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作业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B.化学研究主要用的方法是实验方法C.化学品标志表示的是三级放射性物品!D.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3.有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①用50 mL量筒量取5 mL蒸馏水;②称量没有腐蚀性固体药品时,把药品放在托盘上称量;③氢氧化钠浓溶液不慎溅入眼中,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且边洗边眨眼睛;④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的瓶口不对准容器口;⑤块状药品都要用药匙取用;⑥固体药品用细口瓶保存;⑦用右图所示的方法闻气体的气味。
其中错误的是()A.①②③⑦B.③④C.②⑤⑥⑦ D.①②④⑤⑥4.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C.在100 mL的量筒里稀释浓硫酸溶液50 mL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5.下列实验仪器,能够受热或者在加热过程中可以用到的是()①试管②量筒③烧杯④酒精灯⑤胶头滴管⑥蒸发皿A.①②④⑥ B.①③④⑥C.②③⑤ D.①②③⑤"6.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有两处错误的选项是()7.下列实验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②给盛有液体的体积超过13容积的试管加热 ③把鼻孔靠近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④将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然后竖立试管⑤取用放在细口瓶里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对着地面/⑥将烧瓶放在桌上,再用力塞紧塞子 ⑦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 ⑧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⑨稀释浓H 2SO 4时,把水迅速倒入盛有浓H 2SO 4的量筒中⑩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掌贴住容器的外壁或用微火烘烤 A .①④⑦⑩ B .①④⑤⑦⑩ C .①④⑤⑦⑧⑨ D .④⑤⑦⑧⑨8.做化学实验时,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和环保问题。
下列操作方法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A .制取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打开试管上的橡皮塞B .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点燃氢气等气体时,必须先检验气体的纯度C .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D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停沿试管倾斜方向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以免液体暴沸伤人 9.(双选)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少量的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时,必须迅速用布擦拭,再用大量水冲洗 B .取用化学药品时,应特别注意观察药品包装容器上的安全警示标志 C .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加垫石棉,以防止仪器炸裂 ,D .闻任何化学药品的气味都不能使鼻子凑近药品课后作业1.C 。
2.B 。
本题考查实验室安全操作。
#。
①误差太大,应该用10 mL 量筒;②应在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片,以免污染药品,损坏托盘;③正确;④应使试剂瓶口与容器口紧靠在一起;⑤取用粉末状固体用药匙,块状固体一般用镊子;⑥细口瓶盛液体,广口瓶用来保存固体;⑦不论气体是否有毒,闻气体气味的方法相同:鼻子距离瓶口约30 cm,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
4.D。
5.B。
两个错误;C项中由于烧碱吸水性较好,一般放在玻璃器皿中进行称量;D项中溶解物质要用玻璃棒搅拌。
7.A。
该题主要考查了在实验中应注意的一些小操作。
②加热试管时,所盛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③闻气体气味应用手在瓶口处轻轻扇动,让少量气体飘进鼻孔;⑤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应对着手心;⑥向烧瓶塞塞子时,应用手持瓶,慢慢将塞子塞紧;⑧滴管不能伸进试管;⑨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稀释浓H2SO4不能在量筒中,也不能把水倒入浓H2SO4中。
8.C。
A项,产生倒吸的原因是装置内压强减小,使收集装置中水槽中的水进入制气装置,打开试管上的橡皮塞可防止倒吸的水进入制气装置中,正确。
B项,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要对气体进行验纯,防止出现爆炸事故,正确。
C项,实验结束后的废液中有的含有有毒物质,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应倒入指定的容器中,经处理后再排放,错误。
D项,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停沿试管倾斜方向移动试管可使试管内的液体受热均匀,加入碎瓷片也能防止暴沸,正确。
、9.AC。
10.若在试管中加入2 mL~3 mL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②在试管中加入2 mL~3 mL液体③用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回原处A.②③④①B.③②④①C.②④③① D.③②①④】11.用滴管吸取和滴加少量试剂时,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将滴管伸入试剂瓶中,然后用手指头捏紧橡胶乳头,赶走滴管中的空气B.向烧杯内滴加试剂时,将滴管悬空放在烧杯上方,将试剂滴下C.取液后的滴管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可倒置或平放D.除滴瓶上的滴管外,用过的滴管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12.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13.(双选)在实验中,不应该接触管口或瓶口的操作是()…A. 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试剂B.向试管里倾倒液体药品C.将试剂瓶中液体倒入量筒中量取D.用试管夹夹住试管14.(双选)下列关于仪器洗涤的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A.用水冲洗后,仪器内壁附着均匀水膜B.久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可先用稀硫酸洗,后用水洗C.石灰石热分解实验的试管用稀硫酸洗、D.家用铝壶中残留的水垢用食醋清洗二、填空题(共58分)15.(18分)实验室有毒有害气体应进行合理的处理,而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现需处理的气体是:①Cl2②NH3③HCl ④H2S ⑤CO。
经查阅资料得到相关信息:(1)Cl2有毒,与石灰乳作用可制漂白精。
(2)NH3是碱性气体,能与酸反应,HCl、H2S是酸性气体,能与碱反应。
(3)CO难溶于水,HCl、NH3极易溶于水。
请你选择一种最合理的装置,将要处理的气体编号填入相应的装置图的下方空格中。
装置.需处理的气体(1)除去氢气和氧气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装置内盛的物质是________,气体应从装置的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要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2)欲证明氧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内应盛________,反应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检验一氧化碳中混有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应盛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3)若用排空气法收集甲烷,气体应从______端通入;若用排水法收集一氧化碳,瓶内先装满水,一氧化碳气体从________端通入;若用水将装置中的一氧化碳排出,进行实验时,水应从______端通入。
(填“A”或“B”) 17.(20分)今有A、B、C、D、E、F六种装置,如图所示。
(胶塞、导管可自由选用)(1)写出①~④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择__________和__________相连接,制取并收集氢气时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相连接。
.(3)做木炭还原氧化铜并检验生成气体的实验,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相连接,检验气体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4)制取氢气并做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应选择________和________装置,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
试剂用完后要及时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
11.A。
12.C。
不能用燃烧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否则可能引起火灾,A不正确;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 g,不能用于称量10.05 g的固体,B不正确;量取液体时应用略大于量取体积的量筒去量取,否则会引起较大误差,D不正确。
13.AD 。
从试剂瓶中取用液体,药剂量少时,用胶头滴管;药剂量大时,要用试剂瓶倾倒。
前者需胶头滴管在试管口上方垂直,缓慢操作;后者则需要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倒入。
另外,D 选项的正确操作应该是:从试管的底部套入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使用完毕后,试管夹从试管口一端抽出。
14.AD 。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 3和Mg(OH)2,盐酸与醋酸都能使之溶解,而B 、C 两项中与硫酸发生反应生成微溶性的CaSO 4。
所以D 正确,B 、C 不正确。
15.解析:根据题给信息进行分析。
答案:②、③ ①、④ ⑤16.(1)浓硫酸 A 氢氧化钠溶液 (2)紫色石蕊试液 紫色溶液变成红色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B B A17.解析:本题考查制取并收集O 2、H 2、CO 2的装置以及检验CO 2的方法和H 2还原CuO 的装置。
检验CO 2可根据CO 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H 2还原CuO 时注意防止生成的Cu 被氧化成CuO 。
答案:(1)铁架台 试管 烧杯 酒精灯 (2)A E B F(3)A C 有白色沉淀生成(4)B D 防止生成的铜再和氧气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