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液体疗法(二)

小儿液体疗法(二)


③补液速度:补这部分液量的目的是尽快恢 复循环血容量及肾功能,要求在较短时间 内(一般在8~10小时内)补入。
注意:对高渗性脱水纠正速度不宜过快,因 为在神经细胞内过多的钠未排出之前,若 输入水分过多,可致神经细胞水肿而出现 惊厥。
(2)补充继续损失量
①补液量:一般按每天10~30ml/kg计算。。 ②补液成分:1/2~1/3张的含钠液。 ③补液速度:应在24小时内均匀滴入,但在
(2)补钾的浓度和速度:一般静脉补钾量按 2~4mmol/kg·d ( 相 当 于 10% 氯 化 钾 1.5~3ml/kg·d ) 。 补 钾 的 浓 度 不 超 过 0.3% 。 全日补钾量静滴时间不少于8小时,补钾不 能急于求成,需补2~3天,完全纠正低血钾 需3~4天。如能口服者,应尽量口服补钾。
小儿液体疗法
五、几种常见的儿科不同情况 的输液原则及注意事项
(一)婴幼儿腹泻液体疗法
目的:纠正体内存在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恢复和维持血容量、渗透压,使机体进行正常的 生理功能。实施中应注意注重临床、综合分析、 随时调整。
1、补液原则 根据补其所失,供其所需,纠其所偏,总液量包括
三个、液体疗法实施方案
根据脱水程度分阶段进行。补充累积失水量 根据三定:即定脱水程度,定脱水性质, 定补液速度;补充累积失水量,用电解质 浓度较高的液体,速度宜快。补充继续丢 失量和生理需要量,用电解质浓度较低的 液体,速度宜慢。总液量一般轻度脱水约 为 90~120ml/kg , 中 度 脱 水 约 为 120~150ml/kg , 重 度 脱 水 约 为 150~180ml/kg。
(或总液量的1/2量),用2︰3︰1液,于 8~10小时内均匀静滴。 ②补充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余下的 1/2 量,用2︰6︰1液或2︰9︰1液(1/3~1/4张 液),于后14~16小时内均匀静滴。
以上补液量适用于婴幼儿。学龄前儿童(3周 岁以后到6~7岁入小学前)总液量减少1/4, 学龄儿童(从6~7岁入小学起到12~14岁青 春期为止)总液量减少1/3。
(1)补充累积失水量
①补液量:根据脱水程度定。婴儿轻度脱水 补50ml/kg,中度脱水补50~100 ml/kg,重度 脱水补100~120 ml/kg。
②补液成分:根据脱水性质定。一般情况下, 等渗性脱水补1/2~2/3张含钠液,低渗性脱 水 补 等 张 ~2/3 含 钠 液 , 高 渗 性 脱 水 补 1/3~1/8张含钠液。若临床上难以确定,则 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
(1)重度脱水
分三阶段进行,总液量为150~180ml/kg。 ①扩容阶段:用2︰1等张含钠液20~30 ml/kg
(最大量300ml),于1/2~1小时内静滴或 静推,以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和肾功 能,纠正休克。 ②补充累积失水量:80~90 ml/kg(或除扩容 以外,为总液量的1/2量),用4︰3︰2液 (2/3~1/2张液),于8~10小时内均匀静滴, 约8~10 ml/(kg·h)。
实施过程中,常于补完累积损失量后的 14~16小时内均匀滴入。
(3)补充生理需要量
①生理需要量:60~80ml/kg。 ② 补 液 成 分 : 粗 略 计 算 每 日 需 要 Na+ 、 K+ 、
Cl– 各 1~2mmol/kg, 按 Na+ 计 算 约 为 1/5 张 的 含钠液。 ③补液速度:应在24小时内均匀滴入,但在 实施过程中,常与继续损失量一起,在滴 完累积失水量后的14~16小时内均匀滴入。
婴儿腹泻补液可归纳为:
三定: 定量(定脱水程度) 定性(定补液性质) 定速(定输液速度)
婴儿腹泻补液可归纳为:
四先: 先快后慢 先盐后糖 先浓后淡 先晶后胶
婴儿腹泻补液可归纳为:
两补: 见尿补钾 见痉补钙
3、液体疗法注意点
(1)轻度脱水而无呕吐者,尽量口服ORS液。 (2)明显低渗性重度脱水伴有循环障碍者,
③补充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80~100 ml/kg(或除扩容以外,为总液量的另1/2 量),用6︰2︰1液或9︰2︰1液(1/3~1/4 张液),于后14~16小时内均匀静滴,约5 ml/(kg·h)。
(2)轻中度脱水
分二阶段进行,总液量为100~150ml/kg。 ①补充累积失水量:一般量为50~100 ml/kg
• 第二天补液量:经第一天补液后脱水酸中毒已基
本纠正,主要是补充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继续补钾,供给热量,如无呕吐,能口服者改为 口服ORS液。如腹泻仍重,不能口服者,仍需继 续静脉补液,一般按生理需要量60~80ml/kg,加 继续丢失量10~30 ml/kg,根据大便次数而定,两 方面补液量按80~100 ml/kg计算。一般用2︰6︰1 液或2︰9︰1液(1/3~1/4张液)。
5、酸中毒的纠正
• 重度酸中毒,需另给碱性液时应根据测得 的二氧化碳结合力或剩余碱值计算。
• 所 需 碱 性 液 的 mmol 数 = ( 22- 测 得 的 CO2CPmmol/L)×0.6×体重(kg)
(6)以上补液方案仅限于婴幼儿,对学龄儿 童和学龄前儿童酌情减少1/3~1/4量。
4、低血钾的治疗
(1)给钾的时机:见尿补钾。钾离子主要存 在于细胞内,补入的钾要与细胞内的氢和 钠进行交换,钾进入细胞内是个缓慢的过 程,若补钾过快,会产生高血钾的危险, 所以静脉补钾要求肾功能良好。轻中度脱 水肾功能良好的病人(入院前6小时内有尿 者),入院后补液时即可补钾。一般情况 下见尿补钾。
应在1/2~1小时内静注或静滴2︰1等张含钠 液20~30 ml/kg(最大量300ml),以达扩 容目的。 (3)补充继续丢失和生理需要量时,如腹泻 仍较重可继续静滴2︰3︰1液。
3、液体疗法注意点
(4)循环改善、肾功能恢复,应及时补钾。 有营养不良和佝偻病者应及时补钙。
(5)轻中度酸中毒在应用上述方案补液后, 不必另加碱性液;但重度酸中毒,必须按 公式计算后,另加碱性溶液才能纠正酸中 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