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基本理论
航空业与邮政业的网络特点
➢业务规模大 ➢辐射范围广 ➢网络结点层次分明 ➢集散能力强 ➢运作流程相似
航空、邮政和物流网络比较
行业
特征
网 络
点
航空网络
邮政网络
物流网络
机场(Hub, 邮政局、所,处理 仓库、配送中心、物流
Spoke)
中心
中心等
构 线 支线、干线运输 支线、干线邮路 成
支线、干线运输
第三节 物流系统的要素
一、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 ✓ 劳动者要素 ✓ 资本要素 ✓ 物的要素 ✓ 信息要素
二、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 包装 ➢ 装卸搬运 ➢ 运输 ➢ 储存保管 ➢ 流通加工 ➢ 配送 ➢ 物流信息
三、物流系统的支持要素
体制、制度 法律、规章 行政、命令 标准化系统 组ຫໍສະໝຸດ 及管理第五节 物流系统优化原理
一、物流目标系统化原理 1、物流目标系统化原理的内涵 物流目标系统化是按照物流系统整体最优的原则,
对物流系统内部要素互相冲突,或者,虽然不冲突但 需要互相配合的目标进行权衡、选择和协调,最后确 定能够实现物流系统整体最优的物流系统整体目标和 物流系统要素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
四、物流系统的网络结构
物流系统网络的组成要素是节点和路径,节点 和路径之间的联系构成了物流系统的网络结构,由 节点和路径组成的网络叫做图,根据结构复杂程度, 物流系统中的网络结构图可分为以下五类:
1.点状图 点状图是由孤立的节点组成的物流网络,这是 物流系统网络结构的一种极端情况。实际上, 这种点状图只在封闭的、自结自足的系统中才 存在。
(与其他要素的目标没 有冲突)
第四节 物流系统的结构 一、物流系统的流动结构 五个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
二、供应链的物流结构
三、物流系统的治理结构
物流系统资源交易治理结构
为交易所需要的投资的特征
非专用型
混合型
专用型
交易发生 的经常性
偶尔发生的 重复发生的
三边治理
多边治理(市 (新古典合同)
原理的理解
1.物流目标系统化的目标 :物流目标系统化本身的 目标是要实现物流系统整体目标最优,而不是系统内 部要素目标最优。因此,物流目标系统化就是要实现 物流系统目标整体优化。
2.物流目标优化的对象 :物流系统的整体目标,物 流系统内部要素的目标 。
二、物流要素集成化
物流要素的集成化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 对物流系统功能、资源信息、网络要素及流动要素 等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评价,通过要素之间的协 调配合使所有要素能够像一个整体进行运作,从而 实现物流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达到物流系统整体 优化的目的。
二、物流系统的概述
(一)物流系统的概念和构成 概念: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
所需位移与服务的物、提供服务的设备(含包装设备、 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库设施)、组织服务的 人和信息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 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构成:物流系统是由运输、储存、包装、装卸、 搬运、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子系统组成。
1无计划配送增加 2.配送规模更小 3配送地点更分散 4.配送,装卸搬运、 流通加工物流信息 成本增加
1.包装容器耗用的 运费和仓储费用增 加 2.运输车辆和仓库 的利用率会下降 3.装卸搬运费用增 加
要素 装卸
主要目标
1.降低装卸费 2.降低搬运费 3.加快装卸速度
采取的方法
可能导致的结果
1.使用人力节约装卸搬运成 本 2.招聘农民工进行装卸搬运 3.提高装卸搬运速度 ,“ 抢装抢卸”
1.紧急进货增加 2.送货更加零星 3.储存地点分散 4.库存量降低甚至达到 零库存,库存费用降低
1.包装容器占用过多空 间和重量 2.包装材料费增加 3.包装容器的回收费用 增加 4.包装容器不通用5.商 品破损降低但包装费增 加
可能造成对其 他要素的影响
1.在途库存增加 2.平均库存增加 3末端加工费用高 4.包装费用高
四、物流系统的物质基本要素
物流设施 物流装备 物流工具 信息技术及网络
五、物流系统要素间的关系
物流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协同的或者是冲突的
物流系统要素间的冲突 要素目标冲突 要素产权冲突 要素运作冲突
要素 运输 存储
包装
物流系统要素目标之间的典型冲突一览表
主要目标
采取的方法
可能导致的结果
四、按照物流在物品的生命周期中涉及的时间序列划分: 供应物流 生产物流 销售物流 逆向物流 废弃物流
五、按照物流过程中物流运作者与物品的所有权关系划分: 第一方物流 第二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
六、按照物流研究涉及的层面划分: 宏观物流 中观物流 微观物流 七、按照物流系统涉及的社会分工广泛性程度划分: 社会物流 行业物流 企业物流
