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富饶的西沙群岛》解读稿(整理)

《富饶的西沙群岛》解读稿(整理)

《富饶的西沙群岛》解读稿一、学习目标的设置(一)学习目标的设置的依据依据一:《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相关标准及其解读1、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2、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6、能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需要解读的是:1、标准1中的“汉字”,可分解为读音、字形、字义知识系。

“认识”,可解读为正确读出字音,初步了解字义,能从整体字形上读准字音。

“会写”,可解读为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不但能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还要会正确默写。

2、标准2中的“识字习惯”,可分解为先看清字形,再规范书写,做到字形正确,字体匀称,行款整齐,页面洁净。

“养成”,可解读为通过教师的指导、纠正、经常性提醒与学生的自我纠正、自主练习,在日常的书写中,逐渐形成正确的写字姿势与良好的写字习惯。

3、标准3的“正确”地朗读,可以分解为读对字音,读准停顿,读出节奏,读好语调等等。

“流利”地朗读,可以分解为读得连贯——不指读、不词化,速度适中——不唱读、不拖音、不吃字。

“有感情”地朗读,所指很丰富,可以分解为:读出心理的变化,读出态度的变化,读出心情的变化,读出精神的变化,读出认识的变化等等。

4、标准4的“词句的意思”包括表面的和深层的含义。

“体会”分解为“说出、说明、解释”等。

5、标准5的“复述”可解读为结合课文内容以及自己的理解能说出课文大意。

“初步”是指初级的,可以不那么系统、全面。

6、“获得”是指学习知识的途径,可以分解为阅读背诵、上网搜集、生活积累。

“积累”细化为背诵、摘抄。

依据二: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及其解读1、认识23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并积累好词佳句。

4、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

解读:“体会”分解为“说出、说明、解释”等。

“积累”,可分解为背诵、抄写等。

依据三:《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核心内容《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组第二篇的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壮丽的祖国山河”。

(所处位置)这篇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课文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了介绍和说明,赞美了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宝岛的喜爱之情。

(主要内容)本组课文时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一专题编写的。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二是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好句。

(编者意图或地位作用)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

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

写海面主要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它的美丽;海底主要写水产资源,突出其富饶。

西沙群岛的海里有名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蠕动的海参、威武的大龙虾;鱼的品种多、数量也多。

写海滩则突出贝壳的“千奇百怪”和海龟的“庞大”、“有趣”。

写海岛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从总到分,使人确信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进一步表现西沙群岛的富饶、可爱。

最后写西沙群岛将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主要特点)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课标中的学段目标与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本课的学习重点确定为:在朗读中积累文中优美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依据四: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在识字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基本掌握了根据汉字的注音和查字典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所以生字教学以学生的课外自学为主。

对要求读写的生字可采用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引导学生加以区别,引导学生书写进行巩固。

在理解词语方面,学生已经能够通过联系上下文,依据字的基本意思,对词义浅显的词语自主理解,对于难理解的词语可通过学生的交流或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中要把“总-分”的写作顺序作为重中之重,通过阅读课文体会。

根据对相关课标的解读,我对《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形成的分析图如下:知识分解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表现程度认读生字课前自学读准音节正确读写生字教师指导默写准确无误背诵课文指导朗读反复朗读熟练积累语句联系上下文说出理解至少三句(二)学习目标的陈述依据课程标准、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课文核心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出本课的学习目标,综合陈述如下: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海防前哨、五光十色、峡谷、全身披甲、威武、海滩、贝壳、鸟粪、肥料、守卫、建设、必将等。

能使用字典认识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匹配课标1、2)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匹配课标3)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匹配课标5)4、在朗读中积累文中优美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形象。

丰富语言的积累。

(匹配课标4、6)二、评价方案的设计1、目标1,可以在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时,采取指名认读、开火车读、游戏抢读、同桌互读等手段,课堂上通过教师检查读词、读文的方式进行了解和重点指导,通过倾听、观察来评估学生的识字目标落实情况,目标达成度应在95%以上。

