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椭圆的极坐标方程双曲线焦点坐标

椭圆的极坐标方程双曲线焦点坐标

当点P在双曲线右支上时,PF1exa,PF2exa;
当点P在双曲线左支上时,PF1aex,PF2aex;
3、若F是抛物线的焦点,PFx
p. 2坐标曲线题
题型研究
题型一坐标曲线题
热点题型精讲
坐标曲线类试题一般结合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考查,用横纵坐标代表不同的化学量,主要与氧气的制取、金属与酸和盐的反应、酸碱盐之间的反应、溶质质量分数和pH等知识相结合考查。
类型一溶解类
解读: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A物质。A不再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解读: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A物质的接近饱和的溶液中加入A物质。A溶解至饱和后不再溶解,溶解质量分数先增大,后不变。
类型二pH曲线
1.溶液稀释时pH的变化
解读:稀释碱性溶液时,开始时溶液的pH﹥7,随着加水量的增加,pH不断减小,但不会小于7。
ep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统一的极坐标方程为:. 1ecos
其中p是定点F到定直线的距离,p>0.
当0<e<1时,方程表示椭圆;
当e>1时,方程表示双曲线,若ρ>0,方程只表示双曲线右支,若允许ρ<0,方程就表示整个双曲线;
当e=1时,方程表示开口向右的抛物线.
二、圆锥曲线的焦半径公式
设F为椭圆的左焦点(双曲线的右焦点、抛物线的焦点),P为椭圆(双曲线的右支、抛物线)上任一点,则∵PFe,∴PFe(PFcosp),其中pFH,〈x轴,FP〉∴焦半径PFep.1ecos
解读:同一反应,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若横坐标为反应时间,由图像的斜率可以看出加入催化剂后化学反应速率明显加快,但生成物质量不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3.催化剂质量曲线
解读: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4.溶液质量曲线
解读:固体物质与溶液反应时,消耗的固体物质比溶液中析出固体物质的质量大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增大,反应结束后,溶液质量不再改变。
【解析】
2.(2016连云港)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椭圆的极坐标方程-双曲线焦点坐标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焦半径公式、焦点弦公式
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焦半径公式、焦点弦公式湖北省天门中学薛德斌
一、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可以统一定义为:与一个定点(焦点)的距离和一条定直线(准线)的距离的比等于常数e的点的轨迹.
以椭圆的左焦点(双曲线的右焦点、抛物线的焦点)为极点,过点F作相应准线的垂线,垂足为K,以FK的反向延长线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其他类
1.电解水气体质量曲线
解读:电解水时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的2倍。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曲线
解读: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氧气和锰酸钾,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锰元素质量不变,所以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先变小,待反应结束后保持不变。
例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

A.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ep. 1ecos当P在双曲线的左支上时,PF
推论:若圆锥曲线的弦MN经过焦点F,则有
112. MFNFep
三、圆锥曲线的焦点弦长
若圆锥曲线的弦MN经过焦点F,
epep2ab2a2b2
c1、椭圆中,p,MN222. cc1ecos1ecos()accos
2、双曲线中,
epep2ab2
若M、N在双曲线同一支上,MN;1ecos1ecos()a2c2cos2
epep2ab2
若M、N在双曲线不同支上,MN. 1ecos1ecosc2cos2a2
3、抛物线中,MNpp2p. 21cos1cos()sin
四、直角坐标系中的焦半径公式
设P是圆锥曲线上的点,
1、若F1、F2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则PF1aexPF2aex;
2、若F1、F2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
【方法指导】解答此类试题要做到“四看”:
一看横纵坐标代表的含义;
二看曲线的起点、拐点、交点和终点,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完全反应后产物为铁,固体质量不可能为零。
三看曲线的斜率;
四看特征;
再结合其他相关知识解答。
热点题型精练
1.向甲物质中逐渐加入乙物质至过量。若x轴表示加入乙物质的质量,则下列选项与图不相符合的是
解读:固体物质与溶液反应时,消耗的固体质量比溶液中析出固体物质的质量小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减小,反应结束后,溶液质量不再改变。
5.固体质量曲线
解读:反应物为固体,生成物为固体或非固体时,固体质量随反应的进行先减小,后不变,如高温煅烧石灰石、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6.气体质量曲线
解读:一般情况下,金属和混合盐溶液反应时,较活泼的金属优先与最不活泼的金属反应;酸与碱的反应也优于酸与盐的反应,据此可判断出产生的气体的时机,进而根据生成物质量曲线进行判断。
B.向等质量的锌、铁中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C.向一定量的氧化铁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并持续高温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解析】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消耗了溶剂,则溶质会析出,A错误;等质量锌、铁与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铁大于锌,横坐标为稀盐酸,质量相等的酸提供的氢元素质量相等,则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因此斜率相同,B正确;三氧化二铁与CO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不可能为0,C错误;稀硫酸加入后立即产生硫酸钡沉淀,所以应从0点开始,D错误。
解读:稀释酸性溶液时,开始时溶液的pH﹤7,随着加水量的增加,pH不断增大,但不会大于或等于7。
2.酸碱中和过程中pH变化
类型三化学反应中的质量曲线
解读: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质量不断减少,直至不变
解读: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质量不断减少,直至为零
解读:若横坐标为加入物质质量,
A、B反应结束时,生成物质量达到最大,继续加入B物质,生成物质量仍保持不变;若横坐标为反应时间,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不断增大,当反应结束时,生成物质量达到最大,随着时间增大生成物质量保持不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