3.双边治理 是指通过物流资源买卖双方共同治理的模式。 双边治理的双方关系更加紧密,因而双边治理需 要的专用性资产投资规模更大。 另外,双方都获得了一份利润流,不会轻易同意 任何调整合同的提议。
4.单边治理 也称一体化治理。随着交易越来越特异,交易动 机弱化。 因为人力和实物资产越来越趋于专用于一个用途, 所以更不容易转移到其他用途上。
第一章 物流系统基本理论
学习目标: 1、了解系统、物流系统、物流系统要素等基本概念。 2、掌握物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理解物流系统规划基本原理、原则和技术路线。
第一节 物流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系统的定义与特点 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区别与相互联 系的要素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形成的整体。
特点:系统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以及 环境适应性等特点。
(二)系统的运作模式
图1-1系统的一般运作模式
(三)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改进现有系统的效率和效能, 或者为了设计更有效地实现预定目标的新系统。 ●系统分析的六要素是系统目标、资料收集、制订方 案、效用分析、模型与模拟以及评价。
1.流通加工作业越来越多 2为节约加工成本,采用简陋 设备
1.建立计算机网络 2.增加信息处理设备,如手 持终端 3.采用条形码 4. 增加信息采集点
1.在途储存和在库储 存增加 2.增加装卸环节 3.商品重复包装
1.增加信息处理费2. 方便业务运作 3.提高客户服务
1商品库存费增加 2装卸搬运费增加 3.商品包装费增加
三、物流组织网络化
物流组织网络化是指将物流经营管理机构、物 流业务、物流资源和物流信息等要素的组织按照网 络方式在一定的市场区域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 以实现物流系统适度反应和最优总成本等要求的过 程。
四、物流接口无缝化
物流接口无缝化是指按照物流目标系统化和 物流要素集成化原理要求,对物流网络构成要素之 间的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五个流动要素, 信息、资金、机构、人员等生产要素,技术标准、 运作规范、管理制度等机制要素进行内部和外部连 接,使系统要素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成为无缝连 接的整体的过程。
原理的理解
➢1.物流接口无缝(Seamless)就是物流系统或者系统要 素之间通过相同的接口进行对接。形成更大的系统平台, 扩展系统的边界,放大系统的功能,其过程受物流目标 系统化和物流要素集成化两个原理的指导。
网
枢纽点
Hub
功能 集中与疏散旅客
中心局 集中与分发邮件
配送中心、物流中心 集中与配送商品
络 运 作 机 制
运作流 程
由 Spoke 把 分 散 的少量旅客集中 到Hub,再由Hub 按目的地疏散到 各个Spoke
由各地局所汇总邮 件,集中到中心局 后,按目的地分发 到各个局所
由供应商或基层的物流 结点将小批量的商品汇 总到配送中心或物流中 心,再按目的地配送到 用户手中或下级结点
1.装卸搬运效率低2. 商品破损率高 3.不按要求堆放 4节省装卸搬运费用
可能造成对其他要素的 影响
1.待运期延长 2.运输工具和仓库的利 用率降低 3.商品在途和在库损耗 增加 4.包装费用增加 5.重新加工增加 6.流通加工成本增加
流通加工 物流信息
1.满足销售要求 2降低流通加工费用
1.简化业务 2.提高透明度
5.网状图 网状图是由点点相连的线组成的网络。其最大的优点可 能是方便销售,最大缺点可能是物流效率低下。
中国邮政实物传递网络
邮政航空快速网络
一级干线邮政枢纽
全国干线邮运网络
邮政跟踪查询网络
中国邮政实物传递网络拓扑结构
航空运输的枢纽-辐射模型
枢纽和辐射航线网络结构中的枢纽就是枢纽 机场,辐射指的是枢纽机场周边的辐射机场,这 里的枢纽机场就相当于物流中心,辐射机场就相 当于配送中心
五、物流系统的产业结构 (一)物流产业的特征
➢ 多行业性 ➢ 基础性 ➢ 服务性 ➢ 综合性
(二)物流产业结构划分
1、按照物流业务环节划分
• 运输业 • 仓储业 • 包装业 • 装卸业 • 流通加工业 • 邮政业 • 物流信息业
2、按照物流业务组织者划分 第一方(供方)物流组织的核心业务是生产和 供应商品,为了自身生产和销售业务需要而进行物 流自身网络及设施设备的投资、经营与管理。 第二方(需方)物流组织的核心业务是采购并 销售商品,为了销售业务需要而投资建设物流网络、 物流设施和设备,并进行具体的物流业务运作组织 和管理。 第三方物流:是接受客户委托为其提供专项或 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以及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模式。
2.线状图 线状图是由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线组成的,且满 足以下两个条件:两个节点之间只有一条线,且没 有连成圈的简单网络。
3.圈状图 圈状图是由至少包含一个连接成圈的线组成的物流网 络,但同时至少有一节点没有包含在圈中。这是一种 物流效率比较高的物流网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