只眼睛。

船的前面套着几百只大鹰——他就这样向太阳飞去。

这时上帝从他无数的安琪儿当中,先派遣了一位安琪儿。

这个邪恶的王子就马上向他射出几千发子弹;不过子弹像冰雹一样,都被安琪儿光耀的翅膀撞回来了。

有一滴血——唯一的一滴血——从那雪白的翅膀上的羽毛上落下来,落在这位王子乘坐的船上。

血在船里烧起来,像500多吨重的铅,击碎了这条船,同时把这条船沉沉地压下来。

那些鹰的坚强的羽毛都断了。

风在王子的头上呼啸,那焚烧着的船发出的烟雾在他周围集结成骇人的形状,像一些向他伸着尖锐前爪的庞大的螃蟹,也像一些滚动着的石堆和喷火的巨龙。

王子在船里,吓得半死。

这条船最后落在一个浓密的森林上面。

“我要战胜上帝!”他说。

“我既起了这个誓言,我的意志必须实现!”他花了七年工夫让手下的人制造出一些能在空中航行的精巧的船。

他用最坚固的钢制造出闪电来,因为他希望攻破天上的堡垒。

他在他的领土里招募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当这些军队排列成队形的时候,他们可以占满许多英里的面积。

他们爬上这些船,王子也走进他的那条船。

这时上帝送来一群蚊蚋——只是一群小蚊蚋。

这些小虫子在王子的周围嗡嗡地叫,刺着他的脸和手。

他一生气就抽出剑来,但是他只刺着不可捉摸的空气,刺不着蚊蚋。

于是他命令他的部下拿最贵重的帷幔把他包起来,使得蚊蚋刺不着他。

他的部下执行了他的命令。

不过帷慢里面贴着一只小蚊蚋。

它钻进王子的耳朵里,在那里面刺他。

它刺得像火烧一样,它的毒穿进他的脑子。

他像疯子一样把帷幔从身上撕掉,把衣服也撕掉。

他在那些粗鲁、野蛮的士兵面前一丝不挂地跳起舞来。

这些士兵现在都讥笑着这个疯了的王子——这个想向上帝进攻,而自己却被一个小蚊蚋征服了的王子。

(选自《安徒生童话选》)(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王子所做的荒唐事。

(2)赏析下面的语句。

(3)结合选文,说说王子是怎样的一个人?(4)在选文的结尾,面对一丝不挂的王子,士兵们的表现是怎样的?你是如何理解士兵这种表现的?(5)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案】(1)①对所有邻国掀起战争,并且征服了他们;②造出可以在天空中航行的、精巧的船去征服上帝。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焚烧着的船发出的烟雾”比作“伸着尖锐前爪的庞大螃蟹”“滚动着的石碓和喷火的巨龙”,突出了安琪儿那滴血的巨大无穷的威力,讽刺了王子表面强大,实则在上帝面前很渺小。

(3)傲慢愚蠢而又恶毒的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