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像学循环系统

影像学循环系统


右位心
心脏形态异常
二尖瓣型心: 代表右室大, 无肺动脉狭窄一类心脏病, 例如风心、房缺等。
主动脉型心:代表左 室大一类心脏病,例 如高血压性心脏病。
普大型心:代表多个房 室大一类心脏病或心包 病,例如心肌病或心包 炎。
靴型心:代表右室大,有 肺动脉狭窄一类心脏病, 例如法鲁氏四联症等。
心脏运动及血流异常
B:主动脉骑跨,右室 肥厚
C:肺动脉瓣下狭窄 C
心包炎
结核、化脓、风湿和病毒等导致心包脏、壁层产 生炎性病变。
若心包产生纤维蛋白为主的渗出物,则引起心包 表面粗糙呈绒毛状,称为干性心包炎(X线无异 常发现)。
若以渗出液为主,则称为心包积液。若脏壁两层 因炎症而增厚,粘连,形成坚实的纤维结缔组织, 有时尚有钙化,限制心脏活动,则称缩窄性心包 炎。
心、大血管四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准投照位置
后前位 右前斜位 左前斜位 左侧位

左 室 造 影
择 性 冠 脉 造

右 室 造 影
主 动 脉 造 影
横位心 斜位心
垂直心
心胸比率:
(T1+T2)/T×100% T1:胸廓中线至右心缘最大径 T2:胸廓中线至左心缘最大径 T:胸廓最大横径
正常值≦0.5
超声检查
方便、经济,可实时观察心脏大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CT检查 扫描速度快,密度分辨率、空间分辨率高,加之强
大的三维后处理功能,对心脏、大血管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心脏CT常用后处理技术
VR
MIP
CPR
心脏正常影像解剖
RAA PA
A. Aorta SVC
LAA
PV D. Aorta
RAA
PA
SVC PV
LMA LAA
LA
D. Aorta
RCA RV RA
LA
LV
LMB
RV RA
LAD
LV
LA
主动脉瓣
主动脉瓣
二尖瓣
正常瓣膜
左室长轴
心脏长轴
心脏短轴
MRI 良好的软组织对比,无辐射,无需造影剂即可
成像;通过注射造影剂可以完成心肌灌注成像,从而达 到心脏形态、功能及心肌活性的“一站式”检查
A: 垂直室间隔 的左室长轴位
运动异常包括局部运动增强、减弱和 矛盾运动
血流异常
(四腔位)左心室运动减低,心尖部呈矛盾运动—提示 心尖部室壁瘤形成并血栓。
冠状动脉异常
冠脉狭窄、闭塞、扩张或先天性发育异常
单冠状动脉畸形,起自 右窦上方的主动脉壁
冠状动脉起自右窦
冠状动脉起自左 窦
左回旋支单独起源于右冠状动脉, 绕过无冠窦和左房之间走形,发 育细小
(1)病理:二尖瓣病变中,约1/2是狭窄伴关闭 不全,单纯关闭不全少见。
(2)临床:症状与二尖瓣狭窄相似,但心尖部可 有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左腋下传导。
(3)X线表现:①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时则有 二尖瓣狭窄X线表现,尚有左心室增大。②单纯 二尖瓣关闭不全轻者变化不大或仅有左房、左室 轻度大。中度以上则与狭窄伴关闭不全相似。
KerleyB线
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心脏动脉、 静脉系统 的VR图 像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定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阻塞, 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变。
临床表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影像表现
X线一般无明显特征性表现,如出现心衰, 可表现为肺淤血、肺水肿、左室增大。
CT可显示管壁粥样斑块类型,狭窄程度。 MRI可以从形态、功能、心肌灌注及延迟
循环系统影像诊断
福建省立医院 殷磊
心脏病现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一个重大威胁 ,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发展中 国家心血管病研究机构等共同发起的这项研究指 出,全球每年死于包括中风等心血管疾病在内的 人数高达1700万,其中80%来自于中低收入国家
世界心脏病日——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
(2)临床:心悸、气短、咳血泡沫痰,心尖部 舒张期隆隆性杂音。超声显示好。
X线表现
①左心房增大和右心室增大。 ②肺瘀血和间质性肺水肿,晚期可出现含铁 血黄素沉着等。 ③主动脉球缩小:系发育不好及顺钟向转位 所致。 ④ 有时见二尖瓣钙化。
a~c. X线心脏 三位相示两肺 淤血,心影呈 “二尖瓣”型, 左心缘可见 “第三心弓” (b.↑),食 管左心房段受 压,左心房 II°增大 (a),CTA 显示二尖瓣开 放受限,呈 “圆顶 征”(↑),左 心房增大,见 附壁血栓(白
肺瘀血(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上肺静脉增粗
肺水肿
1 病理:当肺静脉压进一步增高,血浆外渗至 肺泡则形成肺泡(实质)性水肿。
2 X线表现:①肺透过度减低,网状阴影, KerleyA、B、C线,少量胸腔积液等。②一 侧或两侧肺野出现片状模糊影,典型者呈蝶 翼状。
3 临床意义:常见于左心衰,尿毒症等。
间质性肺水肿 肺泡性肺水肿
B:平行室间隔 的左室长轴位
C:左室流出道 长轴位
D:左室短轴位
基本病变
心脏位置、形态、大小变化 心脏形态异常 心脏运动及血流异常 冠状动脉异常 心包病变 肺门及肺血管异常
位置异常
右位心: 1右旋心—心长轴指向右,内脏正位 2镜面右位心—心长轴指向右,内脏反位
左旋心(孤立性左位心):心长轴指向左,内脏反 位 中位心:心长轴居中,罕见 除镜面右位心外心脏位置异常常合并心内畸形
后前位片(A)示心影呈二尖瓣型,肺淤血,左房、 右室增大,心底部双重阴影,左心耳突出;左侧 位片(B)示食道左心房段受压、后移
胸片后前位(A)及左侧位(B)示肺淤血重,肺 纹理模糊和肺野透亮度明显减低;左房大,食道 服钡II°压迹(B,↑)
CTA重建电影,显示二尖瓣瓣叶增厚、开放受限
二尖瓣关闭不全
分型
Debakey分型: I 型:破口位于升主动脉 并累及主动脉全程 II型:破口位于升主动脉 并累及升主动脉 III 型:破口位于降主动 脉并累及主动脉全程
心包肿块
后前位片(A)示心脏普遍明显增大,呈“球形”,心缘正常 弧度消失
侧位片(B)示食道明显受压向后移位、变形(↑)
a.b.X线正侧位示肺淤血,心僵直并见蛋壳样弧形钙化 影(↑)
c.胸部CT平扫示心包蛋壳样钙化(↑),右心房(RA) 增大
a.横轴位 b.冠状位 左心室(LV)旁心包内一椭圆形 液性密度肿物,大小65.2mm×41.6mm,薄壁、边 界清楚,左心室受压
VR示大隐静脉与回旋支近段吻合, CPR显示桥血管内及吻合口未见狭窄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分急性及亚急性风湿性心脏 炎(X线检查帮助不大)和慢性风湿性瓣膜 炎后遗损害。后者最常见为二尖瓣损害, 其次为主动脉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
二尖瓣狭窄
(1)病理:二尖瓣因瘢痕、粘连而致瓣口狭窄, 左心房血排出障碍而左心房增大,肺瘀血, 右心室增大。左心室及主动脉受血少而萎缩。
马鞍征
漂浮征 蜂巢征
新鲜血栓征象
血栓附壁
血栓钙化
慢性肺栓塞征象
管腔缩小
SSD
(CPR)曲面重建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是指各种病原所致主动脉内膜破 裂,血液进入中膜内,导致中膜撕裂、剥离 形成双腔主动脉
病因: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另外,马凡综合征中膜囊性坏死,也是形成 夹层的主要病理基础
X线胸片后前位(A)及左侧位(B)示肺 淤血,左房左室高度扩大(B,↑)
四腔位示左室心腔普遍扩大,室壁薄厚不均,运动 普遍减低
(四腔位)左心室室间隔明显肥厚,左房增大伴二 尖瓣反流
先天性心脏病
1、 房间隔缺损 2、 法洛四联症
房间隔缺损
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分原发孔型和继发孔型。继发孔型常见,当
MIP显示 右冠近段(第一转折处)见偏心性混合 斑块
CPR、MPR示回旋支中段管腔完全 闭塞
冠脉造影示:右冠全程明显扩张(川崎病)
心包病变
心包积液:心包内液体量超过50ml即为心
包积液;透视心脏搏动消失,心影成“烧 瓶状”;CT示心包腔内水样密度;MRI示 心包内长T1长T2信号。
心包增厚和心包钙化
a. 左心室(LV)心腔扩大,心尖部室壁变薄、向外膨隆,心尖 部室壁瘤形成并附壁血栓
b. 延迟强化清晰显示心尖部血栓(↑) c. 相邻一层延迟强化见心尖部心肌内高信号(↑),提示心肌坏

