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1、展示教师设计的问题。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节的知识点、重难点,学生在课文中标注、记录。
(四)达标检测评价(8分钟)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通过作者拜访了山中的_________等朋友,营造了一个_____的世界,表达了作者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阅读第五自然段思考:①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②这山中的一切,文中的一切指的是什么?③作者是用第( )人称来叙述的。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过程与方法
3.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走进大自然。
情感态度价值观
4.感受作者所重难点
1.重点
理解本课将进山观赏景物比作山中访友的新奇构想。
2.难点
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采用第二人称的巧妙之处,体会访友的心情。
(二)自学讨论释疑(8分钟)
1.自学指导
(1)读文时,用心,边读边想像。
(2)边读边画,并在印象深刻句子旁写出感受。
2.教师设问
(1)自由读课文,都准字音,都通课文。
(2)作者在描绘这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图时,他观察到了什么?倾听到了什么?划出相关的句子。
3.小组讨论
对疑难问题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三)展示汇报梳理(15分钟)
1.重点
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通过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2.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感情,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三、知识梳理
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四、学法指导
以读促讲在读中品析—回读理解
五、学习过程
(一)出示目标流程(1分钟)
出示学习目标,课前随堂设计。
(1)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的修辞手法。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美好感情,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难点
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的修辞手法。
三、知识梳理
学会生字词,感受山雨的韵味,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
四、学法指导
以读促讲在读中感悟
五、学习过程
(一)出示目标流程(1分钟)
出示学习目标,课前随堂设计。
1、展示教师设计的问题。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节的知识点、重难点,学生在课文中标注、记录。
(四)达标检测评价(8分钟)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读课文第五自然段:这段话描写了雨至山林时的音响特点,文中将岩石,树叶,绿草联想成____________,将飘飘洒洒的雨丝想象成_______,将此时的雨声联想成_______,为读者展示出了一幅_________的动态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山雨_________之情。
清爽( )依然( )宁静( )
蕴藏( )陡峭( )热切( )奥秘( )
3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
③你好,清凉的山泉!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好,陡峭的山崖!你好,悠悠的白云!( )
(查一查、评一评)
(2)细读课文,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的好心情。
3.小组讨论
对疑难问题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三)展示汇报梳理(15分钟)
1、展示汇报教师设计的问题1、2。
2、师生共同总结本课节的知识点、重难点,学生在课文中标注、记录。
(四)达标检测评价(8分钟)
1、给加点字注音
汩汩()嗅到()犬吠蕴藏()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二)自学讨论释疑(8分钟)
1.自学指导
(1)读文时,用心,边读边想像。
(2)边读边画,并在印象深刻句子旁写出感受。
2.教师设问
(1)作者又探访了哪些朋友?它们的关系如何?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2)作者把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了什么?这样有什么好处?
3.小组讨论
对疑难问题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三)展示汇报梳理(15分钟)
(查一查、评一评)
3、草虫的村落(第1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 作者:
———————————————————————————————— 日期:
1.山中访友(第1课时)
授课总时数:2 授课日期:2011 年 8 月 24 日 主备人: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读写课文中生字词语。
1.山中访友(第2课时)ﻩ
授课总时数:2 授课日期:2011 年 8 月 24 日 主备人:王春莲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
2.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3.读重点句子体会感情.并引导学生品析句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4.培养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学习重难点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语。
2.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3. 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想课文所描绘的景色,感受山雨的韵味。
情感态度价值观
品味作者优美的语句,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
三、知识梳理
学会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四、学法指导
以读促讲在读中感悟
五、学习过程
(一)出示目标流程(1分钟)
出示学习目标,课前随堂设计。
(二)自学讨论释疑(8分钟)
1.自学指导
(1)读文时,用心,边读边想像。
(2)边读边画,并在印象深刻句子旁写出感受。
2.教师设问
(1)作者到山中拜访的到底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称呼他们?
3.读第六自然段,这一段作者用__句式,使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
句子中的它们指的是_________-仪式指的是_________;从中作者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雨
授课总时数:1 授课日期:2011年 8 月 29日 主备人:王春莲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2、这________仿佛在雨雾中流动,________我的眼睛,_____-我的心胸.这句话描写了雨中山林最富有魅力的色彩________-.连用两个___-体现了这个绿,不光是用眼睛看到的,更实用____感受到的.通过对山雨色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_____之情。
3、课文是按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课文语言生动形象,作者善于通过___觉和____觉所及,发挥合理而又新奇的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描绘回了山雨的特点。
相关主题