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北史·傅永列传》阅读【甲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文】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聘。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①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②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日叹:“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③,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注释:①书:写信。
②让:责备。
③露布:公开的文告。
12.解释加点词语。
(3分)(1)治经为博士邪()(2)见往事耳()(3)及鲁肃过浔阳()(4)即更刮目相待()(5)肃遂拜蒙母()(6)唯傅修期耳()13.翻译句子。
(2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卿言多务,孰若孤?14.写出出自甲文的两个成语 (2分)15.根据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4分)①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1分)②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1分)③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参考答案:12.(3分,每题0.5分)①“邪”通“耶”,语气词②了解③等到④重新⑤于是,就⑥罢了13.(2分,每题1分)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杂来推托。
②你说事务繁杂,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14.(1分)吴下阿蒙、刮目相待15.①(1分,意对即可)吕蒙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
②(1分,意对即可)傅永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③(2分,一点一分,意对即可)他们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将(武人,武夫);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长进。
《孙权劝学》《邴原少孤》阅读【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解释加点词。
(1)但当涉猎(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邴原少孤(4)欲书可耳2.翻译句子。
(1)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甲乙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
甲文侧重。
乙文侧重。
答案:1.(3).幼时丧父,(4)读书。
2.(2)你如立志学习,我愿意白教你,不要学费。
3.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赞美邴原少而好学。
《孙权劝学》《秉烛夜读》阅读【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秉烛夜读》【注】安:哪里。
疑问代词。
戏:取笑。
安敢:怎么敢。
疑问副词。
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呢?昧:黑暗。
1.解释加点词。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2)及鲁肃过寻阳(3)恐已暮矣(4)盲臣安敢戏其君乎?2.翻译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每个所填不超过5个字)4.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答案:(部份)1.迟、晚,怎么,2.年少爱好学习,就如同刚刚升起的太阳。
3.年纪大,事务多。
4.提示: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意见。
《孙权劝学》《陈康肃公善射》阅读二、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列问题。
(33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8分)①蒙辞以军中多务辞②即更刮目相待更③释担而立释④但手熟尔尔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9分)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③以我酌油知之。
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但当涉猎但微颔之B.大兄何见事之晚见其发矢十中八九C .自以为大有所益以钱覆其口D.但当涉猎当世无双10.用课文原句回答问题。
(9分)①《孙权劝学》的原因是:;(3分)②《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3分)③《孙权劝学》的成果是:;(3分)11.①甲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2分)②乙文所阐释的道理可以用四字成语“”高度概括。
(2分)答案:7.(8分)(1)推托;(2)重新;(3)放下;(4)同“耳”,罢了。
8.(9分)(3分)(1)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3分)(2)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当年那个吴县的阿蒙了。
(3分)(3)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9.(3分)A 只(B.知晓;看到 C.认为;用 D.应当;处在某个时候)10.(3分)①《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3分)②《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分)③《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1.(各2分,共4分)①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多读书,有好处;或读书学习非常重要等意思对即可);②熟能生巧《孙权劝学》《傅永字修期》阅读(四)【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
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做露布,唯傅修期耳。
”1.解释加点的词。
(1)卿言多务,孰若孤(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寻复南奔(4)涉猎经史,兼有才干2.翻译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3.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4.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5.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答案:(四)1.不久2.有个友人寄给他一封信,他却不能回复。
3.他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
4.他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5.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将,认识到读书的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的长进。
答案:11.(1)①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②用新的眼光看待,即另眼相看;③用来;④振奋。
(4分)12.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②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6分)13.孙权用自己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
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4分)14.我们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努力方向,正确的学习目标能催人奋进,从而产生为实现这一目标去奋斗的力量.没有学习目标,就象漫步在街头不知走向何处的流浪汉一样,是对学习时光的极大浪费。
(3)《孙权劝学》《诫子书》对比阅读2(一)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担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诫子书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③则不能励精,险躁④则不能治性⑤。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注释:①行:行为,操行。
②澹泊:也写作“淡泊”,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
③淫慢:过渡怠惰。
淫,过度,慢,怠惰,不勤勉。
④险躁:过分急躁。
⑤治性:约束自己的性情。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孙权劝学》的内容。
(2分)2、仔细阅读《诫子书》一文,说说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2分)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公)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B、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4、翻译下列句子。
(2分)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5、仔细阅读《孙权劝学》一文,说说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2分)6、读了以上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2分)参考答案:1、本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