目前,冠心病除了内科治疗外,常用介入
治疗(包括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术)和 冠脉搭桥(CABG)
右冠开口部及近段,两枚支架 置入
原发性心肌病
原发性心肌病是一组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 包括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和限制 性心肌病;临床上以扩张性心肌病常见。
临床上表现为心室收缩能力降低,心排出 量减少。
X线检查
①透视下心脏搏动减弱; ②心影呈普大型或主动脉型; ③各房室均有增大,以左室为著; ④如有左室功能不全,则可见肺淤血、 间质性肺水肿征象;
>2.7Kpa,形成肺动脉高压。
2 X线表现:肺动脉段突出,右下肺动脉干(横径
>15mm)增宽,残根征。
3 临床意义:常见于肺心病、晚期二尖瓣病变、甲
亢心、严重贫血病例等。
肺充血(房间隔缺损)
肺瘀血
(1)病理:肺静脉回流受阻,血液瘀滞于肺内。 (2)X线表现:①两肺门影增大,边界模糊,上
肺门>下肺门。②肺瘀血加重、出现肺间质水 肿和肺泡性水肿。 (3)临床意义:常见于二尖瓣病变和左心衰竭 等。
期心肌存活方面进行“一站式” 评价
冠脉造影 诊断冠心病的“金标 准”
心血管CTA显示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LAD)管腔明 显狭窄;
冠状动脉血管分析显示曲面重建后的LAD近段狭窄约为 70~80%,可见血管壁软斑块形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