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思想史习题整理

管理思想史习题整理

第一章中国早期管理思想1、商鞅变法概念。

通过变法提高国家管理水平。

◆在法律上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化,解放了生产力;◆按军功授爵,取消旧贵族世袭的政治特权;◆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教民耕织。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对从事工商或闲懒贫困之人收入官府为奴;◆统一秦国度量衡,统一赋税。

2、了解老子的管理思想。

◆“道法自然” 的政治管理思想“大自然的法则支配一切”,天道、地道、人道都要服从于自然。

◆有私、有欲的人性理念◆提倡人应该像水一样活着。

“上善若水”◆“无为而治” 的管理理念-是管理上的至高境界无为:最高层管理者不应该为了张扬美名而去搞管理,这样的美名反而会转化为丑名;不应该张扬善行而去搞管理,这样的善行就会演变为恶行。

所以圣人治理国家就应该采取“无为”的理念,最后能达到“无不为”的效果。

领导者应“四不”: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才能永久成功。

3、孙子的管理思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

“上兵伐谋”,以谋略、以智慧去战胜敌人。

◆“经事校计”全面谋划,“知己知彼”,信息畅通。

“经五事”要考虑到“道、天、地、将、法”五因素;“校七计” :要分析:“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

系统论、信息论思想。

◆人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

“上下同欲者胜” ;用“智、信、仁、勇、严”作为衡量将帅的标准。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 “视卒为爱子”、“唯民是保”。

爱民和人才论的思想。

◆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避实就虚”、速战速决。

战略思想4、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基本特征一、把人作为管理的重心。

◆管理国家应“以人为本”。

管子:“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管理者必须“爱人贵民”。

孙子“视卒为爱子”;管子“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认为管理的成败在于用人。

孙子“人的因素决定胜负。

”“得人者得天下”◆管理者要学会识人的方法。

融合诸子思想的《吕氏春秋》提出了“六戚四隐”、“八观六验” 。

“内则用六戚四隐,外则用八观六验,人之情伪贪鄙美恶,无所失矣。

”二、把组织与分工作为管理的基础◆层次分明的组织体系。

《周礼》中将周代官员分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以天官为最高,六官分360职,各有明确的职责范围。

《孙子兵法》中提到军队编制,军为12500人,旅为500人,伍为5 人。

◆劳动分工的思想。

三、强调了农本商末的固国思想◆倡导以农富国。

《管子》认为农业是富国富民的本事、本业,韩非提出:“富国以农”。

◆强调重农限商。

荀子主张,“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

”◆主张以农固国。

商鞅认为:“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兵力不足也。

”只有通过政治、经济、法律等手段把农民稳定在土地上,国家才能安稳。

四、突出了义与情在管理中的价值。

中国古代充满着浓重的讲情讲义的管理思想◆孔子“见利思义”,“义然后取”。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墨子:“义,利也”,“兼相爱,交相利”。

还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德服人”等。

五、赞赏用计谋实现管理目标。

◆重视谋划,主张以谋取胜为上策。

如孙子。

◆适应环境变化,善于权变,不拘泥于既定的清规戒律。

◆思先于行。

“三思而后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六、把中庸作为管理行为的基准◆主要是儒家的“中庸之道”。

把中庸作为道德标准、决策准则。

七、把求同视为管理的重要价值◆孔子毕生致力于“克己复礼”;◆董仲舒甚至把封建统治制度—“道”与“天”联系起来,提出“道之原大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国家的统一始终成为当政者的追求,这种思想被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二章外国早期的管理思想1、古代埃及的管理思想◆建立起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权古埃及人建立起以法老为最高统治者的中央集权的专制政权。

法老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拥有对埃及国家财产的全部支配权,把权利和财富都集中在自己手上。

◆“管理跨度”的实践者每个监工大约管理10名奴仆,反映出他们已知道每个管理者所能监督人数的管理跨度是“以十为限”。

◆非凡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古埃及人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建造了胡夫金字塔,共耗用了上万斤重的大石料230多万块,动用了10万人力,费时20年得以建成。

在建造金字塔的过程中,精心计划、组织和控制,安排和解决食物、住房、运输问题,表现出了非凡的管理和组织能力。

2、了解柏拉图、色芬诺等古希腊思想家的代表作及其主要思想。

柏拉图(前427—前342)--苏格拉底的弟子;主要著作:《理想国》◆通过研究国家范围内的分工来体现管理思想;“每一个人必须在国家里面执行一种最适合于他天性的职务。

”他把人分为三等:第一等人是治国贤哲。

第二等人是卫国的武士。

第三等人是民间艺工。

◆人的本性(即灵魂)由三部分构成:理性、意志和欲望。

理性是最优秀的部分,当其统率与指导意志和欲望时,灵魂就有了智慧的品性;意志是灵魂发起行动的部分,当其坚定不移地执行理性的指示并帮助它控制欲望时,灵魂就有了勇敢的品性;欲望是灵魂里最低劣的部分,当某种欲望受到控制时,灵魂就有了节制的品性。

