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护理
PICC的维护
导管敷料更换频率 ? 置管后第一个24小时更换一次; ? 无菌透明敷料应至少每7天更换一次,
纱布敷料应至少每2天更换一次; ? 若穿刺部位发生渗液、渗血时及时更换敷料; ? 穿刺部位的敷料发生松动、污染等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
PICC的维护
导管冲洗频率 ? 治疗间歇期每7天冲管一次; ? 每次输液前、输液后及采血后; ? 输液过程中,液体明显减速或导管内回血; ? 输注脂肪乳、氨基酸及血液制品等黏稠药物之后; ? 连续输液12小时。
如发现导管有自由移位,不应将导管体外部分人为移入体内, 防止导管相关性感染
维护注意事项
蓝色导管摆放成“?”或“U”状,无菌胶布固定灰色翼型部位
无菌贴膜应以穿刺点为中心,无张力粘贴,覆盖整个导管外露部 分,不能使用小于10cm×12cm贴膜
胶布不能直接贴在导管上,避免损坏导管;导管摆放要合理, 不能有反折,避免损坏导管
10ml以下 注射器
PICC的维护
? 消毒范围: ? 穿刺点为中心上下 10cm,左右至臂缘,酒精消毒 3遍(顺时针
、逆时针、顺时针方向),用力摩擦消毒,同法络合碘消毒 3遍 。
维护注意事项
注意无菌操作 应每日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的完整性
消毒时酒精不能接触导管,而络合碘应在穿刺点停留片刻
如果穿刺点有出血或渗液,穿刺点可放一小块止血纱布
部位的选择:该病人选择的是左贵要静脉 ? 90%的PICC放置于此; ? 直、粗,静脉瓣较少; ? 当手臂与躯干垂直时,为最直 和最短的途径,经腋静脉、锁 骨下静脉,达上腔静脉。
头静脉
肘正中静脉
贵要静脉
? 臂围:患者左手上臂围 25.5cm,右手上臂围 25.5cm ? 测量方法:肘窝上 10cm处。
PICC的维护
封管方式
? 生理盐水 -药物 -生理盐水 ? 给与肝素不相容的药物、液体前后均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避免
药物配伍禁忌的问题,而最后用肝素溶液封管。
PICC的维护
? 输液前:用10ml及以上的注射器抽10ml 以上生理盐水脉冲冲管后再输液。
? 输液后:10~20ml生理盐水脉冲正压 封管,剩余2ml时边直推边分离注射器 ,剩余0.5ml时拔出注射器。
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
二十病区 (综合内科)范记新
PICC的全称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 脉导管(Peripherqlly inserted centeral catheter)。经上肢贵 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 脉、肱静脉、颈外静脉穿刺 插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 脉的中下段。
患者PICC情况
? 导管脱出
置管后并发症与处理
穿刺点渗液 1、临床表现 穿刺孔周围有渗液流出,敷料被污染或渗湿 2、处理 ⑴ 纤维蛋白鞘形成者:遵医嘱使用尿激酶溶解纤维蛋白鞘。 ⑵ 低蛋白血症者:适量补充人血清蛋白。 ⑶ 导管破裂者:外留导管破裂剪除破裂部分,体内导管破裂 可拔出适宜长度,剪除破裂部分,重新X线导管尖端定位。 ⑷ 淋巴管受损者:目前无特效方法,加强换药,预防感染; 严重者拔管。 ⑸ 肿瘤、老年患者遵医嘱改善患者全身情况。 (6) 根据病情发展,予以保管或拔管。
评估
PICC置管绝对禁忌证
? 上腔静脉综合征(上腔静脉完全堵塞); ? 确诊或疑似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菌血症或脓毒血症; ? 感染性心内膜炎; ? 确诊或疑似患者对器材的材质过敏。
警
告
评估
PICC置管相对禁忌证
? 上腔静脉综合征(静脉管腔部分压迫)者;
? 严重的出凝血功能异常;
? 乳腺癌患侧肢体;
用胶布固定尾端导管,胶布上标明维护日期、维护者姓名、导管 刻度、外留长度
告知洗澡、活动、维护及并发症观察与应急处理等注意事项
置管后并发症与处理
穿刺点渗血 1、临床表现
导管置入后,皮肤穿刺点渗血或出血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多发生 在置管后1-3天。 2、处理 ⑴24小时内少量渗血时,不必及时处理,待到常规24小时内更换贴膜时 处理即可。 ⑵由于活动过度或其它原因再出现渗血时,指导患者四指并拢按压穿刺 点局部10-15分钟,更换透明贴膜后用绷带加压包扎。 ⑶局部使用明胶海绵敷料或藻酸盐敷料以阻止或减少出血。 ⑷必要时拔除导管。
置管后绷带加压包扎,防穿刺点渗血; 穿刺点渗血
置管后并发症与处理
导管脱出 1、原因: 固定不妥;患者因素;护士操作失误 2、预防:
脱出的高危时期包括:首次置管后一周,患者不适应; 高温、潮湿天气,汗液会降低贴膜与导管皮肤之间的黏性; 穿刺点出现渗血、渗液、皮肤过敏等异常情况时,贴膜固定 受损;出院带管期间。 ⑴ 妥善固定导管: ⑵ 加强宣教: ⑶ 加强置管与维护护士的技能培训:
? 置管目的
保护外周静脉,预防化学性静脉炎和药物渗漏性损伤。 PICC适应证: ? 须长期静脉输液的病人; ? 刺激外周静脉药物的输入,刺激性或毒性药、高渗
药液治疗,如化疗、强酸、强碱药物; ? 胃肠外营养(TPN); ? 外周静脉血管条件差或缺乏外周静脉通路,难以维
持静脉输液者; ? 长期需要间歇静脉治疗者; ? 危重患者或早产儿。
? 置管部位拟行放疗;
? 预置管部位有放射治疗史、血管外科手术史;
? 血栓栓塞史;
? 预置管部位不能完成穿刺或固定;
? 置管部位或全身皮肤感染; ? 目前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患者无禁忌症
? 安装起搏器;
? 拄拐杖。
部位的选择:左贵要静脉 臂围:患者左、右手上臂围均为25.5cm 导管的长度:预测长度为38cm 导管尖端定位:体表定位;参考定位标准
导管、皮肤、贴膜一定要三者合一
冲管和封管应使用10ml以上注射器或一次性10ml专用冲洗装置,脉 冲式正压冲封管;不能用静滴或推注的方式代替脉冲加正压封管
维护注意事项
肝素帽或接头内有血液残留、完整性受损或取下后,应立即更换
给药前后宜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不强行冲管
禁止将连接器打开后重复安装使用;禁止用于某些造影检查时高压 注射泵推注造影剂;禁止用含有血液和药液混合的盐水冲洗导管
? 置入导管的长度:此病人预测长度为 38cm。
? 测量方法:穿刺手臂摆放成 90度,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返折 至第三肋间长度(或加 4-5cm)。
Hale Waihona Puke ? 导管尖端定位:导管尖端平胸五椎体下缘
? 定位参考标准: 右侧第 5—7后肋之间, 即脊柱右侧第 6胸椎水平上
下处。
患者PICC的维护
维护目的: – 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 – 保持导管通畅。 维护内容: – 更换敷料; – 更换输液接头; – 冲洗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