2、目标2朗读课文,解决正确、流利的目标。

通过指名读用课文中的语言回答问题,使95%的学生达到读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在深入读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自主读、指名反复朗读,读悟结合、同学评价、教师点拨评价的方法, 95%以上的学生能自己背诵喜欢的自然段。

3、目标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分散在两个课时来评价。

可以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4、目标4在学生读懂课文,完成填空的基础上,通过指名说、同桌互说来评估目标4的落实情况,知识达成度应在98%以上。

三、教学流程预设:根据教学目标的设置,本课的教学设计预设为两个课时,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1、学生课前准备:学生自学生字,了解课文大意,自学生字词,搜集西沙群岛的风光介绍。

2、教师课前准备:制作课件自学要求:根据生字的音节读准字音,在课文中划出生词。

通过查字典给多音字注音组词,了解不同读音时的字义。

在自读的过程中标出自然段序号。

3、第一课时主要完成揭示课题;初读课文,理解词语;阅读理解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4、第二课时主要完成对课文第三-七自然段的理解。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同学们,你们出去旅游过吗?到过什么地方?(学生说自己旅游过的地方,并谈谈感受。

)这节课老师带你们一起去游览一个地方。

(出示西沙群岛风光图片)知道是什么地方吗?(板书:富饶的西沙群岛)2、齐读课题,指生说说“富饶”的意思,3、简介西沙群岛:它是祖国南海上的一群岛屿。

它由许多小岛组成,是我国海防的前沿哨所,位置非常重要。

(屏幕出示地图)(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旅游谈起,创设意境,观看西沙群岛风光片,让学生从画面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创设一种独特的情境和氛围,让学生享受到西沙群岛风光的可爱,从而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生初读课文出示课件:让学生自学课文,[要求:“不动笔墨不读书。

”](1)自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富饶深蓝山崖形状威武栖息肥料颜色渔业珊瑚绽开懒洋洋拣不完瑰丽无比物产丰富五光十色彩祖祖辈辈a、自由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词语b、指名读词并说说哪些字容易读错,重点强调“饶”、“栖”、“渔”“屿”几个字的读音,再齐读词语。

c、让学生说说“威武”和“交错”什么意思,(2)你觉得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板书:美丽、富饶(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交流学习板书: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3、同学们刚才读得真认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西沙群岛去旅游,看一看它的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到底是怎样的美丽和富饶。

(设计意图:全班学生交流初读情况,通过读文初步识字、交流巩固,采用指名认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等手段,全面落实目标1。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1、自由读课文2、“富”和“饶”都是很多的意思,那么西沙群岛什么“多”呢?请大家打开课文默读,找一找,圈一圈,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来说一说。

(1)、同学们刚才找得很认真,下面就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富饶的西沙群岛什么多?边交流边板书:海水颜色珊瑚海参大龙虾鱼贝壳海龟鸟鸟蛋鸟粪(2)、教师小结:对啊,作者按照地点的变化向我们介绍了西沙群岛的海面--(海水颜色多),海底--(珊瑚、海参、大龙虾、鱼多),海滩--(贝壳、海龟多),海岛上--(鸟、鸟蛋、鸟粪多),并且在介绍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了它们的特点,使得这些景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随机板书:站在海边潜入海底漫步海滩登上鸟岛3.过渡:下面就让我们去细细欣赏这些美丽的景物吧!(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从而了解作者的叙述顺序以及西沙群岛的风景和物产,整体把握课文的重点。

落实教学目标3第一部分)四、细读感悟,感情朗读(一)、学习第1自然段结合预习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有了以往的经验,学生能找到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然后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第二段写海水的部分,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体会到的?在文中找出描写海水美的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你能读一读吗?(指生读,齐读)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2、那这海水的五光十色是怎么形成的呢?学生找原因。

(用多媒体演示)3、为什么会出现这么美丽的景象呢?师一边用鼠标点图,一边引读: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学生接读:(所以),从海面看,色彩也就不同了。

4、句式练习:谁能用“因为……所以……”说一说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指生说)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

5、指导感情朗读并背诵。

(设计意图:不动笔墨不读书。

引导学生圈点勾画重点词语,静心思考,朗读感悟。

利用多媒体,使学生感受西沙群岛的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激发学生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