色诺芬(前430—前350):苏格拉底的弟子;主要著作:《家庭管理》(也叫经济论)。

其思想有四:◆提出了经济管理的研究对象——私人财产管理;(奴隶主如何通过管理使财富不断增加。

)◆提出了管理水平优劣的判别标准——财富是否增加;◆认识到管理的中心是加强人的管理这一重要思想;(客观上否定了奴隶制的基础:奴隶被看成是会说话的工具。

)◆分析了社会分工的重要性。

(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艺,分工能使产品制造得更精美。

)3、了解阿奎那代表作及其主要思想。

意大利人,神学家---神学之父,《神学大全》其宗教伦理思想影响了管理理论中的某些关于社会和人的地位的基本理解。

并构成了后来管理中关于人性的某些基本假设中的伦理学基础。

◆宇宙秩序是按等级的阶梯来安排的。

即从非生物体开始,逐渐上升到人、圣徒、天使,最高是上帝。

上帝也是最终目的,整个系统按照上帝的旨意来运转。

◆坚信私有制,反对公有制,并论证私有制是人的理性创造出来的,不仅符合自然的法则,而且符合上帝的意志。

◆十分重视公平交易和公平价格的问题。

应防止贱买贵卖,由地方当局或某些团体去规定公平价格。

◆交换是双方一种有意识、理性的经济活动,货币是由交换产生的。

◆放债取利是罪恶。

但对信贷得利却作出了合理化的解释—赔偿损失和规避风险。

4、简述威尼斯兵工厂的管理实践经验。

政府与工厂的关系是控制与授权经营的关系。

政府给工厂下达明确的生产任务。

兵工厂内部则授权经营。

◆工厂内部的管理已具有相当的水平。

造船厂内部各个大的作业部门由工长和技术顾问来领导;给成品部件编上号并储存在指定的地方;安装舰船采用装配线生产,各种零部件按照安装顺序排列在运河的两岸;将部件标准化;提高生产速度,降低成本把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控制的手段,对出厂与出厂的每一件物品都有记录和账目。

存货控制成本控制严密的人事管理制度。

有严格上工、下工和工间休息的时间。

按计件工资或计时工资给付报酬;通过考核晋升;等等。

5、试述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概念、性质及对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概念◆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是指14世纪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领导的反封建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为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的核心是肯定人,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

(封建文化:君权神授,逆来顺受,寄托来世。

)文艺复兴对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一)促使人的人格得以解放,还人以本来面目。

如果没有人性的解放就不可能进入到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过程的时代。

(二)为资产阶级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储备了条件。

第三章工业革命时期管理思想的发展1、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在什么年代?发生的导火索是什么?◆英国工业革命或称作英国产业革命:18世纪中叶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

◆导火索----纺织工业的发展和蒸汽机的发明2、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产生对管理提出的迫切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工人的分工协作问题劳资纠纷问题劳动力招募和培训问题人与机器的关系问题等。

3、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思想。

环境塑造人1.修建工人住宅楼和街道,改善工人的居住环境。

设立商店,按照成本价出售给工人。

2.设立公共食堂、医院、建立互助储蓄会,发放抚恤金等。

3.听取任何人对规章制度的意见,工人对不公正待遇可以提出申诉,工人对任何人有抱怨,都可向他直接诉说。

4.提高雇佣童工的最低年龄限制(10岁);送他们去学校读书;5.改善工厂的生产条件,使生产设备布局合理化,缩短劳动时间(以10小时45分为限);6.禁止对工人进行体罚4、工业革命时期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主要特点:管理指导思想:人是懒惰的,要强制管理管理重点:通过分工与协作,提高产量管理方式:家长式,资本家担任管理依据:个人经验和感觉人才培养:经验传授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第四章古典管理理论1、古典管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一是:资本的积累和集中,导致大企业的出现,对大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新有要求。

二是:劳资矛盾激化,生产效极低客观上要求有科学的管理来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

2、对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评价。

泰罗科学管理的贡献:(1)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

最大贡献在于泰罗所提倡的在管理中运用科学方法和他本人的科学实践精神(2)泰罗和他的同事创造和发展了一系列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和方法。

如时间与动作研究技术和差别计件工资制等。

泰罗科学管理的弊端:(1)泰罗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

(2)泰罗的科学管理只重视技术的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3)泰罗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

3、试分析古典管理理论对管理思想的发展的贡献和局限性。

古典管理理论对管理思想的发展的贡献1.提出了管理的重要性和普遍性;2.认为管理原则和管理职能存在于社会之中,通过科学方法够发现这些原则;3.提出了一些管理原则和管理职能;4.奠定了管理学发展的基础。

使管理学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古典管理理论的局限性◆第一,对组织中人的因素的研究不够。

一般只是把人看作“经济人”。

◆第二,忽略或较少地分析有关组织外部环境对组织的影响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