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监测PPT幻灯片
20
暴发疫情预警指标
❖ 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 30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流感样病例;或发 生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不包括门诊留 观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21
流感监测病例 流感样病例: ❖ 体温≥38℃,伴有咳嗽流涕或咽痛等上
呼吸道感染症状。
哨点监测 根据某些疾病的流行特点,由设在全国各地
的哨兵医生对高危人群进行定点、定时、定量 的监测。
18
监测病例 在大规模的疾病监测中,要确定一个统一的、可
操作性强的临床诊断标准来观察疾病的动态分布, 这样确定的病例。( AIDS:病人-HIV阳性+38℃两月以上感染
者- HIV阳性+38℃不足两月)
9
肉毒中毒(食物中毒)
美国,1978-1998
土豆沙 拉引起 的爆发
法式洋葱沙拉引起 的爆发
实验室确诊病例 国立电子电信监控中心数据 Nhomakorabea报
道 病 例
发酵的鱼/海产品引起的 爆发
烤土豆引起的爆发
年份 来源:CDC. 须上报的传染病总结 1998
10
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
❖ 确定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掌握其分布和 趋势
24
五、内容和方法
信息资料的收集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监测信息的交流及其反馈
交流情报开发信息 评价对策
25
26
个案、实时、网络、共享
27
28
动态系统评价
29
实时统计查询
30
定时统计报表
31
定时数据分析
32
统计图表
33
反馈
34
六、疾病监测系统
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 以人群为现场开展工作,是最主要的传染病监测
6
10.000
志贺氏菌痢疾 美国,1968-1998 人 口 中 的 发 病 数
年份 来源:CDC. 须上报的传染病总结 1998
7
甲型肝炎发病率 美国,1998
来源:CDC. 须上报的传染病总结 1998
8
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
❖ 确定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掌握其分布和 趋势
❖ 查明原因,采取干预措施 ❖ 评价干预措施效果 ❖ 预测疾病流行 ❖ 制订公共卫生策略和措施
❖ 经过监测,高覆盖率不能明显阻止天花的 传播。
❖ 改变策略,加强对天花病例的监测和采用 环形接种。
15
二、疾病监测的种类 传染病监测 WHO将疟疾、流行性感冒、脊髓灰 质炎、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回归热为国际监测的传 染病。我国根据具体情况又增加了登革热,共6种 国际监测的传染病 非传染病监测 包括出生缺陷、职业病、流产、吸 烟与健康等 症状监测 如建立发热门诊等 事件监测 如果在某地区某种药物销售量明显上升, 则提示该地区有可能发生某种疾病的流行
流行病学
第12章 公共卫生监测 (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
1
教学要求
➢ 掌握:疾病监测的定义、用途、种类和方法 ➢ 熟悉:疾病监测系统 ➢ 了解:行为学监测和二代监测和现代信息技术在流行
病学中的应用
2
教学内容
定义 种类 相关概念 用途 内容与方法 疾病检测系统 行为学监测和二代监测 现代信息技术在流行病学监测中的应用
❖ 直接指标 监测得到的发病数、死亡数、发病率、死亡率等。
(流感和肺炎死亡)
❖ 间接指标 个别情况下,监测的直接指标不易获得,可采用
其他指标作为间接指标(流感样病例)
19
卫生部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试行)》
❖ 发现达到预警指标的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应在两 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 制机构报告。
❖ 对原始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解释,将其转化 成有价值的信息;
❖ 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所有应该知道的人,利用这些信 息来制订或者调整防制策略和措施。
缺一不可
5
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
❖ 确定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掌握其分布和 趋势
❖ 查明原因,采取干预措施 ❖ 评价干预措施效果 ❖ 预测疾病流行 ❖ 制订公共卫生策略和措施
❖ 查明原因,采取干预措施 ❖ 评价干预措施效果 ❖ 预测疾病流行 ❖ 制订公共卫生策略和措施
13
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
❖ 确定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掌握其分布和 趋势
❖ 查明原因,采取干预措施 ❖ 评价干预措施效果 ❖ 预测疾病流行 ❖ 制订公共卫生策略和措施
14
❖ WHO最初希望通过群体接种策略,增加人 群疫苗覆盖率来消灭天花。
22
静态人群 在研究过程中无人口迁出和迁入的人群
动态人群 在疾病监测工作中,如果有人口频繁迁出、迁入
疾病频率指标计算 静态人群采用平均人口数作分母 动态人群采用人时数做分母
23
四、用 途
定量估计公共卫生问题的严重性 描述疾病自然史 发现疾病流行和暴发 描述疾病或其他公共卫生事件的分布及其播散过 程和范围 对于已消灭(消除)或正在消灭(消除)的传染 病,判断疾病或病原体的传播是否阻断。 为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研究提供帮助 监视病原变化 评价干预的绩效 制定公共卫生计划
❖ 查明原因,采取干预措施 ❖ 评价干预措施效果 ❖ 预测疾病流行 ❖ 制订公共卫生策略和措施
11
/ /
麻疹(风疹)
报 道
美国,1963-1998
病 例
疫苗被许可
麻疹—以年计,美国,1983-1998
千
人
报 道 病 例 千 人
年份
12
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
❖ 确定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掌握其分布和 趋势
系统 (我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综合疾病监测网)
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以医院为现场开展工作,主要是对医院内感染、 病原菌耐药以及出生缺陷进行监测(医院感染监测 病原菌耐药监测)
16
三、相关概念
被动监测 下级单位常规上报监测数据 和资料,而上级单位被动接 收。(常规法定传染病报告)
❖ 主动监测 根据特殊需要,上级单位亲 自调查收集或者要求下级单 位严格按照规定收集资料。 (漏报调查、重点监测)
17
第五节 疾病监测
常规报告 指国家和地方的常规报告系统,如我国的法
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其漏报率高和监测质量低 是不可避免的。
3
第五节 疾病监测
一、疾病监测的定义
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 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传达给所有 应当知道的人(如决策者、卫生部门工作者和公众 等),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4
公共卫生监测三要素
❖ 连续地、系统地收集疾病或其他卫生事件资料,发 现其分布特征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